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例阻生牙拔除的原因分析

2009-01-12 09:22刘脱颖危永中郝伟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3期

刘脱颖 危永中 郝伟民

[摘要] 目的:对167例临床阻生牙病例拔除进行分析,了解阻生牙拔除与颌面部感染、正畸治疗、疼痛及肿瘤的关系。方法:对口腔科2006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阻生牙拔除病例167例,并参照《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邱尉六主编)中关于阻生牙拔除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因颌面部感染而被拔除的阻生牙117颗,占55.10%,均为年轻人,年龄18~35岁;因牙齿疼痛,第二磨牙龋病而被拔除的阻生牙约33颗,占15.50%,在X线片检查中而被发现,年龄30~35岁;由于正畸治疗的需要,在通过曲面断层检查时,发现埋伏阻生而被拔除的阻生牙46颗,约占21.55%,年龄多为10~16岁者。结论:随着检查设备的改进和检查技术的提升,埋伏阻生牙检出率越来越高,因正畸治疗的需要而被拔除阻生牙的病例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 阻生牙;拔除;原因

[中图分类号] R78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82-01

阻生牙一般位置比较隐蔽,部位较深,埋于骨头中,很难从一般的检查中发现,需要照片才可发现而确诊[1]。阻生牙拔除手术难度一般较大,需要翻辨、凿骨、壁冠等复杂的过程,手术创伤大,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所以笔者通过收集3年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做好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67例病例资料中,男性78例,占46.7%,女性89例,占53.3%,共拔除阻生牙齿213颗,患者年龄10~35岁。

1.2统计方法

对被拔除的213颗阻生牙齿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因颌面部感染、正畸治疗、疼痛和肿瘤而被拔除的阻生牙与年龄、牙位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阻生牙拔除的原因、牙位及其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3。

表1示阻生牙被拔除原因中,因颌面部感染的病例最高,占55.1%,其次因为正畸治疗的需要而被拔除的阻生牙,占21.55%,再次是疼痛和肿瘤的病例。

表2示阻生牙被拔除大多数是因颌面部感染,冠周炎导致患者张口困难和疼痛,才引起患者重视;其余牙位的病例都是通过曲面断层检查时才被发现。

表3示阻生牙拔除段在16~35岁,表现出临床症状,引起重视,而10~15岁年龄段间,多是因正畸治疗需要,引起患者家长们重视,才得以及时发现。

3 讨论

阻生牙拔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本身包含对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处理,术中血液和唾液,位置较深或较后,对术野的显露和手术难度都加大,所以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制订详细的手术方案和计划。

本组167例阻生牙病例中,因颌面部感染致颌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疼痛、进食困难引起重视而拔牙者87例(117颗),占55.1%,此类病例均是第三磨牙阻生,年龄均在16~35岁,术中相对较合作,但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反应相对较重,有少量并发症。

本组资料中,46颗阻生牙是因正畸需要,上下前突及牙列拥挤[3],均为患者在摄曲面断层片时发现,引起患者家长的重视,此类阻生牙几乎都位于上前牙[4-6],特别是尖牙阻生,占12.5%。由于患者年龄均较小,手术时合作程度欠佳,加之患者耐受力较差,所以术中尽量减少其痛苦。该组情况反映了正畸治疗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组病例中,由于患者疼痛,第二磨牙有龋洞就诊,摄片检查,发现阻生牙存在,共33颗,占15.51%,年龄在25~35岁,手术前务必要治疗第二磨牙,避免术后疼痛加剧。另12例患者共17颗牙,年龄在25~35岁,因面部畸形,骨质膨隆,左右面部不对称而就诊,通过摄断层片或摄CT片发现肿块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牙,占所有病例的7.54%,手术切除肿块时,连同所含牙齿一并取出。

[参考文献]

[1]邱尉六,张震康.阻生牙拔除术·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4-76.

[2]赵俊颖.2587例拔牙原因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5):307-308.

[3]陈小英.640例智齿拔除原因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11:275-276.

[4]王哲.100例老年人牙折修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6):151.

[5]赵静波, 都伟. 43个隐裂牙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36.

[6]邹小明.10~25岁年龄组恒前牙近髓冠折的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67.

(收稿日期: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