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回顾

2009-01-14 09:12林温环
商情 2009年31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工业

林温环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业结构经历了相应的调整并且不断深化,本文中我们主要从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角度来分析1978年以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关系的变化。

【关键词】工业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一、引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工业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50%。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变迁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与其他经济领域一样,我国在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方面经历了波折同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1978年以来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也经历了快速增长,到2007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制约,我国选择并推行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经过1953-1978年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基本建立起相对的工业体系,但是却导致了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到1978年,轻、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为43.1:56.9。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水平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单一向工业基础显著加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门类逐渐齐全的重大转变。

1980-2007年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呈现高速增长趋势,2007年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0.2倍,年均增长17%,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比1980年增长70倍,年均增长16%。其中2007年一年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超过1994年以前17年工业增加值的累计,2003-2007年五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超过改革开放前二十五年工业增加值的总和。

二、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的演变

1.工业增长变化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但是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也经历了波动,我们主要选取1980-2007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率来分析说明问题,具体波动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特别是从1997年开始,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从GDP增长率的折线图来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除了个别年份(1981年、1989和1990年)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很高,这是因为这三年国家实行了经济调整和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1981-200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率的折线表现较为平稳,除了1988年,该年份的工业增加值率为23.32%,为历年来的最低点,最高点为1985年的34.48%,其他年份比例相差不大。

然而,与工业增加值率相反的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折线波动相当剧烈,从图中我们可以大致将其波动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1981-1990年),该周期历时10年,以1988年为界,此前年份为持续增长阶段,一直达到1988年的高峰21.86%,1988年以后直到1990年为低谷阶段,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到1990年的谷底6.96%以后,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回升;第二个周期(1990-1999年),该周期历时1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从1990年开始回升并且达到1993年的最高峰43.17%,1993年以后为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峰后持续下跌阶段(尽管1995-1996年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一直下滑至1999年的谷底-0.9%,这也是近30年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第一次出现负值;第三个周期(1999-2007年),该周期历时8年,尽管期间经历了小幅的回升或者下跌的反复,但是基本趋势还是回升的。

1978年以来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也经历了快速增长,到2007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大多位居世界前列,2007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中国与日本并列第二。

2.工业结构变化

从三次产业结构中工业所占比重来看,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1978-2007年间,我国工业增加值以年均15%的速度持续该速增长,200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比1978年增加了约66倍。从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来看,折线图的变化相对平稳,30年间占比基本上在40%上下波动,最高值为1978年的44.09%,最低值为1990年的36.74%,充分说明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从就业结构角度看,1978-2002年间,尽管我国工业就业人数在总量上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趋势,但是总体来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工业作为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行业,其就业人数占我国总就业人口稳定在12%以上。

三、1978年以来我国轻重工业演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下图为1978-2007年以来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按照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变化,并且结合图示,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同步发展时期,二是重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明显高度化时期。

第一阶段始于1978年,该阶段中国为了纠正建国以来由于选择重工业化道路而导致的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该阶段开始尤其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从1978年开始,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例逐年上升,到1981年该比例首次超过了50%,达到51.5%,高于重工业产值比重3个百分点。1982-1999年间,轻工业产值比重和重工业比重大体相当,轻工业,产值比重略低于于重工业产值比重,都在50%上下。从表中我们还可以看出,1978-1999年间,有两年轻工业产值比重超过重工业产值比重,即为1981和1982年,此后,从1983年开始,轻工业的比重略低于重工业比重,在45%-50%区间波动,其中1994年轻工业产值比重为最低,仅为46.3%,低于重工业产值比重7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开始于2000年,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再次出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这次工业结构的变动却是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以后工业结构的自然演变,重工业的发展是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而带动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趋势。

从工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来看,1998年以来出现了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1998-2007年,重工业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轻工业增长速度,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重化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从轻﹑重工业增长素的差异看,2003-2007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增加率差值分别为4﹑3.5﹑1.8﹑4.1﹑和3.3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说明,1998年以来出现的重工业化趋势实际上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化为主。因此,我国的这种重工业化趋势是符合工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2]张塞.国际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版社.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工业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我国就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马鞍山市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对就业问题的启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