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09-02-19 10:04徐学艳
江苏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负数生活化素养

徐学艳 苏 静

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博弈让我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数学化是数学的本质,把数学问题囿于生活的范畴容易形而下,降低数学学习的标准;而把数学问题囿于数学逻辑体系中去推理和验证又会形而上,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经验。因此合理地把握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掌握好生活化和数学化的度,才能恰到好处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例如: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出示一幅冰天雪地的图片问学生:看了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感觉?请你猜一猜当时的温度可能是多少?学生纷纷猜测。接着,教师追问:同学们猜出了许多不同的温度,但所猜的答案中有一点是相同的,谁发现了?当学生说出都是零下温度后,教师揭示课题:我们怎么用数表示零下温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内容。这样设计,营造出了浓浓的“负数氛围”。因为现在大量媒体的介入,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有关气温方面的信息,在天气预报中也经常看到负数,他们已直观地感受到负数可以用来表示零下温度。凭借着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对“怎样用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的思考,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时”此“境”展开负数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搭配的规律”中的教学片段:首先,教师以茶杯与杯盖的搭配引入,选取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素材,吸引学生好奇的目光。其次,教师设计了一个“变脸”活动。让学生体会出搭配的规律:把两种搭配物体的数量相乘就是搭配的方法数。然后,出示了一道“服装搭配”的题目:今年暑假期间,小明要到海滨浴场玩,家中衣柜中有这样几件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

学生很快说出有9种,并给出了算式3×3=9。老师问:都是这样想的吗?学生齐声回答:是的。老师笑着说:噢!那就请大家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烈日炎炎的海滨浴场上,人们身着泳装或在海水中嬉闹,或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只有一个小男孩——上身穿棉袄,下身穿裙子,并且汗流满面徘徊在沙滩上。)这时,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老师,夏天是不能穿棉袄的;男孩一般也是不穿裙子的:我认为一共有2×2=4种搭配方案。从此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一开始对问题的理解只沉浸在数学的思考中,恰恰忽略了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还要结合生活场景及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合理地搭配。我们在教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除了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外,一定要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让生活经验真正与数学问题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追求“生活化”在课堂中“到位而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的境界,强调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的高度统一,提升学生的素养。

猜你喜欢
负数生活化素养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