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健康的公民意识

2009-01-16 11:00
环球时报 2009-01-16
关键词:公民民族意识

张 勇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到底需要建立起一种什么样的公民意识?在笔者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协调好两对关系:一是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二是国家事务与世界事务之间的关系。

就第一对关系来说,目前,构建一个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新型和谐权益关系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一点上,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国家公务人员与普通公民之间的国家公民意识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现象。一方面,不少官员意识中仍存在“官本位”的思想顽疾,不少地方在尊重、保护公民应有权利以及实现公平正义方面作为不够,并且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上也有待改善。另一方面,近年来,百姓的权益维护意识正在不断加强,这虽然是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征程中的重大进步。但是,我们同时看到,公民意识往往表现为权利意识有余,而责任意识不够,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掺杂了本来与公民意识相悖的暴力行为。

不少国家公职人员不够到位的义务意识与普通公民夸大的权利意识形成认知错位,表现在行动与结果上必然是社会矛盾加剧,而这种矛盾一旦扩大化,民族与宗教因素就有可能为外界势力所用,进一步加深社会分裂与动荡,本来原属国内的问题也有可能为某些反华势力所利用,而成为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用以损毁中国国家形象的“反面”素材。

在塑造国家与公民间良性关系架构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协调好“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今,现代公民意识受到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国家公民身份认同的日渐模糊。我们曾经为奥运期间中美之间的“和平大战”而欢呼,也为奥巴马掌管美国帅印而起敬,但时下却有不少人为曾经的中国名流成为“非中国人”而想不开。可以说,“国家公民”概念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做“国家公民”可能被指责为极端民族主义,做“世界公民”也可能被指责为“卖国主义”,身份两难的困境需要予以关注。

在这里,有两类思潮需要予以澄清,一种是将世界公民意识超民族化,抹杀民族标签,实则是陷入一切向西方看齐的乌托邦式的“西方中心主义”;另一种就是全面抵制世界公民意识的“义和团式”的狭隘“中国民族主义”。显然,前者对于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构成主体的现实避而不谈,后者对于“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现实视而不见,因此都是不可取的。理性的世界公民意识应该是国家公民在坚决维护自己民族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尊重兼顾世界其他民族的利益需求,这一点是我们与世界沟通友好相处的前提,也是中国追求的构建未来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

没有健康的公民意识,一个民族很难顺顺利利地走下去:要么使自己置身于世界的对立面,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与日本一样,民族主义野心极度膨胀,进而与世界为敌,自食恶果,走向自我毁灭;要么经受不住外界的“公民无国界”的鼓噪,使自身发展受到干扰,比如一些人将世界公民意识异化为反政府的借口,片面夸大公民权利,以世界公民意识否认国家主权,并以此为幌子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最终使这些国家陷入无政府主义的长期混乱状态。

在国际环境十分复杂的背景下,中国急需建立起健康的公民意识。在国家与公民层面,国家为民服务的义务意识与普通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应相互尊重,这应该成为我们构建国家与公民和谐权益关系的最终目标。在国家与世界关系层面,我们既要固守国家,坚决捍卫民族利益,也要胸怀宽广,以自身发展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一个公民意识不断走向成熟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现代化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能融于世界的民族。▲(作者是综合开发研究院西南分院学者。)

猜你喜欢
公民民族意识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MINORITY REPORT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传承 民族 文化
消防意识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