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重写“失败之书”

2009-02-24 07:02李紫兰
市场瞭望·投资者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父太平洋商人

李紫兰

—个胡润百富榜的“受害者”、—个让财经记者兴奋不已的采访对象;端起酒杯,他是纵情恣意、对酒当歌的狂者;收起笑容,他是曾经太平洋建设、如今华佗论箭的精神首领。他的身份还有农村代课教师、中国最大的“包工头”、黄段子的发布者、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口才绝佳的演讲家、辩证法的合理阐释者等等。关于严介和,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他出生那年父亲44岁,因此,家里人一直叫他“四四”。父亲的管教极严,但并没有束缚住他狂放的天性,少年时,街坊邻居还爱叫他的诨号“二胡”——苏北方言敢想敢做的意思。

他的名字叫做严介和。他曾经用自己的名字来解释太平洋建设的企业文化:“严”与“和”.做人是严的,处人是和的;大事是严的,小事是和的;严是做人的脊梁,和是做事的锦囊。严中和,和中严,严严和和,和和严严,始终有一个平衡点就是介。

严介和的所有身份中,演讲家的身份最为公众肯定。不知多少市委书记、部委官员、中小企业家都为他折服,形容其“所到之处、掌声一片”一点不夸张。在这个男性日益软化、精美、脂粉的时代,严介和这个出生于苏北的汉子倒是矫矫然有一种伟丈夫气,粗糙,直接,勇猛,彪悍。在他之前,很少有企业家像他这样,打通了任督二脉,各种时代,各种话题,信口拈来,毫无疆界。当然,信口无疆带给严介和的除了风光还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尽管有一口很难纠正的苏北普通话,却丝毫都无法掩饰他口才的精彩。大段大段的演讲引经据典,还有深具原创精神的“严氏语录”,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哲学都极铺陈、极嚣张。可贵的是,在演讲中严介和有时会来那么一两旬即兴的小感触,点出颇带意味的小情怀,极克制、极简单,甚至还带一点羞涩。这情怀,就如同花纹繁复、颜色浓重中的一点点素白,破纸而出,让你透过层层迷雾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坐在你对面这个男人的真与痴。

从“大佬”到“教父”

严介和现在偏安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中央党校专心做中小企业的“教父”,除了依然保留的太平洋建设集团首席顾问之外,严介和现如今对外的身份是华佗CEO论箭组委会主席、首席专家。

严介和对外打出的口号是为中国中小企业切脉问诊、开出精药良方,现场手术、现场解答。华佗CEO论箭的嘉宾阵容就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执行副会长冯并,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慧聪网CEO郭凡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等等,那是一大串耀眼的名字。也正因为这支“全明星”的专家团队囊括中国政界、商界、学界头面人物,所以华佗论箭的门票价格自然不菲。2008年8月的门票据说是40000元,而10月的费用更高达50000元。

从一个国家控股、民企参股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到现在先治病再收钱的咨询公司老总,从原来的“大佬”到现在所谓的中小企业“教父”。

这个小眼睛男人似乎就变身为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维多·科里昂。他们同样口齿不清,身上同样有一种毫不掩饰的强大力量,同样流传着不可一世的征服欲望,贩卖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梦想。“大佬”与“教父”相对而言,严介和毫不讳言,“当然是喜欢做教父了”,因为“大佬仅仅是总量,教父才是质量。大佬是有形的,教父往往是无形的。一个企业、一个人如果能从总量走向质量,那么他是幸福的;能从有形的财富走向无形的财富,那么他是高贵的。其实我在做大佬时也并没有纯粹为了钱而奋斗,我不是那种人”。

记者: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华佗CEO论箭和华洋集团未来的商学院建设是你从年轻的时候就很想做的,是吗?

严介和:我始终没有放弃过教育。未来肯定要合作教育,这是一个愿望,是小时候就有的愿望。

记者:因为我们看中国的企业家有很多,包括俞敏洪、马云都是做教育出身,你觉得老师的这种身份与企业家之间的跨度有多大?

严介和:还是有很大区别。我是从教育又回到教育,经过了政、宫、商、学。在社会各个层面里,政治经济、人文社会的这种摸爬滚打再回到教育,可能现在要比过去做教育时皮实得多,丰润得多,要有底气。

“教父”前传

严介和1960年出生在大运河旁的江苏淮安楚州区,这里与周恩来总理的故居仅一墙之隔。严家属于典型的书香门第,家教极严。严介和的父亲在旧社会是老私塾,母亲是楚州城里人。老两口人很正派,在前后三四个村子1000多户中很受爱戴。严家大院是典型的苏北四合院,有着宽敞的堂屋、飞檐的设计。

《四书》、《五经》、《中庸》、《大学》这几本经典是小时候严介和的父亲要他熟读并且背得滚瓜烂熟的。当老师也好、做老板也罢,中庸、低调之道在中国永远是行得通、走得畅的。严介和深谙此中道理,据说在胡润百富榜之前,他甚至为了避风头,在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人物评选的过程中,主动要求组委会把自己的排名从第一降下来。

