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胜德缺是凤姐

2009-02-11 11:09刘淑英
意林 2009年8期
关键词:秦可卿凤姐贾母

刘淑英

凤姐是贾府的中心人物。贾府由兴盛转向衰落之时,也是凤姐由“一花独秀”走上“英雄末路”之日。

凤姐协理宁国府,主持秦可卿的丧事,是其管理生涯的最得意之笔,她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权力与成功,还充分显示了自己的精力、活力与魅力。把个丧事办得极其风光,“全族上下无不称叹”。

十几年过去,还是这个凤姐,还是同样办丧事,而且是办荣府老祖宗贾母的丧事,昔日的威风却荡然无存。结果办得一塌糊涂,吐了一口血,便昏了过去。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凤姐在“总经理”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而且在位期间,没有考核、没有审计、没有述职、没有换届、没有公开公平的竞争,当然,更没有对权力必要的监督与制约。于是,凤姐的领导功效与领导权力,随着时间推移,容易发生蜕化变质,走向不可救药的腐败。这怕是凤姐失势的第一条原因。

领导在其位,主其政,一定先要谋其势。首先是大势已去。随着贵妃娘娘去世,贾府被抄检,贾家大势已去,气数已尽。随着贾母去世,贾府没有灵魂与支柱,凤姐也失去后台与靠山。其次,这里的小环境也不顺:贾母死后,贾府家政的决策层群龙无首,多头领导,各吹各的调,干预太多,还干预得不是地方。更要命的是,一直对凤姐不满的邢夫人,这次想借办丧事整治凤姐,让她办事,又不给财权,让凤姐活受罪。贾政迂腐到家,只能给凤姐帮倒忙,关键时候,竟跟邢夫人一块埋怨指责,气得凤姐吐血。众人见上层领导不支持凤姐,而凤姐手里又不掌握银子,加上以往太多的积怨,自然不听凤姐指挥,跟着邢夫人“更加作践起她来”。尽管平儿、李纨主持公道,毕竟人微言轻,作用有限。

凤姐事前错误地估计了形势,盲目乐观,主动请战,结果,自取其辱。

最后一条最重要,就是凤姐自身素质的缺陷。从凤姐综合素质看,她属于才胜德缺一类。如果说凤姐的才干可用一个“能”字概括,那么,凤姐的德行,可以概括为一个“贪”字。凤姐的特点就是既要保位子,又要捞银子,还要争面子。为了达到此目的,凤姐对上司——贾母、王夫人等巴结奉承,对其他主子——李纨、探春等也注意团结拉拢,对下属则变着法地整治。

然而,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心中自有一杆秤。兴儿就提醒过尤二姐,说凤姐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面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他掌握凤姐的民意测验总体情况:“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没有不恨她的,只不过面子上怕她。”这小子的测验基本正确。

凤姐对贾府的种种矛盾与危机,特别对“出去的多,进来的少”的财政危机,还是能够看清楚的。但凤姐不会像探春那样兴利除弊,改革创新;也不像秦可卿那样及早回头。得势时,得意不想退;失势后,想退又无路可退。这就决定了凤姐即使看到單位的矛盾与危机,也不可能为单位长远打算,拿出战略决策。她挡不住眼前“位子、银子”的巨大诱惑,因此,只能搞急功近利,搞拆东墙补西墙,糊弄住董事长一人即可,得过且过,过一天,捞一天,不择手段。

结果是,捞空拉倒。

(夏雨摘自《东西南北》 图/李坤)

猜你喜欢
秦可卿凤姐贾母
贾母的品位
由曹雪芹创作构思论秦可卿“病死”的合理性
李瓶儿、秦可卿“棺木”新解
嫁入豪门的秦可卿有多惨?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凤姐的妙计
鲭鱼精与秦可卿:明清小说中的“情妖”和“幻情身”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