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商人 是能出活的人

2009-03-07 03:07latte祝辰洲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2期
关键词:自控客户

latte 祝辰洲

和祝辰洲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幽默,睿智。数年来一直留着的长头发与众不同却也异常符合他的气质。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也都知道,他追求完美、对“活儿的质量要求很高,为了做到更好有些时候对手下助理甚至有点不讲情面。但这才是个真实的祝辰洲,一个真正享受工作快乐的人。

从国企到个人工作室

学习工业电气自动控制专业的祝辰洲,大学毕业后就到了杭州电视机厂工作。先后做过品质管理,出口等部门,虽然工作上感觉很安稳,但总觉得没劲。这一干就是13年。在业余的闲暇里,祝辰洲就将时间都花在他爱好的摄影上面。从高中就开始爱上摄影的祝辰洲,还曾经失手把向同学借的海鸥203相机掉到西湖里。他告诉记者,他总觉得自己跟影像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是本性里的亲和。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做其他的事情都不是那么顺其自然,只有驰骋在影像的世界里才能找到最原始的快乐。慢慢地,祝辰洲开始自己进行些设计和制作,按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一发不可收。”于是在1998年,祝辰洲开始“下海”,成立个人工作室。当记者问到他现在想想,从那样一个稳定的国企出来自己单干有没有后悔的时候,祝辰洲说,“没有,因为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劳动成本才比较低。而做其他的事情,都要花很高的劳动成本才能做好。所以我一点也不后悔。”

如果说有对影像的强烈爱好只是自己开设工作室的主观原因,那么能够熟练运用电脑来辅助创作就是开设工作室的客观条件了。从国企出来之前,祝辰洲就开始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自己编写了一些应用程序以外祝辰洲还很快迷上了做图软件和排版软件。他说:“可以说电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建立个人工作室的技术门槛降低,当我发现不用圆规而用软件就可以画出一个标准圆的时候,我很高兴!很多的想法通过鼠标就可以实现了。”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从对文字和图像的编辑也路挺进到对视频的编辑,工作室也就这样一路发展下来。

关于工作室

祝辰洲的第一桶金是帮一朋友设计一个产品样册,出来后朋友非常满意。最初时是一个人干,然后助手慢慢多起来,直到现在有大概10个人。

工作室最开始的业务主要是平面设计(样本设计、广告设计),慢慢开拓了思路后又开始做策划。祝辰洲渐渐觉得,一张一张的拍照片已经不能满足自己对影像的需求,于是开始关注视频,他感觉未来工作室的业务必须朝着视频的方向发展。这时候也正是DV技术飞速发展的时候,DV已经可以和专业摄像机做到一样的分辨率。特别是在摄影领域,他觉得数码技术的发展很快便会取代胶片。于是先后购买了数码单反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并且很快就熟悉了设备的使用,从而开展了视频方面的相关业务。

据记者了解,目前工作室的运营情况良好,业务范围涉及了策划,平面广告,CI/VI影视制作,三维动画等方面。当记者向祝辰洲了解工作室是如何推广自己的业务时,祝辰洲介绍说“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干活的人,而不是商人,所以我也从没有去刻意宣传自己。工作室承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靠朋友口口相传。大家对于工作室的水平都很肯定,因为工作室本身的规模也不是很大,所以目前的业务完全足够我们生存。”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祝辰洲的工作室给别人做了无数广告,就是没给自己做过广告。

在一次会议上,有个公司的人就给祝辰洲出了道难题,想要看看他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对方问他“如果你接了一单活,你觉得对方老板的意见、经办人的喜好和自己的想法哪个更重要?”祝辰洲想了想,回答说:“我觉得这三个人的意见都不重要。我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帮我的客户搞定他的客户。这才是最重要的!帮助客户搞定了他的客户,我的意愿其实也就实现了。”这个回答也着实让对方感觉到祝辰洲确实是一个思路准确的人。

谈到工作室的未来,祝辰洲表示他会与时俱进。凡是新颖,有意思的东西他都乐意去尝试。说到此处,他还特意给记者介绍最近在一次短片制作中使用摇臂的场景。他告诉记者,“理解度、艺术感觉和创意,这三者加在一起就能制作出一个好东西。我会一直让自己保持一种年轻,敏感的状态。”目前,祝辰洲还没有扩大工作室规模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他还是一个干活的人,他没有想过只管钱和人这两件事。如果只管钱和人,那是老板。另外,一些客户还是认定他个人而非工作室,所以扩大规模后可能流失一部分客户,进而也把自己放置在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上。

一个可以自控的职业

祝辰洲曾经这样打趣地跟记者说“为什么要自己出来单干,开工作室?因为我是学自控专业的嘛。自控,自控,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控制自己。而不是受别人控制,所以这叫专业对口。”这虽然是一句玩笑,但也确实说明了在他身上有那种渴望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做好一些事情的愿望。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心的创作状态,使他不顾一切地进入到自己的事业中。祝辰洲向记者透露“其实我也很想给别人打工,但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打工职位。”记者也了解到,目前祝辰洲的工作室也和一些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比如以支付服务费的形式提供整年的创意服务,使工作室成为客户公司的创意部,祝辰洲也就成了公司的创意总监。祝辰洲说这是他比较喜欢的一种工作方式,因为这是一种可以自控的打工身份。

拍鸟的乐趣

祝辰洲喜欢拍鸟,认识他的人无人不晓。很多不认识他的人,也是看了他拍的鸟类影片而知道他的。但是谈到拍鸟,祝辰洲却先给记者来了个“四不”:第一不知道为了拍鸟花过多少钱第二不知道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第三不知道一共拍了多少小时,第四不知道这些素材到底有什么用。本来打算笑他痴颠的记者在听到他随后的解释后却开始理解了祝辰洲“疯狂”的拍鸟举动。他对记者说“可以肯定的是拍鸟没有营利。可以肯定的是拍鸟又有赢利。钱的营利是将来时,这些素材到了将来肯定是很值钱的。而我的赢利在于一是获得了快乐,因为我们赚钱也是为了用钱换取快乐,所以获得快乐就是最大的赢利。二是在拍鸟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拍摄技巧和拍摄感觉得以进步,这何尝不是一种赢利呢?”

兴趣与商业的平衡

目前,有很多独立制作人不知道该如何在自己的兴趣和商业运作之间取得平衡。而祝辰洲却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并毫不保密的告诉了记者。他说“要在兴趣和商业之间取得平衡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角色变化。首先要演一个自己比较不喜欢做的角色——商人,要跟客户谈价钱,并且是很认真地谈价钱。等到价格定下来以后,我就会把这个价钱给忘了,然后我会切入到玩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很认真地把客户的东西当作一个‘玩意儿来做。这样的最终结果是能够建立客户对我的信任,这样就可以把爱好和营利平衡起来,并且做出些东西来。”

和祝辰洲聊天的时候,他总能蹦出一些奇特的思路和想法,可能这也正是一个创意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也许,祝辰洲的经营理念和工作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个人工作室,但我仍觉得他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他说“我觉得我做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免费的东西。所以我干脆把所有东西都当作免费来做。”

猜你喜欢
自控客户
客户都爱“菱角湖”
江森自控发布OpenBlue数字化平台
成功来自于自控
论PLC自控系统故障排除的思路和方法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固体清洁剂自控装置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
23
外科术后自控镇痛泵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