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县里铸就新辉

2009-01-25 05:44李国征陈朝锋王燕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县农村

李国征 陈朝锋 王燕

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在战争时期,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自启动快速发展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文化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两区”建设)以来,老区人民投身到这场变革之中,奏响了一曲曲绚丽华章。

红土地上的光荣和梦想

新县,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在战争时期,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还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从新县产生了鄂豫皖苏区红色革命史上的众多第一:

中国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起飞参加对敌作战,这是红军第一次对地制空作战。

中国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边区军委航空局在这里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建军史由此向前推进了近2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这里召开,从此掀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的序幕。

在这里还有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边区第一支红军部队等几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是当之无愧的将军县、是当之无愧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今天,红土地上的光荣和梦想,催生了这里的新变化。

创新发展续新篇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新县人们用创新求变的精神续写了新的篇章。

——产权流转春芳遍野。

该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农村房屋、水面经营权等农村“五权”流转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产权流转。

搭建流转平台,围着群众转。建成覆盖全县的县、乡两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开通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网,发布流转信息2551条,流转耕地4.2万亩、林地56.5万亩。

完善流转程序,带着群众干。土地流转时,乡、村组干部主动参与,积极协调,引导承包大户与农民签订流转协议,土地承包经营证发证率达80%,对全县54万亩集体林地进行了依法改革,实现了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日本农场主立松国彦在浒湾乡游围孜村建起绿色农庄,大山沟引来了洋农民,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鲜事。

——金融创新春意正浓。

金融不改,农村不活;金融不改,农村难改。新县紧紧扭住金融创新这一农村改革的关键,激活了农村金融这一池春水。

新县农村信用联社被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河南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结束了中原大地无农村商业银行的历史。作为全省6家,全市2家获批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九龙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揭牌开业。在此基础上,新县发展资金互助社7家;整合涉农资金,注资1个亿,成立了新县金源担保有限公司,为“两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合作组织春笋勃发。

浒湾乡兴民农产品科技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余亩,年加工干香菇75吨,年销售收入2800万元,带动周边380多农户,年户均受益8000余元,探索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发展到120个,注册资本3.1亿元,带动农户2万户,其中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9家。

“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在新县初步形成。

政通人和地生金

开辟新天地、创造新辉煌,是新县人一直追求的目标,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更具实力、更具活力、更具魅力的新县。

——组织建设春风化雨。

新县选派51名大学生村干部充实到基层,提高村级组织干事创业能力。建立驻外党支部26个,全县90%以上的外出党员纳入了驻外党组织管理,驻北京党总支流动党员张厚东获“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殊荣。实行三级联动,将全县4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61名乡科级干部、124个县直单位与205个行政村(居委会)结对联点。运用“4+2”工作法解决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集体土地租赁、林权转让等重大事项320多项。

——人才创业春潮涌动。

新县鼓励机关干部职工、返乡农民工、外出成功人士等各类创业人才参与农村改革发展,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开展创业活动。该县组织出国务工返乡农民和茶叶生产大户投资260万元,成立新县福山源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林地1600亩、茶园4000多亩。鼓励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带信息、带先进理念回乡创业。

动员在外成功人士、企业家等社会力量,踊跃参与“两区”建设。

陈店乡张昌云创办的梅花店农业生态园集中流转土地2000余亩,年创收300多万元。全县共有400多名各类创业人才参与到试验区建设,引回项目30多个,资金5.2亿元。

新县箭厂河乡大学毕业生詹安定放弃在无锡的优厚待遇,投资50万元,建成鳝池30多个,引进波尔山羊150头,创造了一条“羊粪养蚯蚓,蚯蚓喂黄鳝,黄鳝赚大钱”的生态养殖模式。

广大农村处处焕发着生机和活力。

——农村保障春暖花香。

按照“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变、一个不能差”的要求,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医自筹一点和社会捐赠一点的办法,新县按每个卫生室4万元的标准,拿出补助资金676万元,乡镇区每个卫生室再补助1万元~2万元,建设村卫生室169个。县农行对每个村医进行5万元贷款授信,贷款授信达845万元,稳步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09年10月农民参合率达92.7%,享受报销农民2万多人,报销金额达930多万元。

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陈店乡梅花村、浒湾乡游围孜村、沙窝镇汪冲村和千斤乡代湾村,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启动村干部养老保险工作。

开展“1+1”扶贫济困助学活动,重新对原有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复核认定,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占农业人口的3.3%扩大到4.5%。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6所,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0.31%。成立了全市唯一的县级慈善总会——新县慈善总会,累计发放救助款物119.59万元。

环境效益,滋润百姓

新县,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试验区。

——将军之光春色满园。

科学绘蓝图。与“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策划规划相对接,完成了新县旅游总规修编。

合力营氛围。全力打造“将军之声”一台戏,在10多家主流媒体刊发旅游文章和图片新闻,20多次组团参加大型旅游节会,为开发将军山造氛围、征良策。

建设强基础。投资2.3亿元,改建旅游公路217公里;完成了英雄山等重点景区建设;建成16个村级文化大院,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团体36个。

创新破难题。整合红色首府景区,创建“AAAA”级景区工作已通过省验收,成立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创新新县歌舞团运营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

招商谋保障。浙江凯旋公司香山湖凯旋酒店度假中心、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多功能图书馆等多个千万元以上项目落户新县。

带动促发展。全县发展大中型宾馆达30余家,新創三星级农家宾馆3家,新开发旅游新产品20余个。

——城乡统筹景色如画。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投资3017万元,整修县乡公路、村组公路35公里;投资1880万元,实施了王里河、王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了农村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90万元,完善了新县农村电网;投资980万元,建成户用沼气池2800个。结合“六城联创”,坚持城乡联动,整体推进,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原则,重新高标准编制村镇建设规划,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国家危房改造工程试点县,开展农民集中迁居试点工作,全县城镇化率已达到37.4%,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春潮澎湃、千帆竞发。将军之乡——新县,正以芳香四溢的“文化大餐”和创新发展精神,滋润造福着这里的百姓。

猜你喜欢
新县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新县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新县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