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TV在新西兰之发展

2009-03-04 08:23陈化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9年1期
关键词:机顶盒频道高清

陈化南

电视数字化是继30年前彩色电视机问世以后,再次引爆世界广电媒体重大变革的创新技术。1984年,日本首先完成研发确立1080i高清标准,之后随着欧美各国自90年代相继积极推动数字化政策,HDTV渐被视为数字发展的未来趋势,到2008北京奥运会,HDTV俨然已成必备条件。

早在2001年,新西兰议会即已通过电视数字化政策,然迟至2006年,政府才宣布以6~10年时间完成模数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换,时间延宕的主要原因与TVNZ的公共化进程和经费有关。之前新西兰电视的发展几乎等同于有线电视,许多新增的服务都需以付费方式取得。发展数字电视,对组成本来就多元化的新西兰人而言,FTA的免费,除了可加强电视提供深度信息及满足观众多元兴趣外,也使得电视在经验分享与意见交换、对话讨论的公共空间上更占举足轻重的位置。

由于未来服务内容的扩大为确立公共媒体在数字时代担任领导角色提供了重要机遇, 2006年11月,新西兰文化及遗产部公布未来6年广电政策发展行动纲领:《Building a Strong and Sustainable Public Broadcasting Environment for New Zealand - A Programme of Action》,提出六大目标;“提供公广媒体稳定充分的经费”、“强化公广媒体”、“促进公广媒体数字化发展”、“加强地方和社区媒体”、“加强公广媒体责任与独立性”、“鼓励制作精品节目”。至此由政府出面召集各家媒体成立数字化推动小组已是水到渠成,而拨款7500万新元成立免费的数字电视平台,更是被看作以实际行动支持TVNZ(TVNZ6和TVNZ7)的建台计划(注1)。

2007年5月,Freeview卫星数字电视正式开播,由新西兰国家电视台TVNZ(旗下有TV One和TV2频道)、毛利电视台(Maori Television)、TVWorks(民营电视台,旗下有TV3和C4频道)和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Radio New Zealand National)等联手组成,平台采用欧盟数字电视标准(DVB-S)及MPEG-2编码技术。 对FTA而言,Freeview推出更重要的意义,应是打破长期以来由新西兰最大收费电视集团Sky(注2)垄断电视市场的一统天下。另外,考虑到新西兰狭长多山的地理环境、低人口密度,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程度,Freeview在规划初期即已决定将同时采用卫星(DTH)和地面无线(DTT)两种播送系统,委托国有的Kordia(前身为BCL,2006年11月更名为Kordia)负责数字电视建设及日常维护。

2008年4月14日,Feeeview正式推出高清服务(HD Service),平台名称为FreeviewHDTM(注3),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MHEG-5技术与MPEG-4 AVC编码技术的DTT高清播放系统,由3个全高清(HD-Only)频道:TV One和TV2(播出格式皆为1280×720p),以及TV3(播出格式1920×1080p)组成。

目前DTT数字电视信号仅在都市可接收到,如Auckland、 Hamilton、Tauranga、Palmerston North、Napier、Hastings、Wellington、Christchurch及Dunedin等大中城市,约覆盖75%新西兰家庭。至于其余无法接收到信号的25%家庭,仍可通过Freeview卫星收看标清节目。FreeviewHDTM结合Freeview,两平台覆盖率达100%,总共可容纳20个频道,目前已有13家电视台、3家广播电台加入Freeview阵营(注4) 。由于采用两种播送系统,FreeviewHDTM和Freeview各自呈现不同特色与经营策略(表一),但二者其实是分进合击,最终目标旨在促进新西兰数字电视的发展,模拟电视停播之日(analogue switch-off)亦即工程完工之时ASO。虽然政府至今仍未确定ASO,不过从政策层面看出拟在2012年,或当新西兰家庭接收数字电视达75%之时(无论谁为先),将会正式订出ASO的最终日期。

Freeview开播以后,打出提供更多频道选择、更多样节目内容和更清晰画质,而且是免费收看的口号,以吸引公众视线,这项策略很快地就见之成效,新西兰公众以实际行动拥抱FTA数字平台(注5)。FreeviewHDTM开播当日,Freeview宣布接收器销量超过10万台,约占6%新西兰家庭。及至2008年6月底,Freeview接收器已售出123903台,相当于7.8%新西兰家庭可接收到Freeview。不过,这种根据机顶盒销量作为数字电视接收率计算指标的情况,未来将有所改变,由于整合式数字电视机iDTV渐将成为未来数字电视机市场主流,包括日本索尼、夏普和松下等厂商于今年夏天陆续推出内置FreeviewHDTM接收器的高清数字电视机,预计将刺激另一波换机潮。

