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社会建设”研讨会综述

2009-01-11 07:39朱眉华
探索与争鸣 2009年12期
关键词:非营利社工建构

朱眉华

11月12日由上海市民政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社会建设”研讨会,在浦东新区三林世博家园市民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社会组织的代表济济一堂,通过对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 一家以社会工作专家领衔、专业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轨迹的回顾与总结,分别围绕着非营利组织的成长经验反思,政府、高校及社区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与社会建设中担当的角色及良性互动的建构,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建设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非营利组织的成长经验反思

浦东新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段慧霞认为,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公益”)快速成长的原因在于: 第一,坚持了非营利组织的宗旨,运用社工专业理念和方法进行服务,得到了服务对象及政府的广泛认同。第二,“公益”不仅引进社会工作教授来引领组织的发展,而且培养了一批专业社工,特别是把原来的非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培养成现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如何推动社会工作发展提出一条新的思路。第三,赢得了组织的公信力,“公益”在财务公开、倡导公平、公正对待服务对象及妥善处理各方关系中都作出了表率。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昱认为,从“公益”的发展可以看出其基本构成要素:一是满足需求,不仅是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多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注重多方合作,不仅与政府部门、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与其他社会组织加强了合作交流;三是依托地方,逐步拓展;四是在坚持专业取向的同时,注重与传统工作体系的结合(如居委会);五是精神因素,即社工特有的使命感、投入感及天职观,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高校、社区在非营利组织发展中

担当的角色及良性互动的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永祥认为,第一,在新的社会组织建构中,民间组织要主动嵌入到原有的组织体制中。“公益”成立两年来,为政府和社会分工与合作的新社会体制的发展构建做出了很好的探索。政社合作要先分工,政府做什么,社会组织做什么,需要界定。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新的社会体制还没有建构起来,仍任重道远。目前最重要的是探索新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将大量无组织化的、原子化的个人管理组织起来,把党的影响覆盖到他们的身上。 第二,最近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我们要大力发展民间机构,政府要学会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伙伴”。虽然伙伴很小,政府要学会培育推动NGO的发展。第三,十年来,社会工作已成为社会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社会体制改革也成为社会学界普遍接受的命题。华理一贯注重这样的行动研究,将理论研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论不足,从而修正理论,既推动了实践发展,又加强了理论的发展,主张形成高校、政府、民间组织三方协同与合作。 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樊政红指出,第一,在当今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非营利组织当大有作为。政府应该增强紧迫感,不只是让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而且要有扶持、推进的力度,这样才能加速其发展。社会组织也要拓展社会服务工作面。如目前迎世博的活动,道路清洁、市容管理中城管与被管理者间的冲突比较激烈,如果有社会组织来承接这种服务项目,他们可以通过劝说、指导、示范等方式,也可以借鉴社工的方法来化解,或许比传统城管方式更有效。第二,政府不要跟社会组织斤斤计较,要舍得花些学费。第三,政府政策要兑现,要推进政策的落实,而社会组织要大胆地向政府提出项目申请,向其他大型企业购买服务。

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建设

上海市民政局职业社会工作处处长黄志华指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深圳、广州就在社会组织的培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社会建设具有平衡杠杆作用,在解决社会问题、防范社会风险上,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公益”针对上访家庭的专业服务就很有创新意义,这样的组织应该做强!

上海市社联科研处处长徐中振认为,社会建设中一定要加大民生服务的投入,这个投入的效率、机制、组织创新尤为重要,特别是投入者的自觉性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公益服务组织的发展路径在哪里?第一是资源,资源配置体系在多大程度上能突破?这些资源在多大程度上真正是制度层面的?这些资源配置在多大程度上能配置到这些非营利机构中?这些问题需要考虑。第二是要素,就是为非营利组织服务的要素,要素市场的建立很重要,比如由专门财务机构来承担十家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就避免了每个机构都要专门招募财务人员。第三是机制,现在的居委会都不是太活跃,反而是居委会下面的社团却很活跃。比如某社区的“市民读书会”,一开始读书会起到的只是一些读书读报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读书会的人员就会讨论小区里发生的事情,并每月一次对小区中的情况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居民的意见。这就从互益性的群体转变为公共职能的一个团体。

编辑阮子瑗

猜你喜欢
非营利社工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A Social Crisis
Bringing clean water to millions 净水进万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谈公共危机治理中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