上世纪70年代中叶,高中毕业的严介和通过家人疏通关系,在江苏淮安一所中学做代课教师。“其实,做一名权威的讲师才是我的正道。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教书育人。”严介和多年后依然有骨子里继承下来的、根深蒂固的“教师情结”。

然而,由于当时的体制,代课老师每个月拿到手只有几十元钱的工资,让严介和眯着小眼睛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关于财富的思索。即便是转正了,也只有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不划算,这位高中代课教师显然不满意这个数字。

“几个月后。我就动起了其他心思。”70年代末他与3个同村伙伴决定下海搞“副业”。第一个项目是为砖瓦厂土坯提供防雨设备——草帘。他用赚的几万元钱给严家在村里建起了最好的房子,买了第一台彩电。

以1986年承包水泥制品厂为标志,严介和正式从教师彻底变身为商人。他相继承包了建材厂、建筑站,注册淮安腾达贸易公司、淮安辉宏建材公司,风生水起地搞起了建材销售部,卖水泥、钢材、木材等。

严介和苏北人性格中的精明和大气在商海的试水阶段逐渐显露出来。“比起来,浙江商人是豺狗动物,豺狼与狗,江苏商人是猫科动物;豺狼与狗都是成群结队在一起干,而猫很少在一起玩。”

他如是分析苏浙两地的企业家之间的区别:“江苏商人是农民文化,浙江商人是渔民文化。江苏商人从长计议.浙江商人急功近利。浙江商人比江苏商人勇敢,而江苏商人比浙江商人内敛。浙江商人开放,江苏商人保守。因此,浙江出团队,江苏出领袖。一个简单的例子,正部级以上的干部,1/5以上都是江苏人,浙江1/20都不到。大清朝一共出了100个状元,江苏就有49个,半个中国啊。中国第一个民营企业家就出在江苏通州(现在的南通),清朝最后一个状

元是张窖。最红顶的商人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也出身江苏。”

记者:在您看来,商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严介和:商人呢,容易被别人伤害,但是不要去伤害别人,我认为就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不要形成商人伤人,就是处处让别人受伤的人。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处处让别人受伤,这种商人是卑鄙的。

记者:那么商人最重要的准则,你觉得是什么?

严介和:商人最重要的准则,第一是精明,不是诚信。诚信的人多了,都能做商人吗?精明,是最重要的.是狼性,狼性就是精明嘛。没有这个精明,还谈什么诚信?第二个就是厚道。就是我讲的一流的商人,精明加厚道,二流的商人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厚道加厚道。既不精明也不厚道,那就不入流了。精明背后的厚道,那是大智慧,那叫大智若愚,叫难得糊涂。

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

真正把严介和推向2005年胡润百富榜榜眼位置的买卖是基建。

熟悉基建的人都知道BT模式(BT是Build-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一移交”),企业先垫资建设,再移交政府,最后由政府短期内分期付款。这也正是严介和个人财富以几何级数裂变般暴增的终极原因。

当时,大多数工程队都忙着到处拉盖楼的生意,严介和却盯上了由政府一手操办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后来的创收效果不难看出,严介和的眼光敏锐之处在于,他看出这种项目的竞争者少,而且资金有保证。

严介和第一次采用BT模式运作基建项目是1996年。当时,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政府希望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财政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市长跑过来跟严介和商量,项目就由严介和垫资上马。

自此开始,他大规模地复制自己垫资为地方政府兴建暂时无力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以此为主要业务开展模式.并且从中尝到甜头。很快,严介和开始承接千亿之多的工程订单。截至2005年,他手里已握有2700亿订单,这个数字相当于中部地区20个城市GDP。那时候他甚至宣称,在2008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订单要突破5000个亿。

那时候,距离2002年白手起家的严介和注册成立太平洋不过短短3年时间,这个由严介和一人称帝的太平洋王朝瞬间就拔地而起。

资金链一直是此类商业模式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对2700亿啧啧称奇的同时,也为严介和的资金链捏一把汗:“这得需要多少启动资金,他哪来那么多资金?”

他洋洋得意地把自己比喻成“手握木偶线的大师”,让木偶舞蹈起来的那根线是:政府能够按时还款。可是有一天,线断了。

记者:现在我们再去看2006年的那一场危机,你曾经说过是胡润百富榜害了你,你现在觉得这个危机到底是一个财务危机,还是一个信用危机,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严介和:不存在信用危机,太平洋信用一直都是非常好的。就像2006年的那场危机,不是我们不守信用,而是银行不守信用,之后它连委托契都烧了,合同委托契都烧了。我们没有准备吗?都说太平洋资金链断裂,多亏太平洋这个企业是自主的,盈利比较好。生产质量比较好,变应能力比较强,所以没倒。如果是个流动型的企业,资金链一断,就不存在了。

迟来不如早来,就在太平洋最红火的时候,年富力强的时候,经得起2006年这场18级的毁灭性的地震,我觉得急流勇退对个人来说还是成功的,特别欣慰。

猜你喜欢
教父太平洋商人
半个世纪前,《教父》朝我们走来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从未被翻拍
西西里大主教禁黑手党当“教父”
《环太平洋》第二部
“环太平洋—2016”军事演习开幕
教父
商人求宿
震出来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