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打造新型电力基地

2009-01-25 08:04
中国经济信息 2009年22期
关键词:长治电厂煤炭

张 超

2008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条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标志着长治电网建设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电源)结构特点和煤炭的基础地位。“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煤电一体化发展”,应该是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煤电一体化是一个综合能源产业的概念,包括煤炭、电力以及用煤、用电各个产业。

电力和煤炭是中国能源产业的两大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不仅为其他产业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的物质技术基础一能源,而且本身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煤电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能源形势日益紧张和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为提高能源供应和保障能力,近年来,煤电一体化经营正迅速成为国内能源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

今年2月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说,2009年在大型煤炭基地、整装煤田、低热值煤集中产区,要大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

业内专家认为,煤电一体化发展,要以企业为主体,可以从占有资源、向上游延伸产业链的角度为日后发展探索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依照《煤炭产业政策》,我国将重点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长治是晋东大型煤炭基地中重要的核心基地。

长治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煤电产业循环经济链的建设是长治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探索。长治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通过投资融资、资源整合、入园发展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把长治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煤化工基地、新型电力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其中新型电力基地建设要抓住全国第一个100万伏特高压示范工程落户长治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鼓励煤电联营,优先发展煤电”的政策,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空冷脱硫的新型电力,抓好王曲、漳山、赵庄等10个百万千瓦以上的电厂建设,鼓励利用煤矸石、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发电,加强骨干电网建设和变电站增容改造,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

专家认为,煤电基地的建立与当地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煤矿的集约化程度、资源供给情况有重要关系,只有形成了煤矿群与电厂群,才能显现出煤电基地的优越性。

发展煤电,除了煤炭资源的基础外,相对重要的就是要有丰富的水资源。从长治来说,长治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全市水资源总量2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10.83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沁河两条。另外,在采用现代环保技术的条件下,除尘效率可达到99.99%,除硫效率可达到99%以上。环境容量也不再是能源基地发展煤电的制约。在产煤区建设坑口电厂还可以采用洗中煤、煤矸石和煤层气发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所以,长治的富煤近水区完全具备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电基地的条件,考虑长治的交通条件,其能源输出也必须更多地依靠向外输电。

目前,长治在煤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了两大循环产业链。“煤-洗选-煤矸石发电-延伸产品(电石、粉煤灰砖等)产业链”。通过这一产业链,年新增销售收入2.1亿元。通过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实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

“煤-洗选-坑口电厂-高附加值产业产品链”。依托全国第一条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以及50万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发挥长治煤、水优势,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空冷脱硫的漳山电厂二期2×60万千瓦、赵庄煤矿坑口电厂2×60万千瓦、高河煤矿坑口电厂2×60万千瓦等新型电厂,提升煤电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

全国第一条100万伏特高压输变电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28日在长治市并网输电成功,标志着长治电网建设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以襄垣煤矿集团为例。襄垣煤矿集团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筹资48亿元,先后建设了17个工业新型化项目,并兼并了护家垴煤矿、向家庄煤矿和弘昇电力公司。

目前已有16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3亿元,形成了年产原煤330万吨、入洗原煤200万吨、白云石50万吨、发电12亿度、电石20万吨、镁合金2万吨、粉煤灰蒸压砖1.2亿块的生产能力,并实现了年处理和利用污水300万方,初步构建起了五级产品延伸和循环利用体系。第一级是:煤炭用于洗选:第二级是:精煤用于富阳工业园区焦化企业,煤矸石和中煤用于发电;第三级是:电力用于电石生产,电厂余热用于县城和矿区及周边村庄集中供热,电力、白云石和鸿达煤化公司的焦炉煤气用于生产金属镁和当地村民及矿区家属生活用气:第四级是:电厂的粉煤灰、电石厂的石灰沫和金属镁厂的镁渣用于制砖。目前,50万吨聚氯乙烯和5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已经立项,今年建成后,将形成电厂一聚氯乙烯的第五级产品延伸和循环利用。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富煤区采取煤炭开采和电力生产集中一体化模式,都取得了较高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效率,也探索出了先进的发展经验。比如,加拿大煤炭产量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位于西部的不列颠一一哥伦比亚省、艾伯塔省和萨省3个省份,该国发电企业高度集中地被布局在煤炭开采区,煤炭产区与电力供应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再有世界闻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地区也是煤电集中生产十分典型的范例。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初《山西省电力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规划将全面推进山西大煤电基地建设。按照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建设要求和国家电网发展规划,初步规划建设8个大型煤电基地(其中:北部有大同、神头、河保偏基地,中部有阳泉(含寿阳)、吕梁基地,南部有临汾基地,东南部有长治基地、晋城基地),满足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的需求。

今年,全国规划建设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已经全面提速。不论从市场的需求、政策的优势、自身的基础、发展的机遇几方面看,长治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型煤电基地都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潜力。

长治新型电力基地发展目标

要在机组日常管理上、改进机组科学运行上、降低煤耗提高发电效率上、降低污染物排放上、保障稳发多发能力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多做工作,千方百计提高骨干型机组发电能力,努力建设国际最高水平的输变技术,实现能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性交化。到2011年,全市发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

猜你喜欢
长治电厂煤炭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长治学院外语系
长治至临汾高速公路开通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电厂开放
用Citect构造电厂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