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改制矿井通风瓦斯管理工作初探

2009-01-07 03:05鄢国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2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

鄢国振

摘要:文章探讨了重组改制矿井加强通风瓦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主要有从制度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从现场管理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从技术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从思想动态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等;并对重组改制过程中的用工制度、员工思想的稳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类似的矿井改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井改制;通风瓦斯;安全生产;用工制度

中图分类号:TD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066-03

英岗岭煤业公司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境内,现是新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主力生产单位之一,从1969年陆续开始建井,七十年代初逐步投入生产,由于当时受国家“双边”(边设计,边生产)的影响,先后共设计11对生产矿井,总设计产能约为171万吨,煤业公司所属各矿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俱全,地质构造复杂;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煤与瓦斯为全国最严重的突出矿区之一,被列为全国45个重点监察监管矿区;因受“双边”政策的影响,矿井灾害又十分严重,瓦斯治理难度大,资源枯竭等原因,部分经济效益差的矿井被迫关停。现在公司只有3对生产矿井,实际产能为37万吨左右。

一、重组改制工作中矿井的通风瓦斯管理

(一)从制度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英岗岭煤业公司是由原英岗岭矿务局机关留下的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和三矿重组改制而成的(原英岗岭矿务局机关搬到新余市与省属煤矿组合成了新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先主要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和通风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大部分到了新余矿业公司,留下的管理人员偏少,有些是经验不足,工作难度大。如何确保公司重组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搞好由矿务局管理向公司管理过渡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矿井通风瓦斯工作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年初公司安全通风部门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下发了有关加强通风瓦斯管理的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矿井“一通三防”工作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在通风管理体制上形成了公司、矿总工程师为首通风业务部门为主体的体制;公司、矿分别成立了独立的通风部和通风区,使每个从事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的人做到职责分明。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技术、装备、管理”并重的原则,结合公司三矿的实际情况,着重构建和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通风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把瓦斯综合治理的目标定在新的高度。由于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行,有据可查,从严管理,为公司成立以来的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现场管理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在现场管理上,公司和各矿班干部加强现场管理,把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公司领导每月下井跟班六个,分矿领导每月下井跟班十二个,工区班干部每月下井跟班十八个,和工员打成一片,做到与员工同进同出,及时处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努力把好通风瓦斯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关。公司安全通风部和矿通风区,严格执行各种安全通风管理制度,做到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保证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坚持以风定产、抽采达标,违者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采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六人联锁”放炮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煤巷掘进工作面按防突要求先预抽后排放,经检验合格和安全评估后,再放炮进尺;采煤工作面先完善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抽放后,按作业规程排放,经效果检验和和评估后,再放炮落煤。煤巷掘进工作面实行远距离定时定点和区域性撤人放炮制度。放炮由调度室统一指挥,超过时间没有放炮的,必须说明原因,而且不能放炮。这项制度各矿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建立隐患责任追究制度,凡有通风瓦斯隐患而又没有及时处理的,一经发现,就按工作责任逐级追查分析,根据责任大小,前面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隐患,按规章制度严肃处理相关人员,是干部的处理干部,决不手软,这样以增强干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消除因管理工作人员失职而形成安全隐患的现象。抓住主要矛盾。以抓通风质量标准化为基础的工作,对着文件和标准找差距,形成在公司通风瓦斯业务每季评比和矿每月通风业务安全质量检查中,实行奖优罚劣制度。每季业务检查时从各矿借用一人参加业务评比检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总结通风瓦斯业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对找到问题限定时间整改,对拖廷时间未及时整改的按章处理。每矿根据每月作业量下达下阶段的通风工作要求。实行以风定产;每个星期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会加大现场督促检查力度,对查出的重大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抓住问题不放,直到解决隐患为止。