然而,就电视台而言,节目内容将是市场取胜关键。FreeviewHDTM平台上的TV One、TV2和TV3这3个高清频道,虽然不像其他标清频道被赋予同步转播(simulcast)的义务(注6),但现阶段新西兰本土的高清节目来源显然不足。以TVNZ旗下的TVOne和TV2而言,4月开播以来的节目来源,仍高度依赖将原有的SD(720×480p)节目内容升转成所需的HD(1280×720p)格式,至转播北京奥运会后,全新的高清节目才算正式到位。

至于标榜Full HD(1920×1080i)标准的TV3民营电视台(注6),开播初期每天提供12小时True HD(即从录制、剪接、储存到转播都采用HD格式)节目,阵容包括Boston Legal、CSI、Prison Break、Bones、Rove and Home &Away; 等知名欧美电视连续剧,其余时段则同样由升转成HD格式的节目填补。

尽管FTA满怀信心,日后将投入更多资源从事本土True HD节目的制播,然而面对强劲竞争对手Sky商业电视台屡破新高的收入业绩和用户(注7),也不禁感到英雄气短。截至去年8月16日为止,SKY用户总数已达714664,约占44.5%新西兰家庭。

Sky自1998年开始播出标清节目,今年6月11日正式推出名为My Sky HDi的高清平台,目前可提供2个体育频道、2个电影频道,以及FTA的TV3共5个高清频道服务,用户可按照个人需求以不同套装价格升级或直接享受。FreeviewHD虽捷足先登,但是Sky仍虎威犹在,除了恃其雄厚的资本实力、丰富的节目来源和市场先天优势外,Sky另有一招绝活,即2005年推出的My Sky数字机顶盒,可提供Freeview机顶盒所没有的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数字录象功能。My Sky机顶盒可让观众暂停、快倒、快放电视画面;可同步将两个频道的节目直接录到机顶盒内的硬盘,当节目录象到后半段时就可观赏前半段已录好的内容。

今年6月高清频道开播,Sky顺势又推出硬盘容量加倍、功能更强的My Sky HDi DVR(高清数字录象机),这种机顶盒除可接收高清和标清信号,还可跨越卫星(DTH)和网络平台(IP)使用,借此暗示明年将涉足IPTV之意图。

当FTA为保护数字产权仍犹豫是否开放PVR功能时,Sky已积极与澳洲有线电视FOXTEL合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于7月底又推出第二代My Sky HDi 四调频高清数字录象机(quad-tuner DVR)。第二代My Sky HDi机顶盒强大的多调频(multiple 4 tuners)功能,可让观众收看第一频道节目时,同步录下另外两个频道的节目,还可选择第四频道提供EPG(电子节目菜单)点播服务(on demand content)。第二代机顶盒型是采用NDS公司的CA(conditional access)条件式存取技术(VideoGuard),来保护节目的知识产权。目前全球收费电视采用VideoGuard技术的设备数量已超过8690万台。

身为FTA龙头,TVNZ曾是新西兰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台(注8)。2002年3月,新西兰政府制定广电纲领,赋予TVNZ公共广电任务,并规范TVNZ的节目内容;2003年通过《新西兰电视法》(Television New Zealand Act 2003),TVNZ正式转型成国有电视台,肩负公益与商业双重使命。

就在TVNZ因推动公共化而暂缓自身数字发展时,商业台特别是Sky电视,反而得以趁机以雄厚的资金加上灵活的经营手法,大幅扩张市场版图。如今不管是市场占有率、收入利润还是数字化进程,Sky均领先所有竞争对手。

今年4月FreeviewHDTM开播,使得Sky与FTA之间由来已久的嫌隙日益加剧,争议的导火线为Freeview DTT平台开播前夕,Sky依然拒绝让DTT平台接入它旗下的FTA电视台Prime(注9)。Sky的理由不外乎认为Freeview收取的250万新币平台费用太高,相当于Prime年度预算的一半;不过又声称当Freeview DTT平台的接收率达10%人口总数时,Sky可考虑是否加入。

然而,最令FTA不服气的是,Sky以财务原因拒绝让Freeview平台接入Prime,却在自家收费平台上享受FTA频道资源,如TVNZ的TV One和TV2,以及TVWorks的TV3和C4。用户需缴费才可在Sky平台上收看FTA频道的节目,而此举显然违背了所谓“free to air”(免费收视)之精神。

