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2009-01-05 10:35刘静静席酉民
商业研究 2009年11期

沈 力 刘静静 席酉民

摘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的研究强调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责任,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要求满足的实力,限制了研究结论的实用性。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因素,设计了一套包括整体平衡、各类间平衡和动态平衡的利益要求平衡机制,以二滩公司为例,说明平衡机制的实用性,并给出了利益满足平衡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利益要求;平衡原理;企业实力

中图分类号:F424.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Interests Balancing Mechanism of Stakeholder

SHEN Li,LIU Jing-jing,XI You-min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the stakeholders′ interests is a hot topic in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 The previous studies emphasize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do all their best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stakeholders. However, they ignore the strength of enterprises to satisfy these need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limited i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 this paper designs a set of interests requirement mechanisms including overall balance, respective balance and dynamic balance based on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the needs and strength of the enterprises and stakeholder. Finally, it shows the practicality of balancing mechanism and giv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achieve these balances by taking ERTA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mpany for an example.

Key words:interests requirement, balance principle, the strength of enterprises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IT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外部要求不断增多,内部弹性逐渐降低,各种利益相关团体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有着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使得企业必须谨慎、积极地回应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已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1],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利益团体之间、以及企业与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已成为企业的主要任务之一。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支持和影响不同,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作为一个资源有限的经济实体,将更关心和注意关键资源的来源以确保继续生存[2],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更倾向于关注那些控制企业生存发展关键资源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要求和问题[3]。

目前,有关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问题的研究,一个是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如Donaldson、Dunfee、杨瑞龙、李苹莉、陈宏辉等从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及企业需求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有义务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特别是那些拥有关键资源的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要求[4-6]。陈宏辉等构建的利益要求平衡系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系数采用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综合相关度和利益要求的实现程度两个因素来衡量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平衡情况,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利益平衡活动[6]。另一个是企业视角,目前来说还没有人从企业视角对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只有郝桂敏(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除了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及企业需求两方面因素,企业实力对利益相关者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从企业需求与实力两个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7]。

Frooman(1999)的研究表明,一个组织对某利益相关者的依赖性越强,该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就越大,企业对其的关注就越多[8]。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需求决定了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越重要企业越应该满足它们的利益要求。但当企业没有能力满足这些利益要求却被强行要求满足时,企业会本能地选择逃避,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因此,要想企业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问题,就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三方面因素。企业需求、实力与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见图1。

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对主要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利益要求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探讨满足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利益协调与平衡机制,以及实现利益平衡的具体措施。

二、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利益要求分析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础所在,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存在较大差异,各国企业重点关注的利益相关者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本文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总结和界定。作者通过对国内有关利益相关者界定的研究文献的搜集整理,发现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的论文31篇,提及22个利益相关者。根据各类利益相关者在研究文献中被提及的次数,发现我国企业最为关注的十位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员工、管理人员、顾客、债权人、供应商、政府、企业所在社区、分销商和媒体。

有关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的研究,国内学者周鹏、张宏志、陈宏辉、邓汉惠、刘丹等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最为全面的当属陈宏辉在其博士论文中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本文重点研究的九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各类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要求存在较大差别,甚至有些利益要求在短期内是相互冲突的,企业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利益要求,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对这些利益要求进行协调与平衡。

三、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协调与平衡机制

陈辉宏、贾升华(2005)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与平衡原理,包括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的平衡原理、各类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实现状态的平衡原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的平衡原理、企业内外部治理的平衡原理以及动态平衡原理五个方面[9]。从企业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实力和利益相关者三方面的因素,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协调和平衡最主要的就包括三个部分,即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的整体平衡、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

(一)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整体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