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媚俗化倾向与对策

2009-02-05 06:18石冉冉
科教导刊 2009年22期
关键词:图书出版对策

石冉冉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版风气日益浮躁,为了迎合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图书出版的媚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遏制这一不良倾向的蔓延,确保我国图书出版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图书出版 媚俗化倾向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

纵观当代出版界,出书品种越来越多,图书分类越来越细,出版周期越来越短,图书码洋不断增加,这些成就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版风气日益浮躁,为了迎合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图书出版的媚俗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媚俗化倾向,是指图书出版物以低级趣味的内容和感官刺激的画面来吸引受众的吸引力、迎合读者猎奇心理的一种信息传播倾向。①深入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遏制这一不良倾向的蔓延,对于确保我国图书出版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图书出版媚俗化的客观表现及危害

改革开放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强烈冲击着各个行业,图书出版业也不例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许多民营书业纷纷崛起,加上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的发展,图书出版业为了减轻市场压力和财政负担,纷纷实施商业化运作,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突出了商业化取向。然而,有些出版社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导致图书出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出现了媚俗和低俗的倾向。概括起来,图书出版媚俗化有如下表现:

第一,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以“裸”和“性”为卖点打“擦边球”。在图书书名的选择上,遵循“书名不坏,书商不卖,读者不爱”的“做书”逻辑,以“性”为卖点的书名随处可见,诸如《丰乳肥臀》、《裸男》、《鸡腿美人》、《我一丝不挂》,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类用媚俗的书名“包装”的书籍成为图书批发市场上一道不庄不谐的风景线。且不管这类书的内容及质量的好坏,仅就书名而言,就有哗众取宠乃至媚俗粗俗之嫌。

第二,对经典文化的“戏说”“大话”,调侃亵渎,使经典失去了原本的面目。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戏说”文学名著已成流行趋势,不少经典文学形象被众多企管类、经营类书籍拿来“水煮”或“大话”——在《水煮三国》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跟风出版,如《水煮后三国》、《水煮春秋战国》、《麻辣三国》、《麻辣〈水浒〉》,再加《沙僧日记》、《漫画歪说〈红楼梦〉》、《漫画歪说〈水浒传〉》、《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等,“借壳上市”的众多名著衍生读物让传统的四大名著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换。一些小说借“新神魔”、“新武侠”之名,滥用想象,内容荒诞不经,毫无艺术价值。

第三,图书出版的媚俗化倾向还表现为对靓妞、大款、名车、豪宅及娱乐场所等的大加渲染,过分强调抢劫、凶杀、强奸等事件,并结合大标题、大图片,最大限度地刺激读者感官。近年来流行的玄幻小说和恐怖小说中也有一些内容低俗媚俗,不适合成长期的青少年阅读。

图书出版的媚俗,不仅会污染人们的思想,而且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媚俗图书中的小资情调,关于靓妞、大款、名车、豪宅及娱乐场所等的大加渲染会使人逐渐变得享乐和颓废,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抢劫、凶杀、强奸等事件的描写,若被青少年加以模仿,后果则不堪设想。而对于传统经典的颠覆和调侃,更会影响和误导青少年对经典的正确解读,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质量是图书的生命,内容粗制滥造的媚俗图书,也许在短期内会有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很难长期立足于市场。出版社应该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杜绝媚俗图书的出版,为读者奉献高品位的文化大餐,为和谐文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图书出版媚俗化的成因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出版单位实行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财政不给补贴”的新体制,图书出版被推向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图书出版单位强化了出版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出版的文化属性,一味地迎合部分受众、寻找卖点。

第二,虽然人们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不同,但是好奇心理、求异心理等受众共同的心理需求,通常与快感、性爱、冲突、猎奇等有关的本能有关,这就为图书出版媚俗化倾向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第三,现行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对于图书出版中的媚俗化倾向没有很恰当的处理方式。虽然《出版管理条例》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色情、淫秽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但是面对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图书,有时根本无法准确界定其是否违反相关规定。

第四,出版工作者队伍良莠不齐,出版人职业道德素质有待加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出版者被经济利益所诱惑,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赚取“眼球经济”,一味迎合大众和市场,从而导致出版物的媚俗倾向。

3 图书出版媚俗化现象的对策分析

第一,大力加强党对出版事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和政府要强化监管力度,抵制和消除图书出版媚俗化现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出版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出版事业的原则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

第二,强化出版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牢固树立出版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出版者作为“把关人”对社会文化产品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版工作者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党性原则,坚定的出版方向,坚守人民的出版阵地,忠诚于人民的出版事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注意培养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第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功能配套、结构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出版宣传质量和促进社会效益,制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和法人责任制度,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把责任制与年薪制联系起来;建立行业监管机构,根据对出版信息的监测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定期对出版社作出表扬、批评、通报、警告、处罚等决定;建立行业自律机构,享有对违规出版社或从业人员的处置权,情节严重者,移交有关司法机关处理等。通过制度建设,管出秩序、管出活力、管出创新、管出效益,促进我国出版事业逐步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向前迈进。②

第四,出版社应该准确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品牌图书。我们应该意识到,并不是只有媚俗化倾向的信息才能吸引读者,媚俗不仅没对我国图书业的发展带来好的影响,而且使图书和出版社在读者心中丧失了其原本的科学和权威形象。出版社只有准确定位和找准特色,争取到广大读者的信任后才能真正做到抵制媚俗化倾向。出版社转企改制的现实让我们看到,出版业的竞争是激烈的,图书品种每年都在增加,只有选题新、质量好的图书,才会被读者青睐。所以出版社要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在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和读者心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突出自己的特色,以赢得市场。

第五,增强对读者文化素养的教育,提高读者对图书及信息的鉴别和接受能力。图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好的图书可以使人开阔眼界,素质得到提升,而平庸的甚至低劣的图书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因此,加强公民的认知和选择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出版社将来的生存,也为了承担起图书出版应有的宣传教化功能,图书出版界有必要作一番冷静反省。服务读者首先要尊重读者、研究读者,才能真正赢得读者。一味地依靠哗众取宠和媚俗,既无法真正留住读者,也有负于新闻出版作为“社会公器”的道德责任感。

治理图书出版媚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整合多方力量统筹规划,长期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相信出版社只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党的领导下,遵守出版法律法规,从选题策划的源头上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就能还广大人民一方传播的净土。

注释

①赵雅文.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新闻知识,2005(4):103.

②葛丽娅.媒体低俗化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猜你喜欢
图书出版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西班牙出版业发展现状
出版产业链视角下的图书质量建设
全媒体时代图书策划的传媒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