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情绪备一份健康档案

2009-02-19 10:04陈开颜
家庭·育儿 2009年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婴幼儿挫折

陈开颜

镜头回放

2岁的东东因为妈妈不给买奥特曼的玩具,在超市里又哭又闹,甚至对妈妈拳打脚踢,大声说:“我讨厌妈妈!”任凭妈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

这种场景很多家长都不陌生,也不同程度地遇到过。在婴幼儿阶段,情绪问题是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我们有些家长,只要提到早期教育,更多关注的是智力的开发或者热衷于参加各种训练班,面忽视了宝宝的情感教育。事实上,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其心理品质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保持婴幼儿情绪的健康是家庭早期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

婴幼儿有意地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低,他们对情境的认识和评价的水平也不高。当宝宝产生某种不良情绪反应时,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年龄越小,这种冲动就越明显。其实成人也一样,只是当成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痛苦、失意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加以排解、宣泄,如:逛街、吃东西、找朋友聊天、外出旅游等等。因此,宝宝在生活中积累的不良情绪也应该合理疏泄,否则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出现。

应对策略:

家长要为宝宝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公开地、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特别是当他们遇到挫折、感到紧张或不愉快时,更要鼓励他们通过正确、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以减轻内心的压力。他们可以大声地哭和笑,但是这种宣泄要合理适度,不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任意发泄;也不能过分强烈地宣泄或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容易导致消极情绪的加强。合理疏泄情绪的方法应该是既不影响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又不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1.情绪管理的主角是宝宝

尽管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学习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确实很困难,但是情绪的管理主要还是要依靠宝宝自身。所以爸妈要从小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指导他们学会积极、主动地应付各种心理压力。宝宝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应付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挫折的承受力。

2.爸妈引导时的几个方法

爸妈在引导宝宝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对宝宝不合理的需求,要学会拒绝。

如前面的镜头里出现的场景,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其一,在去超市前,和宝宝进行约定,哪些东西可以买,哪些不可以买。约定好了的事是不可改变的,必须要遵守。这样宝宝在想发脾气时,就会有所顾忌。其二,如果事先没有商量,出现了上述情况,家长也不要因为顾及脸面或者觉得也花不了多少钱,没必要让宝宝不高兴就随意妥协。有了第一次妥协就会有第二次,宝宝也是在和父母的“较量”中获得经验的。

b.宝宝产生负面情绪时,不要过分在意。

宝宝也经常会有一些负性情绪的。比如:邻居家的小朋友不愿意和自己玩;想多看一会儿动画片,妈妈不让;画画时,涂色涂不好等等。当宝宝遭遇这些情况时,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家长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急于出面解决,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要让宝宝从小就明白,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

c.真正了解宝宝的兴趣,让宝宝体验成功

有些宝宝是因为家长而体验到挫折的。宝宝不喜欢舞蹈,可家长觉得学习舞蹈有诸多优势,于是勉强宝宝去学习;有的宝宝喜欢画画,可家长非要让宝宝学钢琴……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且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事实上,每个宝宝自身的优势是不同的,兴趣点也不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只会让宝宝体验到更多的挫折和失败,而这种负性情绪对宝宝自信心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笔者认为早期教育的关键应是兴趣的启蒙和培养,而不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d.在生活中创造机会,培养宝宝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防御外界环境或内部不良刺激困扰的有力屏障。在婴幼儿阶段就注重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对于幼儿期乃至今后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如快乐、高兴、满足等是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而得到发展的。家长可以经常为宝宝创设各种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情境,使婴幼儿积极的情绪能够经常地得以表现。例如,经常倾听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音乐;通过讲故事,让婴幼儿自由表达对主人公的同情和认同的情感;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等。总之,要让宝宝经常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经常体验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和欢乐,这是培养积极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婴幼儿挫折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Holism in Education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挫折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