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时代的坐标

2009-02-24 07:02
文学界·原创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张贤亮陈忠实时期

“坐标”是地理系统中的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平面概念,用来表示某个点的绝对位置。美国研发用于军事用途的GPS,所谓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参照地理坐标的绝对固定性,来即时显现每个终端的地理方位。一句话,由于坐标的存在,便有了参照物。

本期刊发的三位作家、以年龄为序分别是张贤亮、蒋子龙、陈忠实。稿子编于刚刚过去的2008年底,刚好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编发这组作家,是因为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群体和所处的岁月,已经被历史地认定为一个文学时代。在那波文学浪潮中,小说成就代表了这个时段文学的高端水平。它所表达的不同阶段的理想、焦虑、矛盾、彷徨、欲望或不确定性,都密切地联系着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经验。于是,一大批小说作家就这样和一个时代建立了如影随形的关系。如张贤亮,如蒋子龙,如陈忠实。

固然,30年前,小说表达的还是一种整体化的特征和追求,是试图建构新时期的历史。强调的还是政治关怀和文学的教化功能。被侮辱、被损害、被迫害的形象,“虽九死而未悔”的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改革加恋爱的故事,悲壮英雄等等,普遍而鲜活地出现在小说创作中。这一古老的思想潮流,在1978年却以“先锋”的姿态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时代。这就是所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时代。

这一时代是短暂的,作品也难免那个时代的鲜明痕迹,但它们在推动着文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以激越、慷慨和理想的方式,建构了新时期文学最初的历史。

我们有理由为那个文学时代测定一个基准坐标,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那个时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品和作家。当然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张贤亮、蒋子龙、陈忠实。

而今天的张贤亮、蒋子龙、陈忠实等,也正在以那个绝对坐标为参考点,将自己移位到了一个个全新的地域。他们目前的终端所在,由于有GPS系统的神助,已经不难定位了。

——水运宪

猜你喜欢
张贤亮陈忠实时期
我没有和张贤亮合过影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参考资料
不听课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