(三)从技术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公司从组建以来,非常重视从技术方面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严把矿井巷道合理布局的关口,公司根据每个矿井的特点和现有的生产条件,合理地布置矿井巷道,从源头上既优划了通风系统,又节约了资金,有利于通风瓦斯的管理;每个星期三下午公司召开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生产、通风、机电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技术专业会议,着重分析解决各个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限定解决问题的时间,从而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对于通风设施的布置每个矿首先从技术角度上分析是否合理,这样布置的方法是否最佳,是否有利于通风设施的维护,经过反复论证,从而找到最好的布置地点和办法;在防突方面,公司根据新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从技术方面严把防突关,各矿在掘进煤层时,避开邻近采煤工作面的应力集中区,使防突工作更加顺利;煤巷掘进尽量跟顶板掘进,杜绝掘进25°以上的上山,防止煤体垮落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在瓦斯抽放方面,做到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瓦斯抽放和局部瓦斯钻孔排放相结合。形成深孔抽放卸压,浅孔瓦斯排放的局面,采煤工作面两道在掘进期间,就向巷道两侧施工深孔进行瓦斯抽孔,提前预抽采煤面的煤层瓦斯。坚决做到瓦斯超限不作业,不安全不生产,努力把通风瓦斯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从思想动态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信息方便化、快速化发展到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捷。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理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的视野更广阔、更活跃,掌握的信息更多,职工的思想越来越不稳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向待遇高的地方看;有的人在这个地方呆久了,想到外面见见世面,因为外面 有新鲜感,引诱大,如何让通风瓦斯管理工作适应这种形势下的需要,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统一认识稳定思想显得更为重要,在员工中讲清公司各矿井下的各种设备齐全可靠,外面的煤矿绝大部分是无法比拟的,只要思想稳定,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通风瓦斯工作这道题目就迎刃而解;其次讲明在本职岗位上干好,工资表面是少一点,但加上“三险一金”和各种福利加起来与外面相差不多,在这里同时还可以照顾家庭和父母等,通过从外面回来的原本单位职工的现身说法,绝大部分职工还是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热情比以前更高了,工作责任心比以前更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比以前更好了,通过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和工资待遇制度上的健全,通风瓦斯工作气氛发生新的变化,正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五)岗位培训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重组改制后成立的煤业公司,由于年龄大的要退休和人员的流动性,加上单位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单一的用工制度变成现在的用工制度的多样化,新职工较多,造成职工素质偏低,违章蛮干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瓦斯管理工作造成了人为的隐患。为及时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公司和各矿加大通风业务培训力度,在业务上年青同志虚心向通风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和技术干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通风业务素质。充分发挥公司、矿培训中心和培训室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新上岗人员,对通风班组长、放炮员、瓦检员、防突人员等特殊工种实行强化专业培训,通过学习、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其培训内容是《煤矿安全规程》、《采、掘作业规程》、“一通三防”事故案例教训、防灾自救知识等。这样让通风瓦斯工作人员从整体上提高了专业素质和安全自主保安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要本工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现场传、帮、带,跟班学习不少于一个月时间,直到能熟练单独工作为止,由于层次不同,形式多样又切合实际,达到了提高业务水平的目标,为通风瓦斯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从科技进步和先进装备上,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公司重组改制后,公司领导和以前矿务局领导一样,非常重视通风瓦斯管理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技措投入,组织力量开展引进科研项目,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和新装备,因为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旦转化为生产服务就变成了安全和效益。公司针对防治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期短两大难题,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对本煤层瓦斯抽放,密集超前钻孔防突、“双液注浆”防火等项目进行攻关,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运用和检验;采掘工作面形成了本矿区特点的综合防突技术和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建立移动注浆防火泵站,对工作面进行防火注浆,对高瓦斯和远距离送风的掘进工作面采用对旋局扇送风,效果良好。实践证明,一系列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先进装备的使用,为公司的生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组改制过程中,公司自筹巨额资金毫不动摇地用在通风瓦斯治理方面,主要解决瓦斯监控系统、防突器材等方面,提高了抗灾能力,确保通风瓦斯工作顺利进行。

二、结语

在公司的重组改制工作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公司领导和通风业务部门的上下努力,重组改制中没有发生通风瓦斯伤亡事故,确保了公司各任务的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全公司的稳定,取得了社会和安全的双重效益。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浅谈党群组织如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作用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