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藏刀”手工艺文化研究

2009-01-14 09:12王万宏汪代明
文艺争鸣 2009年11期
关键词:白玉手工艺家庭

王万宏 汪代明

“白玉藏刀”产自被誉为“格萨尔王的兵工厂”的甘孜州白玉县河坡乡。其锻制技艺在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2008年7月在河坡乡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白玉县藏刀手工艺生产的文化因素。试图探讨河坡地区的经济结构、手工艺历史、佛教信仰、手工艺传承方式、婚姻制度与家庭等对手工艺生产的影响。

一、藏刀工艺与经济收入

河坡位于白玉县城东北面,赠曲沿岸;北与德格县毗邻,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相传宋代有一个叫“河谷嘎”的部落被格萨尔王打败,辗转搬迁至此,遂名河坡(Hor-Bo)。“河”系部落简称,“坡”在藏语里含“搬迁转移”之意。其地隋为附国地,唐属吐蕃,宋为岭国管辖,元属朵甘思招讨使司,明属朵甘卫行都指挥使司,清属德格土司。

河坡地区海拔约3000米,属丘状高原山区,土地贫瘠、牧草匮乏,农牧业基本自给自足。在传统社会里形成了以手工为主,农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农业以种植青稞、小麦、洋芋等农作物为主;畜牧以养殖牦牛、黄牛为主;手工业收入,以生产藏刀为主,其次是马具、佛器、日常生活用品。

2006年,仅河坡乡524户中,就有324 户从事手工艺生产,从业人员达408人,其手工艺年产值约为350万元,占当地农民总收入的28%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设计、制作、雕刻、绘画等技艺上有较高造诣的民间工匠200多人,整个从业人员达千人以上。河坡乡2007年人均收入1642元,手工艺总产值564万。河坡的手工艺生产方式因袭传统习俗,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简单的家庭作坊生产方式。藏刀生产,主要分布在河坡乡根嘎、先锋、则吾等村。

二、藏刀工艺生产历史

早在唐代,藏王屯兵康区,为战争所需,铸造刀、矛、弓、箭等兵器,工艺随之传入。岭·格萨尔兴起之后,他更是广集工匠,赶制兵器,强令霍尔部落著名铁工曲打带徒传艺,并开始土法炼铁。从此便开始了以兵器为主的金属手工艺生产。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康区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噶拖寺在白玉河坡建成。为在教派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蔡巴·噶德公布活佛七次赴内地,聘回了一批又一批汉区名匠,兴佛堂,塑神像,刻经版,制佛具,这不但为白玉民族工艺注入了新的技术内容,亦拓宽了原材料来源门路。

到了元代,八思巴进京途径噶拖寺,接受主寺活佛呵屋·益西布巴之红教最极灌顶后,有了师徒之谊。故八思巴在京时,特地留意京中工艺珍品,回藏途中又憩息噶拖寺,以所置珍品相赠。为存放这些珍品,再次请来了汉区名匠,共修殿堂,合建宝库。

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为给他逝去的妃子徐氏求冥福,“遣使往西土求藏经之文,刊梓印施,以资为荐物之典”。应邀之噶玛巴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素仰噶拖寺之名望,在赴京时,特地随带该寺一些著名工匠同往,“于灵谷寺建普渡大斋道场”,使白玉民族工艺匠师首次有了直接在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的机会。

清康熙年间,已具有扎实基础的白玉民族手工艺,为使其制品更多地进入交换领域,渐把注意力放在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上。于是,锋利华美的藏刀,结实漂亮的细绒毯子,精雕细刻的饰品,材坚质优的马具与日俱增,并竭力冲破地方性的狭窄市场界限。

从河坡手工艺产生的历史来看,最初是因战争所需在该地区打造兵器,促进了藏刀的生产;其次是因为佛教信仰与寺院所需打造各类佛具,促进了佛具生产的不断完善与繁荣;最后是因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打造各类生活器具、生产用具。在手工艺发展的过程中,汉藏两地的手工艺技术交流也起了关键的作用。

三、藏刀工艺与佛教信仰

白玉县大多数藏族老百姓以信仰红教为主。如上文所述,河坡之所以成为白玉乃至整个康区的手工业中心,溯本探源,无疑是与康巴第一座佛教寺庙——嘎拖寺在河坡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关系。该县共有26座红教寺庙,最大的是嘎拖寺和白玉寺。嘎拖寺位于该县河坡乡白龙沟的多尼山山腰,由藏历第三胜生宁玛派高僧嘎·当巴德西于1162年创建。

