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

2009-01-12 08:42李喜芬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英美文学

李喜芬

[摘 要] 超文本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解构了经典文本的谋篇布局,消弭了阅读、写作的界限,使一个文本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具有非线性、无限性、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对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提出了严酷的拷问。通过剖析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文章指出超文本语境下的研究性教学是信息化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关键词] 超文本 英美文学 研究性教学

网络世界的迅猛发展使超文本读写无处不在,给文学这个以神话奠基的审美王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外文论与批评界对超文本备加关注,但对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新概念仍缺乏研究,对超文本语境下英美文学教学进行探讨的学者更少。针对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作者探讨了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

一、超文本语境及其特点

超文本(Hypertext)这一概念是美国人尼尔森(T.H.Nelson)于196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文学机器》中对超文本的解释是:“非相续著述,即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1]《牛津英语词典》对超文本的解释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尤其是那些让这些材料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等的读者可以在某一特定点予以中断对一个文件的阅读,以便参考文本或图像,这些文本或图像是以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连接的。”[2]可见,超文本是一种全局性信息结构和文本模式,由节点(又称信息块)和电子链接构成类似人脑的网络结构,将不同的文本通过关键词建立链接,使文本得以进行交互式搜索。超文本不仅包括文字信息,也涵盖了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阅读不再是单一线性过程,而是多点互动。也可以这样理解,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就是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 up Language)书写的一个巨无霸式的超文本”[3],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流语境就是超文本语境。

超文本使一个文本从单一走向复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走向动态,具有非线性、无限性、交互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在超文本语境下,网络知识传播具有交叉参考的特点,即每一节点的陈述都以其他节点的陈述为注解或前提,文本已经没有了界限和标志,线性的逻辑已经不复存在,文本获得了无穷的厚度和外延,处于树状的网络状态。在超文本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两者处于平等互动的交流地位,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等之间的共时交流。

二、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 解构经典文本

传统的文本是线性结构,强调书写语意连贯,内部结构符合逻辑,作者与读者之间泾渭分明。但是,暗合多家批评理论的超文本对经典文本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正如超文本理论家兰多(Landow)所说:“超文本与多种批评理论颇有共性, 如克里丝蒂娃的互文性、巴赫金的复调性以及福柯的权力网络等理论在超文本语境中通过电子链接的方式得以实现。”[4]因此,超文本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解构了经典文本的谋篇布局,消解了文本的内部关联,弱化了作家的中心地位,消弭了阅读、写作的界限,“文本的观念已经扩展到绘画、行为、衣着、风景——总之,一切我们附着意义于其上的事物。”[5]在超文本语境中,作者、读者、读写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阐释,彻底解构了传统文学的范式。

2. 文学大众化、快餐化、视频化

在超文本语境下,文学经典作品被大众化、快餐化、视频化,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所需的文学经典版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超文本把高雅艺术从贵族的深深庭院带到了大庭广众中间。”[6]在交互、开放的超文本语境中,文本的互文性成为现实,读者不仅可以在文本中阐释自己的意义,加入自己的声音,而且可以欣赏到不少文学作品的“电影版”、“游戏版”。先进的数码技术所带来的声光效果,将“声”、“色”、“图”、“文”完美和谐地归为一体,使传统文学的艺术效果和张力在互联网上得到魔幻般的展示和张扬,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MP4等终端快速、便捷地享用文学大餐,多维度地尽情领略文学艺术的魅力。

3.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超文本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的体裁分类以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真正实现了不同艺术门类的结合,将文学批评与绘画、音乐、广播、影视、动画等进行超链接,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门类,加速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但不可忽视的是,超文本语境也带来了诸如“恶搞”、“剽窃”、“版权”等审美文化精神和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引发学术界对网络与文学、哲学与文学、社会与文学等方面的热烈讨论。江宁康教授认为,近几年,尽管我国外国文学的研究热点仍然是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和文学经典研究,但毫无疑问,外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文学与政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和频繁,这些交叉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7]。而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英美文学研究将更加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有关民族认同的政治学话语也进入了文学研究,如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少数族裔文学等,这些都将对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缺失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了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8]然而,程爱民[9]、李公昭[10]、王守仁[11]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1. 被边缘化的课程

英美文学源远流长、流派迭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各种文艺思潮和文学流派的兴起,先后涌现出了数以百计有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品贯穿了文学历史,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出每位作家所处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如此缤纷繁杂的信息给英美文学课程的讲授带来了难度。另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不少院校增设了比较实用的、适应市场短期需要的热门课程,不按大纲规定课时上文学课,随意对文学课时一减再减,文学被彻底边缘化了,“文学已降为众多文化因素中的一个, 它的影响力减小了。”[12]

2. 沉闷的教学模式

传统文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方法是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地接受,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文学流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作家生平、故事梗概等而较少地涉及到文本。文学课上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昏昏然欲睡,一堂课下来,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一些名词,“学习任务往往凝缩成对英美文学历史背景、事件、人物、作品、思潮及其评论的知识性记忆”[13]。这样的课堂学习当然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了解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了。

3. 教材的缺憾

目前,教材编写的最大不足和缺憾是厚古薄今,只见文史不见文论。霍红宇、崔少元[14]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都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从早期古典作品开始到20世纪初或20世纪上半叶结束,对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跨掉的一代”文学、黑人文学和亚裔美国文学等涉猎甚少。再者,课程结构过于单一,王守仁教授将其总结为“文学+选读”模式,许多教师在授课时都偏重文学知识,从古典到现代对文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优势就是帮助学生对文学历史有一个完整认识,但面面俱到的文学历史知识往往使学生感到茫然。另外,翻开文学教科书,往往只见“文史”不见“文论”,忽略了《大纲》要求。学生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根本无法运用文学批评理论进行批判性阅读。

