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2009-01-11 07:39周尚文
探索与争鸣 2009年12期
关键词:国际事务世界发展

周尚文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命题。这一命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他看来,在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搞经济建设,“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取得外国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因此,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帮助是相互的,贡献也是相互的”。不过,当时邓小平强调的重点,是要打破人们头脑中长期存在的僵化和封闭的观念,清除对外开放中的种种思想障碍。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因为,首先,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中国要保持比较高的发展速度,必须看到本国和别国的差距,迎头赶上,才能在竞争中逐步融入时代潮流,否则,落后就会挨打,低速度就等于停步和后退,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就没有中国应有的地位,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其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它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可是,长期的封闭和自我折腾,使整个国家处于落后状态,“左”的方针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和手脚,只有解放思想,放眼世界,认真学习和借鉴别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放手引进外国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才能使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真正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再次,科学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当我国进入以现代化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以后,虽然己经错失许多时机,但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就是好机会,只要态度端正,政策对头,不要把看到的机会丢掉了,就能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学过来,学到手,我国就能较快地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

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前,中国被世人视为“睡狮”、“东亚病夫”、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当今世界,正在崛起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睡狮醒了,病夫和弱国的帽子摘掉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互相“离不开”,这样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两者相得益彰,互相联系、互相合作和互相依赖也更加紧密。当今世界,有了强盛的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经济发展能够得到共赢,危机能够较快化解,整体实力能够提升。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得到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拥护和信任,西方大国越来越认识到,许多全球性的大事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完成。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很快,但中国的发展仍然离不开世界,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离不开世界。中国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环境,边境纷争、周边国家动荡、恐怖主义蔓延,乃至疾病传染、自然灾害都会给我国的发展、稳定带来消极的影响,近年来的一些事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趋势日益增强。仅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的8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约5000亿美元的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的发展繁荣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中国外贸总额占世界第二位,提升了各贸易伙伴国家的繁荣复苏。2006年,兰德公司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强调,正是中国的廉价商品和中国在美国的赤字问题上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抑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和利率下滑,延长了美国经济的繁荣。而当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以后,尽管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中国依靠国家强有力的领导和制度的优越,通过自救率先度过最困难的时刻,与此同时,也为别国走出困境提供实际的支持。中国购买高达7000多亿美元的美国政府债券,以及9月初中国承诺购买5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债券,就是例证。正如法国《世界报》一篇文章所说,“中国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如今,在对世界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政策、汇率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和制订有关游戏规则时,都无法忽略中国因素。

在政治领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主要大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已成为维护大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随着中国的国力增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国正以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已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力量。据有关资料称,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此外,中国还积极开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直至近来派出军舰赴亚丁湾为商船护航,对世界和平和维护国际正常秩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口号,引起国外舆论的强烈关注,尽管“中国威胁论”并未偃旗息鼓,但不少政界、学界人士开始正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正在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日益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时代”、“中国道路”等新概念成为外国学者研究的新领域。我认为,所谓“中国模式”等概念的热议,说明在当今世界多元的发展路径和成就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的发展模式,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初,曾提出“共产主义历史终结论”的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最近著文认为,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中国模式”代表集中和高效,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中国亦需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实践民主法制的理念,世界需要在多元基础上实现新的融合。

猜你喜欢
国际事务世界发展
谈如何看待英语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论跨文化商务英语在国际谈判学习能力的培养
国际秩序变革与中国的世界角色
区域发展篇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图说共享发展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