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的构建

2009-03-09 04:05梁忠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网络体系学生公寓党建工作

梁忠厚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学生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必须发生转移,构建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成为客观必然,其内容是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工作站”、对学生党员实行挂牌管理挂牌服务制度、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公寓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与学生党员的考核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其途径有:认真落实好“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让学生公寓党建办公室起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营造公寓政治文化氛围,党建与公寓服务共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09)01-0124-03

学生公寓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又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公寓服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公寓服务模式受到挑战。因此一些人也产生了公寓“教育管理责任社会化”的思想倾向,认为应当借鉴西方国家公寓管理的方式,学校教育不应对学生公寓介入太多,而应以社会教育为主。这样一来,学生公寓尽管是大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或者是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学校教育的影响渗透力较之学校的其他区域要薄弱得多,学生公寓工作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处于边缘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党组织必须进学生公寓,必须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个地方,既方便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能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水平,相得益彰。

一、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党组织进学生公寓是解决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的需要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种“重服务、轻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学生宿舍实行社会化管理,造成学生辅导员不能对学生宿舍里的学生进行管理,使得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对学生在宿舍中的管理与教育意识有所淡化,而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后勤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管理学生的经验,基本上难以担当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尤其是由社会投资、社会化管理的公寓,由于公寓与学校没有隶属关系,公寓管理者又不懂得学生管理的规律,再加上利益的驱使,对学生的起居作息往往放任不管,致使有的学生昼夜上网,有的学生外出深夜不归,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2.党组织进学生公寓是提高公寓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学生宿舍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管理者见面最多的地方,也是学生各类矛盾最容易产生、最容易激发的地方。后勤社会化以后,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学生各种矛盾频繁发生,偷盗打架现象时常出现,甚至发生男女生混睡和学生卖淫嫖娼事件,公寓成了“无法无天”的地方,成了学校管理和教育的“死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和提高公寓管理水平,目前最佳的办法是党组织进学生公寓,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正确看待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而确保宿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学生公寓的管理不能只是单一的以经济效益为取向,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波动有的放矢地做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疾苦,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帮助,努力营造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之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以党组织的角色走进学生中间,学生会主动配合管理工作。

3.党组织进学生公寓是加强学生公寓服务育人的需要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最小单位,是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方。2005年教育部一项调查表明,71.6%的同学除了教室,主要在宿舍学习。中央16号文件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到学生公寓的教育管理中去。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优秀分子,做好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4.党组织进学生公寓是建设学生公寓文化的需要

建设良好的公寓文化是公寓实现育人作用的基础。公寓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教书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在建设中充分发挥高校的特色,成为学校进行对外宣传、展现风采的一张“名片”。公寓里同学们长期接触,共同生活,党组织进公寓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感情和思想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创造出一个稳定的公寓生活环境,形成特定的公寓文化。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对于大学生改善知识结构、开发潜能、培养个性、陶冶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下,“生活就是名利场上的角逐”等一些错误观念在一部分学生中大行其道,有的大学生甚至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思想,把惟利是图、投机取巧看成是真本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再受推崇,花钱大手大脚,堂而皇之地躺在父母的汇款单上超前消费而不知羞愧的大学生不乏其人。这些都需要党组织及时加以正确地引导。

5.党组织进学生公寓是构建和谐寝室的需要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公寓制条件下,学生公寓园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完全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学生宿舍党支部以宿舍为载体,在公寓中设立党建办公室,安排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轮流值班,接待来访学生,解答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处理学生公寓中发生的紧急情况等,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值班党员定期走访寝室,深入了解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互相沟通,交流情感,探讨人生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净化公寓环境,促进公寓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构建的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学生党员能在新环境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必须给学生党员一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去寻求发挥作用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对学生党员培养的特色。

对学生公寓内不同类型的党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促使广大学生党员形成“住在公寓、奉献公寓、服务公寓”的思想意识。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旗帜作用,从而更好地加强学生公寓的建设和管理,通过活动载体的设计,如建立学生公寓党员责任区,学生党员

