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末的一天,北京

2009-02-16 04:57李玉林
慈善 2009年1期
关键词:民政部慈善事业救助

李玉林

这之后3个月,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正式注册,宣告成立。

冬日里难得的阳光,那一天泼洒得格外慷慨。在民政部担任副部长的阎明复就披着一身这样的阳光,兴冲冲地走进北京南小栓胡同的一个幽静的四合院。过去,他曾不止一次到过这里。每一次来这里,他都感到像是来上课。

這里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多年居住的家。

阎明复与朴老的情谊是特别长久特别深厚的。

朴老与阎明复一家算是世交。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朴老就与阎明复的父亲阎宝航有过许多交往。阎宝航在世时常和阎明复他们讲起朴老,讲朴老的学问,朴老的为人,朴老对社会、对人民的功德。

朴老是安徽太湖人,190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幼承家学,聪颖过人,早年在苏州东吴大学肄业时,受到一位教授的影响,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佛教学说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由此,朴老开始深入探究佛教哲理,并经他当时在上海的一位很有声望的亲戚的介绍,皈依了佛教,从事佛教和慈善救济工作。

朴老是阎明复特别敬重的一位长者。

阎明复担任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时候,就常去看望朴老,常就统战工作,特别是在有关宗教界如何开展统战工作的问题上征求朴老的意见和建议。阎明复常常会记起在朴老这里得到的那许多珍贵的启示与教益。1991年阎明复到国家民政部任职,分管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这一段时间里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政府的社会福利工作与民间慈善活动的关系,并产生了筹建民间慈善团体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阎明复便马上想到应拜访朴老,征求朴老的意见,争取朴老的支持。

赵朴初先生早早就在门前迎候阎明复了。见到阎明复,朴老格外兴奋,上下不住地打量这个心中总是像有一团火的明复。朴老注视着阎明复的眼睛,从这双眼睛里,朴老看到的依旧是他熟悉的激情和真诚。老人眼睛里这时闪出的是他青春时代的光彩,说话的声音也异常洪亮。

阁明复就坐在朴老身边,对朴老说起自己到民政部工作以后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阎明复讲自己到民政部工作以后,对中国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讲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国家对对城乡困难群体的救助再全部由政府来做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了:讲我们国家正在推进的“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讲民间慈善活动对国家社会福利工作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补充作用。

阎明复对朴老说:这时候,自己越来越深切感到需要成立一个中介组织,把民政做的许多社会救助的事情逐步转由民间组织来做。说自己产生了筹建我们中国的民间慈善团体的想法。

朴老仔细听着阎明复的每一句话,脸上不时漾起会意的微笑,高兴地连声说:“好,是时候了,是时候了!”

紧接着,朴老和阎明复就“慈善”的话题,进行了亲切、深入的交流。朴老认为,慈善事业在中国,在中国人民中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根深蒂固的。他说,“老其老,慈其幼,养其孤”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间的救助、互助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在大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发生的情况下,这种民间的救助更显现其巨大的威力。朴老跟阎明复回忆起他通过“仁济堂”组织难民收容所的那段往事。那是抗日战争的时候,在上海。朴老说,当时的上海工商界也给予难民许多慷慨的捐助。也正因为如此,那时的救助活动才得以圆满完成。朴老说,这种民间的慈善活动,在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被忽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人为地批判,统统被说成是剥削阶级欺骗被剥削者的一种手段。朴老说,在旧社会的确有这一面。但是,也应该看到另一面,积极的一面。因为,捐献者,帮助穷人的人,就其群体来说,大多数还都是中下阶层的人。朴老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决定它是最人道的社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应该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朴老还对阎明复提出,发展慈善事业,要着眼于国内的慈善资源。他说,慈善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我们怎样去支持,怎样去发扬。在改革开放中,那些收益比较多的企业家,自然有义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但对于来自普通百姓的小额的捐助,积少成多的捐助也不能不予珍惜……

谈起慈善,谈起慈善事业,朴老总有说不完的话。

阎明复仔细聆听,不时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他牢牢记住了朴老说的每一句话。后来,当他组织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时候,总是想起朴老的这次谈话。

那一天,赵朴初先生还沉痛地和阎明复谈起了阎明复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父亲阎宝航和他那在悲痛和无助之中死去的母亲。谈起了他们一家的慈善传统。

阁明复的父亲阎宝航,早年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东北民众反日斗争的积极组织者与领导者,是始终站在反日斗争最前列的先锋战士。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就是东北青年学生最敬重的著名人士之一。1937年9月,阎宝航经周恩来总理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为党工作,常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全力以赴。阎宝航还是张学良将军的亲密朋友和幕僚,为张将军实现抗日救国夙愿作出过重要贡献。

关于父亲,阎明复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眷念,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索。父亲一生为民族、为国家、为党呕心沥血的崇高精神一直深深教育着他:父亲一生光明磊落、浑厚善良、乐于助人的伟大人格也一直深深感染着他。

应该说,阎明复的父亲还是一位杰出的慈善家。他热心慈善事业,很早就开始了扶贫济困的探索与努力。

阎宝航刚刚从奉天(今沈阳)两级师范学校毕业时,看到贫苦人家的子女无力上学在街头流浪时。阎宝航心里总在翻腾。一日,他路过当地基督教青年会会所景佑宫。这里有破庙三间,青年会英文夜校设在此处,夜晚上课,白天却是一直空着的。阎宝航在那里驻足,想:何不借此一地两用?第二天,他便去拜访了青年会总干事普赖德。提出他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的愿望和打算,即每天白天利用景佑宫教室的空闲时间,招收一些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读书,由他自己会同两三名同学义务教学。那时,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想的全是对这些穷孩子的救助和孩子们的前程。总干事被这位青年人的慈爱之心和满腔的热忱深深打动了,欣然表示同意,当即捐款10元,做开办费用,并表示今后还将给予其他方面的支持。

阎宝航看到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了,心中狂喜,即刻飞奔回到学校,动员同班同学,也是一向志同道合的好友张泊、魏益新一起来做这件好事。两位同学欣然同意。随后,阎宝航即到南门里一带贫民住户招生。他一户一户地走访,说明就在附近的景佑宫内成立一所小学校,请贫苦人家不必担心孩子上学的费用,因为这个学校不收学费、不收书费,由学校供给书籍、笔纸、石板等,只送小孩到

猜你喜欢
民政部慈善事业救助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慈善事业立法正在进行时
浅析救助行为人请求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