Sky吝于释放频道资源、一家独大、缺乏互惠的经营手法,引发FTA反弹,TVNZ甚至打算在2011年中止Sky接入TV One和TV 2频道。由TVNZ领军的FTA已计划向国会进行游说推动修法,未来Sky若仍想在平台上继续接入FTA 频道的话,TVNZ将向Sky收取频道接入费用。外界估计TVNZ可能会狮子大开口,好打消Sky想继续接入TVNZ旗下频道的意图。果真如此的话,2011年以后,Sky平台可能将看不到TVNZ的频道。

但是FTA的算盘未必能如意,因为截至2007年底,新西兰DTV接收率约45%,而Freeview只占其中的5%左右,大部分的机顶盒都是Sky的。Sky仍是现阶段新西兰DTV市场唯一主导者,因此就算2011年以后TVNZ果真完全撤出Sky平台,用户也未必因此而转投Freeview怀抱,相反地,TVNZ反而可能要面临流失一半用户的风险。

然而,TVNZ不会是唯一的受害者。由于Sky已独家取得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转播权,而下一届奥运会举行时间正好是新西兰政府预设的ASO大限,观众将无法再通过模拟电视收看奥运盛况,这是否也意谓着届时新西兰家庭将被迫以缴费的方式来收看他们喜欢的奥运赛事?

相对于其他国家,新西兰对于媒体市场的管制甚为宽松,数字化固然可塑造出全新的广电产业之面貌,然在市场竞争天平日渐倾斜的环境中,FTA显然处于劣势,故而要求政府正视市场竞争不公平,呼吁重整广电市场秩序,制定健全广电法则以维持市场自由公平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维护公众的收视权益,也就在所难免。 ■

【注 释】

◆注1:TVNZ6已于2007年10月开播,TVNZ7则于今年3月开播。

◆注2:Sky Network是新西兰规模最大的收费电视运营商,通过UHF和DTH系统进行电视转播,平台总共有80个以上频道,提供运动赛事、电影、音乐、点播节目和一般节目。SKY旗下频道阵容包括6个体育频道、5个电影频道、77个娱乐频道、5个纪实频道、5 个新闻频道、4个儿童频道以及其他小型专业频道。根据Sky去年公布的2007年财报,截至2007年8月16日为止,Sky用户达714664户,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44.5%。

◆注3: FreeviewHDTM平台目前共拥有10个电视频道和2个广播频道:3个高清频道TV ONE、TV2、和TV3,以及C4、毛利电视台、TVNZ6、TVNZ7、TVNZ Sports Extra、Parliament TV、tvCentral 7个标清频道,与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Radio New Zealand National)和Radio New Zealand Concert电台。

◆注4:Freeview电视频道包括:TV ONE、TV2、TV3、C4、毛利电视台(Maori Television)、TVNZ6、TVNZ7、TVNZ Sports Extra、Stratos、Parliament TV、Cue和Te Reo(毛利语电视台),以及Radio New Zealand National、Radio New Zealand Concert和George FM 3家广播电台。

◆注5:2008年11月,Freeview开播不过半年,家庭用户总数已达62000户,约占全国家庭的4%。而开播之初Freeview计划一年的目标仅为40000户,但2008年5月正式开播后仅一个季度即已超过。

◆注6:鉴于FTA近年来不断向新西兰政府反映同步转播(simulcast)成本过高易造成数字化发展负担,政府决定放宽政策,准许TV One、TV2和TV3的高清节目可不需在SD频道或模拟频道同步播出。

◆注7:Sky的2007年税后利润达7790万新币,比去年同期增加29%。截至2007年8月16日,用户达714664,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44.5%。

◆注8:长期以来,TV One的新闻节目收视率一直高居无线电视台之冠,观众超过70万人,即便是公共化之后,占有率仍维持领先地位。然而,2005年开始,TVNZ的收视率一路下滑,广告收入大幅减少,加之又发生数起重大劳资纠纷,不仅严重挫伤内部士气,也影响TVNZ的对外形象。

◆注9:2005年11月,Sky宣布以3000万新币买下FTA电视台Prime,新西兰商业委员会于次年2月8日认可这项交易。SKY取得FTA频道既可用于收费电视,又可利用黄金时段免费重播体育赛事,满足承诺的同步转播(simulcast)之义务。

猜你喜欢
机顶盒频道高清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机顶盒上别盖布
安全使用机顶盒注意五点
老人们注意了 机顶盒上别盖布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What is Apple Watch All About?
专家频道
视听与高清行情
读编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