四、超文本语境下的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开放情景中,通过多渠道独立、主动地探索、思考,主动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15]“……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则更加需要注重促进学生获取、运用新知识能力的提高,积极尝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让学生组成学习-探索团队,开展对英语语言的研究和对语言学习的研究,发现新的语言学知识和语言规律。”[16]

超文本语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单一的、平面的、线性的传统教材转向配有多媒体学习课件、网络学习平台等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使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向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学习模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及教学模式。在超文本语境下,许多文学名著可以被改拍成电影、电视,画面直观,震撼人心,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文本、影像等很多素材,有助于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有助于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以及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1. 以教师为主导,开展研究性教学

在超文本语境下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讲授型、讨论型、研究型等。在讲授型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讲授作家生平、创作背景,而且要根据作家的写作风格讲授一些文论知识,教授学生阅读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批评性阅读能力。例如,在讲授霍桑的《红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讲授浪漫主义、女性主义和神话原型批评等理论,使学生对文论有一个感性的粗略认识,引导学生利用批评理论来阅读文本。在讨论型课堂上,基于细读文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考题进行分组讨论,挖掘文本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比较东西文化。还以霍桑的《红字》为例,讨论课上,让学生从浪漫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不同视角讨论文本,抨击残酷的清教徒社会,拷问虚伪、残忍的人性,赞扬女性独立勇敢的精神,领略浪漫大使霍桑精湛的写作技巧。同时还可以比较海斯特和祥林嫂的悲剧,探究东西文化中对女性压迫的历史渊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在研究型课堂上,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拟定论文题目,让学生在超文本语境中查阅相关资料,提交小论文或制作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既锻炼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超文本语境下的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课堂讨论、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证,使研究性教学可以突破单一的终结性评估,加强形成性评估(形成性成绩的比重可以提高到40%~60%),增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读书报告在1 000字左右,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课程论文为3 000字左右,要求学生根据兴趣自定题目,鼓励学生运用基本的文学理论方法进行文本分析,要求学生按照学术规范撰写论文,考察学生对社会思潮、文学流派的掌握情况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学术素养、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超文本语境所提供的快捷、直观、丰富的学习资源,既强调了“兴趣”又便于“探究性”学习,从而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动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养成学生的批评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校园局域网平台,教师既可把单元背景知识、名著片断、思考题、讨论题、名家观点等教学资料带进教室,也可以把这些信息放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快捷、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利用背景信息进行小组讨论,挖掘文本的内涵,进行研究性学习。例如,在讲解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写作风格及对美国文学的贡献;然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课件提供的讨论题,分组讨论文本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A Clean,Well-light Place),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总结点评,凸显文本主题和作家写作风格;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局域网观看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领略作者的“冰山理论”风格,领悟“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战胜”的主题内涵,查阅相关资料写观后感,从而对作家有一个感性和理性认识,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戏仿、拼贴的游戏中解读经典。既然美国作家厄普代克能戏仿《哈姆雷特》写出其前传《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那么学生就能在超文本语境中成为真正的“读写者”,从不同的维度探究文本的魅力,从而开发自身学习潜能,有效地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诚然,在超文本语境下,网络知识传播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互性实现了知识信息的一体化,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然而,超文本高速、快捷的传播方式不仅没有缩小“知识沟”(Knowledge-gap)[17],反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的计算机素养、运用网络的能力等将“知识沟”数倍放大,造成了学习者之间更大的知识差距。因此,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超文本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有赖于教师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更有赖于软硬件设施的改善、师生计算机素养的提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协力合作来完成网络化的非线性阅读,让学生在超文本语境下多维度、多层次地领略文学的魅力,通过文学网站来“读、看、写”经典文学作品,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文本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辨能力、严谨的分析能力,使英美文学课堂真正成为师生赏文明理、陶冶情操的精神场所。

参考文献:

[1] 包兆会. 超文本文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07(5):38-43.

[2] John Simpson and Edmund Weiner,eds.,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al Series volume2[M].Clarendon Press,1993.

[3] 霍红宇.超文本语境和英美文学教学[J].教学研究,2006(10):94-96.

[4] Landow,G. P. Whats a Critic to Do? Critical Theory in the Age of Hypertext [M]. Ed. George P. Landow.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4.

[5] 贝维尔.什么是超文本[J].国际哲学季刊,2002(4).

[6] 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61-175.

[7] 江宁康,邓三鸿.我国近年来外国文学研究热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13-118.

[8]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 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 [J].外语研究,2002(6):12-14.

[10] 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1.

[11]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0-11.

[12] 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J].文学评论,1997(4).

[13] 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 外国文学研究,2005(3):150-156.

[14] 崔少元.全球化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探微[J].外语教学,2003(3):52-55.

[15] 朱飞.以研究性教学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江苏高教,2003(5):60-61.

[16] 王守仁,陈新仁.加强英语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8(3):2-7.

[17] 惠东坡.超文本语境下的知识传播[J].现代传播,2004(6):36-38.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英美文学
《数据库原理》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索
注重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探讨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数字电路与系统实验教学改革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