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央军”崛起

2009-01-25 05:44苏永通何忠洲
人民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华社

苏永通 何忠洲

在什么地方能看到新华社电视?目前的答案是:网络、手机,以及一些地方卫视频道上。

不过很快,答案可能会加上一个:海外。

继CCTV之后,又一家中央级“电视台”已开始显山露水。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正投入空前的精力投入电视制作,其目标是争取尽快在海外落地,争夺国际话语权。

新华社一连串动作的背后,是中国几大中央级媒体集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扩张。

新华社要办“中国的CNN”?

自2008年开始,媒体“中央军”们已经动作频现。2008年下半年,《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出炉之时,关于新华社要办电视台的说法已经不胫而走,最后演变成新华社要办“中国的CNN”的传说。

这家美国的电视台在2008年西藏“3·14”等事件中的报道,曾引发中国人的抗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破西方媒体垄断格局和话语霸权,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新华社社长李从军说。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一上任,首先就停掉了美联社的画面,要求海外分社自己去拍。

在媒体“中央军”的崛起中,电视处于突出位置——与其他传播手段相比,“它的传播面以亿计,而网民一般几千万,同时在线十几万就不错了。将来最有可能的挑战来自手机。”

从通讯社的角度,新华社正在迅速扩大它的供稿能力。吴锦才说,现在每天电视通稿和节目成品日首发时长,从年初的几十分钟,跃升至现在的700多分钟,超过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采集量,并在冲击年底960分钟的目标——这是明年的目标,后年则指向24小时。

在国内,新华社的电视新闻已有352家电视台订户,而CNN、BBC、路透社、法新社等130多家境外媒体已在使用其英文电视线路。在舆论上,它们都是新华社电视的直接竞争对手。

今年10月初,在媒体巨头云集的“世界媒体峰会”上,主办方新华社站在中间。“在这个舞台中央,我们要发出自己的独特声音,呈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吴锦才说。

与巨头站在一起的一个感受是,逾越并非不可能。“看看默多克一直紧锁的眉头,就知道天下媒体世界的竞争多么激烈。”吴锦才说,任何大台大社大报,都是从小做大的,路透、彭博,都是从一个人单打独拼起步,而默多克媒体帝国的起点,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小镇报纸。

他所受到的另一个启示是,“学会使用全球共同的规则壮大自己的实力”。比如,美联社柯里最关心新媒体的知识产权问题,而默多克一入座,便拿中国移动“开刀”,认为它不该拿走70%的收益,而应该只拿30%。

在北京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新华社拥有自己的几百亩园区。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近年来在海外购买了一些电视频道,它们将成为新华社的合作伙伴。

新华社电视暂时没有公布在国内办台的计划,但海外落地的计划可谓野心勃勃:从港澳地区开始,逐渐扩展到亚太地区,再到欧美。“我们真正的市场是在海外。我们要尽快进入世界媒体舞台的中央去跟人家竞争,而不是在边缘的位置周旋,”吴锦才说,“没有自己的播出平台,受制于人。”

“突出新闻性”

中国进入厚报时代多年后,有“世界十大报纸”之称的《人民日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9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增加了4个版面,主要增加要闻、国际新闻、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敬告读者”中说,扩版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讲话精神、“努力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步骤”。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纸、新媒体,均强调“突出新闻性”,按中央领导的话说,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才能把握住舆论的主动权。

在去年初奥运火炬在海外遭遇干扰时,有西方电视台在播放现场画面时,配上旁白说:“中国媒体是不会播放这样镜头的。”但令其意外的是,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藏独分子抢奥运火炬的镜头。

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说,以去年的“3·14”或“5·12”划界也许不科学,中国新闻改革的步伐近几年一直在加快。这几年屡遭网友挑错的国家电视台,也在试图改变自己的面孔。

新华社电视的标志是一只鸽子。吴锦才说,不同于CNN等西方媒体,“XHTV”承担传递正面信息的任务,宣扬人类社会的光明面。上月,新华社电视拍摄的《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在台湾东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于原先同时段所播节目。

开拍前,吴锦才召集工作人员,介绍美国人如何讲故事:“共同的套路,就是要找这个人人生中的转折点。”该片成功的关键在于理念“对历史的尊重,人性的回归”。

此外,中央媒体亦有强化舆论监督趋势。近期社会热议的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以“新华视点”最抢风头;而今年,“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的报道,则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外媒“吃饱了它就不闹别的事儿了”

今年7月1日试开通的新华社英文新闻专线,马上在“7·5”事件中派上用场:向海外各媒体发出了来自乌鲁木齐的第一批现场暴乱的画面。

上月,新华社开了年度工作会议。社长李从军以新疆“7·5”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机制为例,称该社重大战役性报道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能力明显增强。“大大压缩了西方媒体的炒作空间,充分发挥了引导国内外舆论的骨干作用。”

吴锦才说,应急机制由来已久,但在去年“5·12”地震之后有所加强,发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包括直播设备的引进和工作流程的管理。错失第一时间的相关负责人,不仅受批评,考核上更可能被一票否决。

《人民日报》内部,也专门成立新闻协调部,专门应对突发事件。“5·12”地震报道,被认为是一场舆论战的胜利。中国媒体在地震报道中完成多次破例之举,比如,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主持人可以真情流露,总理画面可以不送审。

在地震一个月后的“瓮安事件”中,新华社罕见地推出长篇深度报道。作者之一赵鹏时为贵州分社副社长、总编辑。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中国第一次连续、系统公开报道重大群体性事件。“我们不断提供事实,评论就跟着事实走了。国际舆论也这样。它们实际上有信息饥饿症,你要去满足它,吃饱了它就不闹别的事儿了。”赵鹏说。

“虽然目前我们与西方大通讯社还有不小差距,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某段时间、地域、领域、某些重大战役性报道和某些重大问题中,有重点地与西方大通讯社展开较量,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总结60周年国庆报道和世界媒体峰会工作时说。

摘自《南方周末》2009.10.29

猜你喜欢
新华社
再创新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新华社短视频产品的特点和启示
塔克拉玛干沙漠雪景如画
“快笔小新”:新华社第一位机器人记者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