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爆炒“总统府共谍”

2009-01-16 11:02
环球时报 2009-01-16
关键词:中国时报总统府两岸关系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胡又中●本报特约记者 南 苏

台湾“总统府”60年来第一次遭检方搜查,涉嫌泄密的一名“总统府专门委员”15日被羁押。台“总统府”发言人在两次讲话中都没有明确表示与大陆有关,但多家台湾媒体宣称这是一起“共谍”案。台湾媒体称,泄密内容是2008年“台湾政权交接”的有关情况,也有猜测还涉及可能对台湾安全构成重大损害的“绝对机密”。间谍事件通常政治性极强,有人解读这是蓝绿阵营的“政治暗桩”争斗,也有人担心正在改善的两岸关系遭到冲击。民进党借机攻击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不过,台湾“总统府”将这起事件定性为“司法事件”,声称“没有政治考虑”。《中国时报》说,马英九当局表态谨慎,不愿让这起事件的效应扩大。

岛内炒作“总统府共谍”

15日,岛内的四大报纸《联合报》、《中国时报》、《苹果日报》、《自由时报》的头版齐刷刷地出现了“搜查总统府”和“共谍”的火暴字眼,并且纷纷用“破天荒”、“头一遭”来渲染气氛。

被热炒的所谓“共谍案”源于14日下午台北地检署率人搜查“总统府”并带走“总统府”专门委员王仁炳。由于事件敏感,“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14日、15日两次举行记者会进行说明。王郁琦证实,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持搜查票进入“总统府”专门委员王仁炳办公室搜查,查扣相关资料4纸袋,王仁炳被带走。涉及这起“间谍案”的据称还有前“立委”助理陈品仁。15日凌晨,台北地方法院裁定将王仁炳和陈品仁羁押禁见。王郁琦表示,王仁炳涉及泄露2008年“正副总统”交接资料,违反相关规定。王郁琦还说,检方搜查前已取得“总统府”同意。搜查时马英九恰好不在场,王郁琦否认马英九是故意躲出去,并称马英九早已知悉情况。

在记者会上,王郁琦没有表示这次被逮捕的两人是“共谍”,但岛内舆论和很多分析家认定这是一起“共谍案”。《中国时报》15日没有援引确凿消息来源,以“据了解”的方式报道了事件经过。报道称,“国安局在去年五六月间,得知有人在澳门机场交付文件给中共谍报单位,很快查知泄露的文件与总统府有关。特别调阅总统府会客名单逐一过滤,最后锁定前立委助理陈品仁及总统府专门委员王仁炳”。报道猜测,“一般而言,情治单位侦办共谍案,都会交由调查局监控一段时间,才会收网。估计侦办王仁炳案,应已长达数月之久”。《自由时报》也以“据悉”的语气报道说,“检方掌握,陈品仁在台湾吸收特定人士成立共谍网,还有其他共犯在逃,王仁炳曾三次泄露机密资料给陈,陈拿到机密资料后直接将资料传真给中国情治人员谭刚(音译)”。报道说,王仁炳应讯时称,自己没有泄露机密资料给陈品仁,也没有收钱。

东森新闻说,王仁炳泄露的公文大都是“国防”以外的机密,“包括正副总统文物移交清册、政权交接小组名单、总统府内组织配置图、总统府各局处电话分机表等”。《中国时报》说,王仁炳是“前朝官员”,且工作属行政性质,并非核心,加上政党轮替后亦已请调,接触不到马政府太多机密文件,即便绿营“执政”时期,王仁炳在工作上也接触不到“第一手的信息”,包括新旧“总统”交接程序等事宜,王仁炳虽能拿到文件,但也属最末梢。“事实上,抓王仁炳这样的人,实在没必要动作大到进总统府搜查,发张传票即可,相关单位有邀功争绩之嫌”。15日的《联合晚报》却说,“实际上被交付中国大陆情治系统有关台湾安全的机密资料,并不止于此,据了解,检调搜查扣得一大箱的机密文件中,‘绝对机密、‘极机密、‘机密3种等级皆有”。

《中国时报》称,这是“马英九总统任内第一起共谍案”,“王仁炳案关键意义,在于中共谍报单位终于打进总统府了,尽管吸收策反的对象还不是这么重要”。《联合报》称,单就王仁炳任职“总统府”,就让人震惊莫名。以往破获的案件大多潜伏在军队基层或科研单位,能刺探的情报不外武器的研发进度或战术性能等,危害不算大。“王仁炳案的骇人之处,是因为国家安全会议就设在总统府,政治、军事、外交和两岸关系的大政方针,无一不出自国安会。如果王仁炳能够或准备收集这部分信息,则台湾的决策思维完全暴露在对手眼前,一旦脑袋被对手看穿,手脚再强壮都是枉然”。

演化成为蓝绿政治战

“大陆间谍”多年来在台湾是一个极敏感的字眼。从蒋介石到台湾后,“保密防谍”就是台湾社会最重视的一项“全民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满街上都有“保密防谍人人有责”、“小心,匪谍就在你身边”等宣传标语。东森新闻15日甚至联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称“回想过去,埋伏在政府高层身边最久、杀伤力也最大的共谍,是在国共内战时的国防部次长刘斐,也难怪情报外泄,国军怎么打怎么输”。

