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成就创作

2009-01-29 06:07朱元勇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8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焦虑创作

摘 要:焦虑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情绪,《荷塘月色》是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压迫之下产生焦虑,并在焦虑情绪的支配下独自夜游荷塘,从而使作者获得内心上的平静,甚至还有焦虑暂时解脱精神自由的愉悦,进而在情绪记忆作用下进行的创作。

关键词:《荷塘月色》 焦虑 原因 文化心理图式 创作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自面世之日起,就被读者见仁见智地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进行着多元的解读。赖瑞云先生对此做了比较细致的归纳,分以下几种:“①政治苦闷彷徨说;②凄凉心境说;③愁闷心境说;④自我闲适心情说;⑤不满黑暗现实,向往美好生活说;⑥女性赞美说”(《混沌阅读》)。除此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方贤绪的心灵慰藉说(《名作欣赏》2002年4期);姚敏勇的知识分子的理想世界(宁静、雅洁、自由、情趣)说(《名作欣赏》2003年4期);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说等(《名作欣赏》2003年8期)。

这些解读或从社会学,或从行为心理学,或从家庭伦理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了多元解读,本文将进一步从心理学焦虑情绪的角度对《荷塘月色》进行另一种解读。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期产生的某种不良后果的心态或对潜在威胁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体验。焦虑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变动,没有中心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性。大多数病人都以完全恢复告终。

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认为,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焦虑是对生活保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

在许多的创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或多或少的焦虑的影子。丹麦哲学家S.A.Kierkegaar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年轻时的他火热地爱着他的恋人,以致跟她缔结婚约。可是,经过痛苦的心理冲突,他终于又毁弃婚约,并且终身不娶。他关于焦虑的专著有好几本,几乎完全是他本人焦虑的哲学反思。可以说,他个人灵与肉的冲突被普遍化、深刻化而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这种严重的焦虑同时却是创造性的。焦虑迸发出了耀眼的思想火花。反观文学创作领域,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大家的创作也是受益于强烈的焦虑,古有屈原、杜甫,今有鲁迅、巴金,外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从文学创作心理研究的角度看,可以说焦虑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心理的可能或条件。

文学创作焦虑的产生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焦虑是作家对现实的现存状态强烈不满所引发的。

二、焦虑是作家对自我的探问。

如果说对世界现存状态的不满是引起焦虑的外在原因的话,那么反省与扣问自我则是导致焦虑的内在原因。这就意味着作家不只是敏于感应焦虑的载体,同时还是焦虑产生的主体和本原。焦虑最内在的根源就是作家对自我存在及其困境最深切的体验。

那么,为什么说在焦虑体验中作家能够把握到更深刻的人生真谛呢?

按精神分析的理论,焦虑是由过度刺激和高强度的紧张造成的,它常常超出有机体的忍受限度,因而导致某种“创伤”。从常识水平看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当作不正常的“病态”,但在一般人身上被诊断为“病态”的症状,在作家身上却能有效地用来为创作服务。更重要的是,恰恰是这种反常的、非一般的心理情绪状态,使作家超越了日常经验的羁绊,摆脱了陈规旧习的思考方式,以极其率直的方式达到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所以,依据常识观点,焦虑是一种反常的精神病理现象,但就文学创作的内在要求看,焦虑的出现实属正常和必然。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若依据心理学来分析,可以看作是作家本人在强烈的焦虑下激发了创作的灵感,从而有了这一散文名篇的创作。下面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文章开篇就点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注意是“宁静”而不是“平静”,可见朱自清当时的情绪是不安的,是烦恼的,甚至是害怕的,这是焦虑的普遍表现。作家内心“不宁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政治原因 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这一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在《哪里走》中写到“大约因为我现在住着的北京,离开时代的火焰或漩涡还远的缘故吧,我还不能说清这威胁是怎样;但心上常觉有一点除不去的阴影,这却是真的。我是要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只想找着‘自己好走的路罢了。但哪里走呢?或者,哪里走呢!”当时他的好友栗君劝他加入国民党,为国民党做事,他委婉地拒绝了。他在《我们的路》中还写到“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革命者是无意或有意造成这惶惶然的人,自然是例外。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可见在时代政治急剧的变动之下,朱自清感到了现实的潜在威胁而惶恐不安,也因为方向和前途的不明朗而产生了时代的焦虑或者说是政治归属上的焦虑。

