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导读

2009-01-17 07:34许国申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期
关键词:刘伯温单音节句首

许国申

美点赏析

听说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吗?它出于《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酉农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意思是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

《卖柑者言》的作者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中的刘伯温(1311-1375年)。刘伯温名基,字伯温,元代末年进士,担任过小官。他大半生郁郁不得志,辞官归隐,发愤著书,《郁离子》是在他47-50岁那几年间写的。书成不久,他离家出山,成为朱元璋的亲信,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的“郁”,是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象》日“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意为明亮;“郁离子”是“文明人”(即有思想有理智的人)的意思。《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这篇序言不是自序,而是他序。节选部分以极其简洁的文字阐述了《郁离子》的写作缘由(“学既不获措诸设施,道不行於天下,其所抱负经画可以文明治世者,独得笔之方册,垂示千百载之卜”)及其目的(“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条理井然,语言精到,可与《郁离子》媲美。

难点指津

学古文,以不读破句为难。不读破句,又以读好句首的第一二字为难。古文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但人们却读惯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也读成双音节词,结果诘屈聱牙。因此,读好句首的第一二字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看文中加粗的字。单字要单读一拍,且稍停顿,双字相连的虽然也是单音节词,却要合读一拍。其次,要注意对句。加下画线的是部分对句。不论是否有下划线,凡是对句,读的时候要都连得紧一点。再次,是通假字、古今异义以及一词多义:特是只的意思;假通借;是是代词,这、此的意思;畔通叛;苟是如果的意思;殆是大概的意思;底通抵。抵达。最后是一些文化常识:符节是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用竹、木、玉、铜等制成,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存朝廷,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将帅。适燕而南其辕是“南辕北辙”的活用,比喻目的与行为相反。

考点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然自秦汉而降,能言之士何限,非不欲如前所云也。

②率多淫於异端,失於伪巧,……

③呜呼,此宁虚语哉?

④弗畔夫道固鲜。

⑤君子以为学既不获措诸设施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古今相同的是():

A、虽孔子之圣可大有为

B、布之为纪纲法度

C、君子以为学既不获措诸设施

D、非所以自号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然则必假夫文以自见者,盖君子不得已焉耳矣!②人苟用之以求致治。殆犹适燕而南其辕乎。③非所以自号,其意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底文明之治耳!

附:参考答案

一、然:然而,但是;云:说;率:大概;宁:岂,难道;鲜:少;诸:之于,兼词。

二、D

三、①这样看来,一定要借助那文字来表现自己,大概是君子不得已的事。②人们如果用能说善道之人的话来求天下大治,大概如同到燕国却驾车往南走一样。③(郁离子)不是用来给自己取名号的,它的意思是天下后世如果能实践这本书里的思想,一定可以达到文明的大治境界!

猜你喜欢
刘伯温单音节句首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聪明的刘伯温
刘伯温逝世成谜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同义单音节动词的词义对比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