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回路线:找准孩子兴趣点

2009-02-19 10:04赵娜娜
家庭·育儿 2009年2期
关键词:绕口令童童女儿

赵娜娜

有的孩子“个性”特强,什么也学不进去。这样的孩子并非“孺子不可教也”,或许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孩子的认可模式。给孩子启蒙很重要,我们不妨换个方式,或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这样,很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启蒙效果呢。

爱听口哨的孩子

童童今年3岁,长得聪明伶俐,很招人喜欢。童童爸为了“养女成凤”,打算在学前给女儿进行“全方位”的学前教育。于是他打听到本地有名的音乐教师,首先请她给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起码能够让孩子接受音乐熏陶。可没想到,童童性格比较内向,见到陌生人就有抵触心理。开始上课的时候,童童爸陪在女儿身边,童童还能勉强坐下来听课,后来为了不打扰女儿学习,童童爸退了出来,没想到童童拒绝再学音乐。童童爸问女儿缘由,童童说音乐老师很“凶”,让她害怕。

童童爸以为问题出在音乐老师身上,就又接二连三地找了几个相对“面善”的音乐老师,可结果一个样,童童仍然对老师很排斥。童童爸认为女儿是由于过于内向才不愿意学习音乐,就硬逼着她继续上课,结果,孩子不但没学进任何音乐知识,反而一听到音乐就害怕,双手捂住耳朵,飞快地躲到一边。后来,童童竟发展到对爸爸也开始排斥了,常常一个人躲在一边,又孤独又无助地“示威”。童童爸心里发堵,晚上没事自己坐一边消愁般吹起口哨。童童爸在小的时候常常吹口哨玩,这次他随口吹了一首《两只老虎》。

没想到,女儿听了这简单的口哨声,竟然从角落里抬起头,似乎连耳朵都竖了起来,扔下手里的玩具,跑过来盯着爸爸。童童爸对女儿的如此表现很惊异,他愣了片刻,没想到这简单的口哨竟然能够引起女儿的注意,她不愿意学钢琴、小提琴,却喜欢听吹口哨,难道这是真的吗?童童爸又吹了两遍《两只老虎》,没想到童童听得乐不可支,像“天线宝宝”那样,一边跳,一边拍着手摇头晃脑。童童爸受到启发:既然女儿愿意听自己的“土音乐”,为什么不因势利导呢?

于是,童童爸翻出口琴,又吹了几遍《两只老虎》。女儿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竟主动抢过口琴,自己“呜呜”地吹个不停。童童爸好不高兴,他告诉女儿,《两只老虎》用钢琴弹出来是最好听的。当童童从钢琴上听到这首曲子后,她更加喜欢上了这首简单的曲子。于是,童童爸再次请了音乐老师,这位老师也从《两只老虎》开始,然后才相继弹了几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曲子。童童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了过去的排斥心理,配合老师的教学,学习效果突飞猛进。

后来,童童爸又暗自充电,自己抽空学了一些美术绘画基本知识,他平时经常“一不小心”让女儿看到自己在绘画。小孩子猎奇心强,越是神秘的东西,他们越觉得有趣儿,因此,童童很快又爱上了涂涂抹抹。经过童童爸的启蒙,女儿对画画的兴趣也调整到了最佳状态,然后,在美术老师的调教下,又顺利地学起美术来。

后来童童虽然没有像爸爸期待的那样,受到“全方位”的教育,然而到了幼儿园,她表现出来的音乐与美术才能,常常让老师们惊叹呢!