(二)经济原因 当时的朱自清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收入毕竟有限,微薄的工资不仅要养活自己、妻子(没有经济收入的武钟谦)和一大群子女,正如他自己说的“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还要寄钱回家给年迈的父亲补贴家用,经济压力可想而知,这就产生了他的经济焦虑。

(三)家庭原因 1916年朱自清和武钟谦结婚。一年以后,由于父亲讨了几个姨太太家庭搞得不得安宁,父亲也因此惹上麻烦,丢了公职,家境每况愈下,父亲和庶母与朱自清的关系也愈加不和睦。这也对原本性格开朗的妻子产生了负面影响,妻子性情的变化给朱自清刺激很大。同时,由于武钟谦是大家小姐,朱自清又是遵父母之命与之成婚,虽说她作为家庭主妇堪称贤妻良母,但毕竟不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注定了她不能像毕业于女子师范的陈竹隐一样成为朱自清精神上的伴侣。所以她无法很好理解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的烦恼,也无法有效和他进行交流沟通。朱自清忙于工作和创作,对子女的教育无暇顾及,这也让他很是愧疚和烦恼。家庭生活的诸多不顺心,加之没有很好的交流排遣渠道也就产生了朱自清的家庭焦虑。

这些因素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都指向作家的日常生活,没有中心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性,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作者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焦虑,在内心上就体现为“不宁静”。

从《荷塘月色》第一段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夜深了仍无睡意,独自在院中乘凉,又一个人出门去荷塘。社会心理学有一种心理叫作亲合,亲合即合群是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焦虑是影响亲合的一种情绪因素,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所以据此不难理解作者为何有烦恼而不和家人在一起或用其他群体性的方式加以排遣,而是选择了独自一人去承受、去排遣。

为什么作者在高度焦虑之下选择的排遣地点是荷塘而不是其他地方,比如酒馆等?文章接下来的两段做了交代,因为荷塘幽僻、寂寞,今晚又有淡淡的月光,并且“路上只有我一个人”,可以享受独处的自由,从而避免了人为或环境的干扰,排除了引发更进一步焦虑的诱因。

在文中堪称经典的三个景物描写的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写的景物都是经过他潜意识筛选的(其他的都被他的潜意识给屏蔽了),月下荷塘是矇眬的,荷叶是轻柔的,荷花是淡雅的,荷香是淡淡的,流水是脉脉的,柳影是稀疏的,光影是和谐的。作者是想以山水自然的静和幽来平息自我的不安情绪和忧虑、烦恼的体验。这和传统文人在失意时往往寄情山水,从中获得解脱有一脉相承之处。

文章在第六段写到了“高高低低”的树将荷塘“重重围住”,其实这也将作者围住了,一个封闭包围的空间让作者感到安全,感到不受现实的威胁和压迫,感到不再那么焦虑和不宁静。但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当他内心的焦虑有所平息时,那个不受压抑的自我开始从封闭的狭小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于是他不再只专注于内心而排斥外界的信息,开始听到了其实一直都存在的“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时的作者暂时摆脱了焦虑的情绪困扰,感受到了些许现世的孤独和冷清。

在回去的路上,作者又从古代的诗歌想到了采莲和与采莲有关的热闹而风流的时节。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作者对古代的自由风流还是心向往之的,而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身份和地位的限制,加上他人格的自律,所以只能在思想上出出轨,也算是在焦虑的煎熬之后愉悦一下自己的内心,作为一种心理补偿或平衡吧。

《荷塘月色》是因为现实状态而引发焦虑,在焦虑情绪的支配下独自夜游荷塘,因荷塘的独特之境和作者的文化心理图式吻合,从而使作者获得内心的平静,甚至还有焦虑暂时解脱精神自由的愉悦。因此可以说是焦虑触发了朱自清生活的波澜,引发了朱自清内心的情绪,激发了朱自清创作的灵感,进而使他在情绪记忆的作用下写出了《荷塘月色》这一散文经典。

参考文献:

[1]许又新.神经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姜建,王庆华.朱自清图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杜津华,刘素玲.试论焦虑体验与文学创作的关系[M],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9).

(朱元勇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350007;福建省尤溪县第一中学 365110)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焦虑创作
荷塘月色
Jazz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