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的实验数据“准确无误”时

2009-02-25 06:32权广仁
中国德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学科德育实验

权广仁

时下人们对课堂教育给予了极大关注,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人们的合理期待也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有清醒认识,既做课堂教育的研究者,也做课堂教育研究的践行者,在课堂教育中彰显智慧,完善专业成长和师德修养。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节课“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上课开始,经过适当启发之后,让学生利用台面上的实验器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测出重力加速度。刚过了三分钟,有一个小组就要求汇报。汇报如下:

“我们小组共测量三次,第一次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是9.81 m/s2,第二次是9.80m/s2,第三次是9.79 m/s2。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自由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数值为9.80 m/s2。”

面对如此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我一时茫然,理不屈而词穷。

显而易见,学生的实验操作具有不真实性,所报数据有“造假”之嫌。实际上,三分钟内是没有办法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结论的。同时,仅凭现有实验器材,是不可能得到科学界普遍公认的这个数据的。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学生是在“投师所好”,说出教师想要的结论。这时如果采取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不是良策,或者当众揭穿“谜底”,显示教师“洞察一切”更不可取。

试想,我们这样评价:“你们小组实验完成得很好,实验数据很准确”。或者采用回避的态度,就相当于我们笑纳了学生的“投师所好”,就等于默认了这样的“投机取巧”,那么这一小组的同学和其他同学会怎么想?以后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怎么看老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将形成怎样的课堂文化?

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差错都是无心之错、无知之错。而眼前学生的“实验数据和结论”是有知之错、有意之错,它比无知之错、无心之错更具有危害性。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

这时,我想到前不久读到的一篇文章,提到鲁迅先生曾对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写下这样的评语:

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

许广平看到后,知道鲁迅的评语是说文章中她的观点太少了,引用罗素的部分太长。

这里鲁迅先生作为老师,他的批评好像并不很威严,但效果很好。看来与学生交流,进行心与心碰撞,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并不只有威严一条路。事实确是这样,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实需要调动教育智慧,既关注和保护学生心理,又能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经过深入思考,对第一组的表现我没有马上给出评价,而是等其他小组完成实验,在黑板上生成汇报总表后。我开始介绍人类是如何认识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又是如何得到公认的9.80 m/s2这个结论。讲析伽利略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凭着执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告诉同学们伽利略当年测量值与现在人们公认的有较大差距。接着我又着重揭示了人类在认识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及人文精神……

停顿片刻,同学们普遍有了顿悟的感觉。这时,我指着黑板上的汇报总表,面对全班同学我质疑:“对第一组同学的数据,以及自己的数据和实验结论,你有什么想法吗?”没等同学们回答,我接着说:“人不犯错误,就长不大,犯了错误不纠正就会超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顿时,同学们流露出会意的笑容,第一小组同学显得格外不好意思。我从学生的笑容感觉到了什么叫关注呵护学生稚嫩的生命、什么才是生态型的课堂教育……一种喜悦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2005年底,韩国“第一号科学家”“民族英雄”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被曝光。他把2个至今未验证真伪的克隆胚胎干细胞,故意夸大成11个,把9个同一患者体细胞说成是胚胎干细胞,企图通过基因分析检测。学生的“实验数据”与此事件是不是有着相似之处?不过,学生毕竟天真,他们有时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为博得我们的一句表扬或一点点赞许而已。

现在有些学生不说真话、探究的兴趣差、厌学等,这些确实是问题。但学生永远是学生,应该反思的却是我们这些成人。在过去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是否遭遇过学生的“投师所好”?学生的“投师所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是由于学生的“不认真“?除了唯书唯上的文化因素,学生缺乏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怀疑求真的意识,还有没有其它因素?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是否曾有意识地暗示或下意识地期望学生说出我们想要的回答?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暗示或期望?我们是否在窄化、功利化课堂的追求?我们要重视知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启迪,还要不要关注其中负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确实需要反思,从我做起,我们既要专业化发展,又要师德修养。

【作者单位:深圳市红岭中学,广东深圳,518049】

责任编辑/孙 陆

编后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备,“学科德育”作为一个新的栏目,在2009年第1期与大家见面了。说这个栏目“新”,并不是说它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因为“学科德育”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可以说,自从有了分科教学,“学科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命题就无可争议地存在着。不管学科划分得多么精细,课堂始终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是学生作为未来公民、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发展、成长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科德育”又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

本期编发的几篇文章,如果从学科划分的角度来看,一门思想政治课、一门物理课,还有一门是关于青春期教育的选修课。看似属于互不相关的几个学科,但是这几篇文章的内容都反映了作者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在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始终不能忽视学生的道德成长。

猜你喜欢
学科德育实验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最酷的太空实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