突破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局限,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活动,共同担负起学生公寓建设的责任,通过定区域、定任务、定制度,参与责任区内的宣传教育、安全治安、卫生创建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党员在责任区内一方面起到安全监督员、卫生保洁员、舆论宣传员、信息反馈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广泛联系其他同学、反映同学的要求和意见,成为党组织密切联系公寓广大同学的纽带和桥梁。

第一,在学生公寓成立“学生党员工作站”。创建学生党员工作站,起到一名党员影响一个宿舍,一个支部宿舍影响一个楼层,一个楼层影响一幢公寓……这种由点及面的辐射效果。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党员骨干,使他们成为党员先进性建设的中坚力量。

第二,对学生党员实行挂牌管理、挂牌服务制度。学生党员实行挂牌管理、挂牌服务制度是党员标准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化、形象化。学校公布栏张贴学生党员照片、标明学生党员所住寝室、学生党员床位挂牌、佩戴党员胸卡标志等。能够时刻提醒他们牢记党员身份,体现党员形象,牢记党的宗旨,在同学中树起“一面旗帜”,而对非党员学生来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具有更强的感召力、吸引力。让广大非党员学生学有形、做有样,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第三,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公寓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与学生党员的考核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党员工作站每周在通知栏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由学生党员带领的各种公益活动,这就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提供了一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网络体系构建的途径

学生公寓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带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支持学生宿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原则,树立正气,勇于同不良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维护校园和宿舍的良好秩序,发扬团结友爱精神,帮助和带领同学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齐头并进,以点带面促进室风、班风、系风、校风建设,不断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1.提高对构建高职学生公寓党建网络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公寓是学生党员履行宗旨、锻炼党性、提高修养的重要阵地。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能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平台,感染非党员同学。形成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新局面。在大学生面前,单纯的说教通常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入住公寓在服务功能上是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的方式就是服务。在新形势下,提供这种服务的是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机构。但是,高校后勤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学生公寓的服务功能,党组织进学生公寓,就是使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机构在自觉建立共同育人机制上达成共识,在完善和拓展宿舍的服务功能上有所作为。通过党组织进学生公寓,增加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使学生获得看得见的利益。

2.认真落实好“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

坚持把党员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把党建工作与创建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相结合,把党建工作与加强优良学风、校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建文明公寓活动中谱写共产党人的新篇章。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

选派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担任舍长、层长和楼长。以有学生党员的宿舍为单位,每个党员联系一间或几间宿舍,协助抓好“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检查组,每天晚上检查学生就寝情况,对夜不归宿等行为登记后分别报公寓管理室和辅导员,并在公寓小黑板上公布,让同学们引以为戒。

4.让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办公室起纽带和桥梁作用

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办公室成为配合宿舍管理部门做好宿管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形成“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有困难找党员”的良好局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宿舍的建设与管理中来,在党员的带领下,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使“党员之家”成为广大同学的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求助中心、教育中心。

5.积极营造公寓政治文化氛围

学生党支部以楼层为基本单位,成立党员责任区。学生党员在责任区内定期开办公寓党建宣传栏,营造政治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在公寓楼内还可以开辟党团园地,以形成“层层责任区,带动团支部”的党团组织活动形式,使学生们无时不感受到党团组织就在自己身边。党团支部利用课余时间在公寓楼内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展活动。如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我身边优秀共产党员为主题的小型座谈会、清扫公寓区“牛皮癣”、开辟党员绿地活动等等,在学生公寓内营造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区政治文化氛围。

6.党建与公寓服务共建

学生公寓党建与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关系,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双赢关系。公寓是学生党员与群众相处时间最长、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地方,以公寓为基地开展党建工作,是在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能切实加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同时学生公寓党建与公寓管理共建,可以使公寓管理工作者和学生党员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广大同学起模范带头作用。

猜你喜欢
网络体系学生公寓党建工作
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城乡统筹视角下商贸流通网络体系的构建研究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继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如今这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