《自由时报》称,涉案的王仁炳偏绿,陈品仁偏蓝。台湾媒体说,由于两人的政治色彩,导致蓝绿均批评对方对台湾“不忠诚”。《联合报》说,让绿营尴尬的是,王仁炳是陈水扁亲信陈哲男引进“总统府”的,任职时间几乎和民进党“执政”相等。像王仁炳这样理应“又绿又专”的角色,多年来潜伏在日日夜夜诉求“爱台湾”并批判对手“卖台”的民进党政府,委实是最大的讽刺。《中国时报》说,王仁炳与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哲男熟识,“扁政府时期,王仁炳深获陈水扁等高层信任,府内多次权力交替,只有王仁炳不动如山,永远在副秘书长办公室”。

由于王仁炳的深绿背景,岛内也有人认为间谍事件主要是蓝绿“政治暗桩”争斗。东森新闻说,王仁炳涉及泄密是不是要泄密给阿扁,颇令人玩味,扁在政府部门、司法单位有多少暗桩?似乎也让人好奇。岛内评论家唐湘龙认为,羁押王仁炳不是台湾将要“大肆逮捕共谍”的先声。唐湘龙说,马英九许多活动都被曝光,如在台风天游泳、听取舆情报告的详情等,就是过去民进党留在政府部门中的暗桩透露的,现在刚好可以用王仁炳案警告这些人,使暗桩不敢再肆意为民进党服务,所以杀鸡儆猴是针对民进党。

《自由时报》说,民进党“立委”叶宜津15日上午辩称,“愿意替中国共产党做事的人,绝非绿营人士”。中广新闻网称,民进党“立委”蔡煌琅表示,“连总统府都被共谍渗透的话,那国家机密、国家安全何在?我希望马英九总统要负起完全责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对外强调,全案仍未明朗,“要把事件贴上任何政治标签或影射绿营都是廉价政治操作,一个执政政府不应这样做”。岛内分析人士说,民进党本身很清楚这件事情对民进党的伤害之大。

台当局不愿两岸关系增加变数

“中央社”15日的报道在回答“总统府发生疑似共谍泄密案,是否影响两岸关系”时说,“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今天说,这是司法案件,总统府立场非常简单,就是尊重司法、配合检调侦办,‘没有任何政治考量”。《今日晚报》说,“总统府方面反应相当谨慎,把本案定位为司法案件,强调府方配合检调侦办,没有政治考量,显示并不希望因为王仁炳案让两岸关系增加变数”。民进党依旧借机批评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中广新闻说,“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文灿15日召开记者会称,两岸间存在无形战争,中国大陆不可能放弃间谍活动,民进党忧心马政府的倾中政策,让政府部门官员的心防上受到冲击”。郑文灿还称,若国共平台可以光明正大进行各项协商,甚至台湾发动“外交”行动前,都要与中国大陆协商,显然最大泄密来源是国共平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联合报》称,间谍案有高度政治性,逮捕对手一名间谍,附带、甚至主要的目的,是向对手送出某种信息,例如2003年,陈水扁在选举场合大爆共军导弹部署情形,对方就立刻大肆逮捕台湾间谍,以示报复。报道称,王仁炳案带来的效应是马政府可以借本案“重新区分敌我”,让两岸政治议题降温,重回经济优先。《中国时报》称,随着两岸关系的开放,国民党人士络绎不绝地往北京跑,相信中共谍报单位早已暗暗观察布局,设法策反日后有机会从事公职或幕僚的对象。报道还称,政府还考虑放宽公务员赴大陆的限制,此举让中共谍报单位多了一条渗透管道。“值此之际,情治单位收网共谍案,对从事敏感职务的公务员,自有警示作用”。

《中央日报》15日报道称,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说:“如果属实,对两岸关系恐会有冲击,毕竟两岸目前仍在累积互信的过程中,各界对这桩案件的不同解读,可能会引发两岸不必要的猜疑。”报道同时援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授牛军的话说,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不过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应不会有影响。

国民党“立委”林郁方认为,王仁炳能接触到的机密资料非常有限,外界不用特别紧张,还称大陆搜集台湾情报是很正常的事情,台湾也会派人前往大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林郁方还说,美国、日本再怎么跟台湾要好,在台湾也是部署大批人马在搜集情报。台湾《醒报》15日援引国民党陆工会副主任徐新生的话说,两岸间目前只做到“正常化”,还不能说是“友好”,因此有间谍也不必太惊讶,他认为可以“个案”视之,平常心看待。徐新生还说,两岸关系仍须朝正常化方向进行,此案不会影响两岸关系。▲

猜你喜欢
中国时报总统府两岸关系
“诈弹”
“立委”日历
发鸡排
水淹总统府
士兵将梅里诺的棺木抬出总统府
台媒爆炒“总统府共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