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角七号》寻找包容

2009-02-11 11:39
环球时报 2009-02-11
关键词:海角闽南语闽南

何国全

2008年在台湾大破票房纪录的电影《海角七号》很快就要在大陆上映了,这部电影其实颇有思考探讨的空间。

《海角七号》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台湾南部的小镇恒春,与台湾其他地区的小镇一样,经历商业化、现代化过程后,人口锐减、经济萧条,发展远逊于大都市。虽然规模很小,但那里的地貌风物却很丰富:有清朝始建的小城门及要塞炮台、闽南建筑风格的民居和庙宇,亦有时髦的大饭店与观光景点。小镇里面出没的人物更是多元:除了中外游客,在当地生存的既有从台北回流的落魄青年、受日本教育影响较深的老者,又有熟悉闽南传统乐器月琴的本地人、人数少却作风顽强的客家人、从外地来的投资经营者(象征都市里的外省籍人士),以及原住民警察……小镇虽然不大,却能够容纳下并反映出整个台湾社会的缩影。

为什么要纠集这么丰富的人物背景,来组织这个故事呢?正如影片导演魏德圣说过:“我一直觉得台湾这个地方有很浓厚的生命力。一旦不同成员组合的集体共识出来以后,这个生命力的强大是无法想像的,因此台湾这个地方的人应该互相包容。”导演的意念主导了电影的发展,当故事主轴随着“和谐”、“包容”线索展开后,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台湾在经历过去二十年社会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探索、实验中,一些政治人物为了夺权、攫取现实利益,不断地用挑拨离间和制造仇恨的方式,大力宣扬台湾分离意识,叫嚣“台独才是爱台、统一就是卖台”的歪理谬论。并以此来割裂台湾社会的不同族群,甚至一家之人可能只因为对“爱台、卖台”的理解不同而争吵对立,这让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内心感到非常痛苦。2008年的“大选”能够终结泛绿阵营的“执政”地位,背后原因正是在岛内民众心目中的主流民意不是去“反中”、“去中国化”,而是要“大和解”:一方面要与大陆方面加强各种交流往来、培养更好的默契与互信,另一方面则呼吁岛内不同族群成员,彼此捐弃成见、携手合作、共谋发展。《海角七号》里面的人物,原来也有着各式各样的矛盾与争执,但最终在互利多赢的共同目标下,终能和衷共济,呈现最好结果。此外,电影里乐团成员集体象征的信物――高山族手制琉璃珠,要表达的也正是不分族群、宗教信仰的人们所共同期待的良好品德,包括高贵、英勇、功德、财富、护身、对情感坚贞不移、对祖先的怀念与不舍。

《海角七号》电影还正好提供一个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因为在片中有很多闽南语对白。想要比较精确地体会闽南方言在电影里面的精妙有趣运用,对于大陆、特别是北方观众而言,是需要有一定的功课准备,或是知情者的协助解说。不过这正像大陆春节晚会中的小品、相声节目,南方观众相对难以理解它的笑料包袱所在,这只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毕竟闽南话的范围不仅限于闽台地区,更及海外华侨,何况闽南语里头还保留着不少中原地区的古汉语原音。▲

(作者是长期在大陆工作和生活的台商)

猜你喜欢
海角闽南语闽南
A kind of honeybees can clone themselves perfectly 一种会完美克隆自己的蜜蜂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故 乡
闽南话
音乐特点在闽台闽南语合唱的分析
海角小诗(2首)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