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兵马俑

2009-01-07 03:05
中华手工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五台山博物院民俗文化

蔡 少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主题: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等,藏品达33600余件(套)。

创办人:王勇超

门票:120元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山路1号

地下兵马俑是一个王朝的炫耀,“地上兵马俑”则是元、明、清时期关中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化身。

拴马桩、饮马槽、木雕门窗、老宅子……多少年来,这些与关中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寻常物,随着时光流逝已经变成了散文,变成了发黄的老照片,变成了上辈人对旧时事的种种传说。然而,附着其上的那些生动而鲜活的历史,在这里得以延续。

8600根栓马桩

距西安市中心不足30公里,在著名的南五台山脚下,“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静静矗立。与其说它是博物院,不如说是一座民俗文化之城,那些单件的藏品也许显得并不独特,但是当3万多件石雕、木雕、砖雕等民俗遗物,与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足以震撼每一个人。

在雄伟古朴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大门前,拴马桩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如果不是导游讲解,你误以为眼前是电影镜头。8600余根拴马桩立在一起,没有布阵却自成方圆,未闻呐喊却又尽显威严。人形、兽像、神怪,或坐、或站在拴马桩顶端,怒目仇视,即使在灿烂的阳光下,只身穿行其间,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阴森感。

多年前的一天,陕西天都集团董事长王勇超在渭北考察中发现了拴马桩,立即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这是多么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啊!听说有人砸下拴马桩的头部,偷渡到香港,一件就能换一辆奥迪轿车,值几十万元。王勇超从中看到了这些“老石头”的潜在价值,他不忍心先人留下的宝贝惨遭破坏和流失。

王勇超组织公司的30多名员工,兵分六路,沿渭北澄县、大荔、蒲城、合阳、黄龙等八个县走村串巷,广为普查各地遗留下来的石质、木质等民俗物品,登记造册。历经10多个春秋,先后出动3000多人次,行程10万多公里,收购了数以万计的民俗宝贝。

因为不断地往南五台山下搬石头,人们戏称王勇超为“王石头”。

南五台山下的梦

多年前,王勇超做过一个梦:在南五台山下的一片风水宝地,他的博物院落成了,他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抢救保护的拴马桩和民居终于有了一个永久的归宿。在那个传统民间文化的精神家园里,游人如织……

起先,因为没有民间收藏的有关法律依据,他只能掩掩藏藏,把上万件收藏品堆放或埋在老家郭杜的土里,等待时机。

自1997年开始,王勇超着手策划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项目。由于西安市没有审批民办博物院的先例,国家文物保护法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条例,从申请成立民俗博物院到办完审批手续,他苦苦奔波了5个年头。

之后,他开始征购土地,规划一改再改,规模一扩再扩,思路也日趋完善。从最初的30多亩到80多亩到230多亩,直到2000年,在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风景区,王勇超征地近500亩。2002年博物院奠基,岁末的一天,终南山下的常宁宫雪花飘舞。由王勇超筹办的“关中民俗研讨会”在此召开,邀请一批专家探讨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价值,为博物院出谋划策。这是他的博物院所做的第一件事,无疑是他的一个有远见的举措。

20年间投资近3亿元,王勇超为了经营好这个项目,他引进了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体,融旅游、参观、体验、购物、餐饮于一炉,若干民居、展室、展廊、作坊,散落于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园林之中,把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演绎得淋漓尽致。

梦想成真。

做博物馆要耐得住寂寞

20年间,王勇超和他的团队清贫守志,孤军奋战,一路坎坷,风里雨里泥里,甚至是行走在“法与非法、罪与非罪”之间。但是,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鼓励和支持,他们赞其文化珍藏为“天物大全”,赞其文化自觉与文化抢救保护行为为“国之壮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项目,不仅被授牌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王勇超本人也因对文化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成了陕西首位非公有制单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老板。

王勇超对民俗艺术的热爱,已升华为责任和事业。作为全国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的王勇超,给大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支持民营资本兴办文化产业。特别是针对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政策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不公平,他建议,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兴办文化事业和产业,使非公有资本真正享有平等参与和竞争的机会,应从法律和政策上进一步明确。

多年前,王勇超的朋友为他推荐了一部美国小说——《根》,讲述的是对祖籍和先人的思念。后来他在出访欧美时遇到华裔,那些功成名就的华裔说得最多的就是叶落归根。中华民族树大根深,城市发展中满眼的西洋建筑,却让人不知身居何处。他说,如果古都丢弃了文化传承,追逐异域风情,是西安的悲哀。

民艺之路充满了坎坷和寂寞,但也充满了豪迈与诗情。

猜你喜欢
五台山博物院民俗文化
博物院寻兔记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五台山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五台山掠影
参观河南博物院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往五台山(外一首)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