嘎拖寺不仅促进了手工艺生产的发展,他们把佛教中的图案用于工艺品装饰中,如藏刀刀鞘上的八宝图。同时对当地手工艺人及其家庭的影响较大。他们经常到嘎拖寺朝拜,凡是有儿子的家庭,几乎都要把其中的一个送往嘎拖寺当扎巴。他们在嘎拖寺的周围修建简单的几间房屋,一方面可以供自己家的扎巴住宿,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家庭成员以及亲属去寺院朝拜提供了方便的住所。嘎拖寺最大的宗教节日是藏历六月十六的跳神节,信徒们都要放下手工生产去观看,或者去寺院里帮忙。

此外,大多数手工艺人的闲暇时间都用在念经的活动上了。由于他们的文化有限,只能念一些非常简单的经文,如六字真言。他们说念经的目的是希望在去世后生活得好一点,念经越多死后就越是好过一点。由此可见,佛教与手工艺生产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互为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四、藏刀工艺与婚姻、家庭

家庭是河坡手工艺生产的基本单位,即是说手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亲属间的劳动协作过程,而婚姻制度则是家庭形成的基础。河坡地区的大多数家庭都是以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建立起来的。这对于手工艺生产有着特殊的意义。

藏刀手工艺传承的制度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即手工艺技术只传授给家庭中的男性成员,不传授给女性;手工艺技术只限于家族内部传承不向非亲属关系的人传授。当手工艺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时,逐渐形成了“男手工,女家务”的社会分工。这样造成了家庭手工艺生产中对男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一妻多夫制家庭正是凝聚家庭男劳动力不让其外流的,以此扩大家庭规模的一种方式。

从理论上讲,家庭规模越大,家庭分工越细,家庭成员间的协作越紧密,从而越利于家庭手工扩大生产;相反家庭规模越小,家庭分工越粗,家庭成员间的协作越松散,从而越不利于家庭手工扩大生产。

但是,当地藏刀手工艺生产是男性成员的劳动,因此决定手工艺生产规模的是男性成员的多少。而且,在河坡地区手工艺生产技术中,每一样产品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但是耗时最多的是錾花。因此人越多,分工就越细。

手工艺人的平均年龄为34岁,小于20岁的共2人,占总人数的18%;大于50岁的共4人,占总人数的36%。手工艺人平均从业时间为15年,最少的为1年,最多为42年。这表明,现在河坡地区家庭生产的规模并不大,而手工艺人的年龄偏向于老龄化,学习手工艺的年轻人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新经济因素,如挖虫草和外出务工对家庭手工业的冲击造成的;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很多中老年人已经从事这门手艺很多年,让他们改变目前的行业转而从事新的行业比较困难;相反年轻人接受的是现代教育,易于接受新的事物,容易从手工艺中跳出来寻找新的职业。

结语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传统社会里,河坡地区形成了以“农牧手工”相结合的经济结构,其收入主要依靠手工业生产。因战争而建立的兵器生产基地,在受到佛教的影响后把产品的种类扩展到佛具的生产,确立了手工业在传统社会的支配地位。也因此形成了“男手工,女家务”的社会分工、以及由于“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手工艺传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一妻多夫的婚姻家庭的存在与发展。总之,由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手工艺生产的历史、传承方式、一妻多夫婚姻与家庭、以及佛教信仰一起建构了以手工艺生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

但是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中,河坡手工艺文化有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这是由于:经济收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外出务工与挖虫草对手工艺生产的影响;原料与主要市场都不在本地,成本高、销售难,无法刺激进一步生产;工业产品的大量进入,使得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很难获得优势;现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及其观念也可能导致一妻多夫婚姻制度的瓦解。众多因素导致了男性劳动力外流或转行、家庭生产规模缩小,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无法完成,家庭手工作坊无法建立。尽管家庭的男女地位没有改变,但是手工艺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在逐渐消失。现在,政府对河坡手工艺越来越重视,他们为该地区手工艺申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帮助他们建立了手工艺协会、对某些手工艺生产艺人进行特殊的扶持等保护措施,这将对现代化进程中藏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产生积极作用。

注释:

(1) 《白玉县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9页。

(2)资料来源:河坡乡政府报告。

(3)资料来源:白玉县乡企局。

(4) 红教为藏传佛教派别之一。藏名叫“宁玛派”,汉地多以该派僧侣均着红色僧帽,故称为红教。

[本文是“藏彝走廊的生态环境、族群文化与未来发展”的子课题“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村调查”的阶段性成果,该子课题的调查研究获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资助。]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白玉手工艺家庭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家庭“煮”夫
华夏太白玉 丝绸之路情——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太白玉文化节”暨第二届“太白玉研讨会”盛大举行
手工艺·温州发绣
恋练有词
走近手工艺人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