启发心得:

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进去就很容易了。然而,不顾孩子的感觉,一味强求孩子学这学那,是家长的一厢情愿,难免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焦虑和恐惧,适得其反。孩子最喜欢模仿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及时充电,攒够资格做孩子的启蒙老师。像童童爸那样,发现最初的做法不能让孩子接受,利用他自己的技能和学来的知识,及时寻找到孩子兴趣的契合点,让女儿受益匪浅。

学“绕口令”的孩子

明明今年已经两岁多了,让明明爸感到犯愁的是,儿子说话晚,而且语言表达能力滞后。同龄的小孩子已经能背诵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了,甚至有的还可以讲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可是明明呢,说简单的句子还有些吃力呢!明明爸心里很着急,他找了很多资料,咨询了一大堆问题,但最后还是拿儿子没办法,因为明明根本不配合他的“治疗”。

有一次,明明爸的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朋友是一位相声票友,平时喜欢说几段绕口令练练嘴皮子。酒过三巡,朋友的兴致上来了,便在饭桌前即:兴表演了一段高难度的“贯口”活儿。明明爸很是喜欢,就跟着念了几句。最初觉得词句很拗口,可多念几遍,竟也能熟练掌握了。提到孩子语言迟滞,朋友出主意,让明明爸教孩子说几句简单的绕口令,锻炼锻炼。明明爸不以为然,儿子连话还说不利索呢,还学什么绕口令?难!

但是,那天晚上,他还是在儿子面前“显摆”了一回自己刚刚学到的绕口令:“老姥姥老问姥姥老不老,姥姥老问老姥姥小不小。”

没想到,明明爸这一阵“连环炮”,把儿子“震”住了。虽然孩子听不懂爸爸说的什么,却对爸爸机关枪似的说话方式产生了兴趣,居然忍不住还跟着学了几句。明明爸觉得有门儿,就稍稍放慢了语速,重新说了两遍。明明认真地跟着念,学了半天,虽说没怎么学会,但他已经对学说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空还缠着爸爸说。明明爸趁热打铁,从书店买回几本简单的幼儿绕口令,自己,先挑简单的练熟,然后“现趸现卖”,在儿子面前表演。结果明明高兴得手舞足蹈,没多大工夫,就学会了一首简单的绕口令。

明明爸现趸现卖效果明显,于是他常常从各个渠道“学成归来”,再给儿子讲故事、说绕口令,小家伙听得特别入神。最初他只是听,后来,他表演的欲望也被激发起来,竟也能绘声绘色地讲一些简单的小故事了。明明爸勤于学习,无意中找对了孩子的兴趣契机,现在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了。

启发心得:

常言说“近朱者赤”,如果做家长的“肚里有货”,孩子肯定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当然,不可能每个父母都多才多艺,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但只要我们勤学习、多读书,肚子里经常“进货”、进“好货”,总有孩子喜欢的内容。作为启蒙,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点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要想让孩子顺利融入集体学习环境,学前的启蒙教育非常关键。但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有一些误区,以为给孩子“进补”的东西越多越好,希望孩子涉猎的东西包罗万象,最好长大成为“全才”。这种激进的教育方式很容易欲速则不达,因为孩子小,对事物接受能力差,如果一味强行“进补”,反而很容易伤害孩子的求知欲。就像治感冒,孩子得了病,家长为了让孩子早日康复,就大把地给孩子喂药,可想而知,感冒没治好,孩子反而要中毒了。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补”呢?答案是采用“中药”式进补法,即由父母亲自充当“师爷”。这种温和的教育方式远比那种激进的方式要好得多,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对陌生的事物都有或轻或重的排斥心理。同样的事物,对于小孩子来说,从父母嘴里讲出来,远比陌生的外人传授效果更好。俗话说:“相声演员的肚儿,是杂货铺。”相声演员由于表演需要,要掌握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的观众就是这个杂货铺的顾客,里面的货越多,观众受益越大。同样,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跟孩子沟通越多,孩子就更加幸运。

当然,父母肚子里的“东西”毕竟有限,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还应该及时充电“进补”,“现趸现卖”也不晚。我们学来的东西对孩子进行启发教育有很大帮助,所以,为了孩子,我们的“肚”里要尽可能多装些“货”。

猜你喜欢
绕口令童童女儿
大家会这样说
童童的老爷车
暑假作业
肥水不流外人田
绕口令绕绕绕
绕口令
绕口令
和女儿的日常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