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韩美贸易摩擦与韩国人的反美主义

2009-03-11 10:08刘银萍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9年9期

[摘要]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奇迹般的起飞,到80年代初,韩美经贸位置发生实质性转移,美国为扭转经贸逆差的劣势,一方面频频向韩国施压,要求韩元升值,开放市场,一方面限制对韩国的进口,打破了以往韩美贸易秩序,严重损害了韩国的经济利益,激起了韩国民众对美国的严重不满,并引发了系列经济上的反美行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韩国反美主义高潮的重要一环。只要美国经济霸权主义的心态一日不变,韩美经贸关系就不可能正常化,经济上的反美主义就会始终与政治、文化、军事反美主义相互交织,成为韩国人反美主义的基本动力。

[关键词]韩美贸易摩擦,反美主义,反美运动

[中图分类号]K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8—0062—06

美国对韩国的大量经济援助可以说是战后韩国经济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据统计,从1945—1976年,韩国接受了美国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总额达到126亿美元,是亚洲国家中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最多的国家,尽管“援助是美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其他国家的工具”。美国对李承晚政权的扶植政策也正是出于冷战时代控制韩国、扩展资本主义阵营的基本目的,但韩国民众普遍对美国的支援心存感激。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的逐渐起飞,韩美经济贸易关系逐渐改变,到80年代初,双方位置完全转移,美国为扭转困局,以其政治、军事强势,在经贸方面频频向韩国施压,以有利自身的经济发展与扩张,从而引起韩国人的严重不满,引发了韩国人的系列经济反美行动,成为20世纪80年代韩国人反美主义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美关系也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韩美经贸位置转移与美国的施压

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依然很贫穷,经济发展迟缓,国内政治局势动荡。在韩美经贸关系上,美国的经援体现在贸易上即韩国向美国大批进口物资,而韩国却没有什么东西向美国出口。接管李承晚政权的朴正熙军人集团认为,要稳定政权和国内局势,除在政治上采取高压政策外,切实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提出了“贸易立国”的出口主导型战略。出口加工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由于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在韩国的大量军事订货,韩国对美出口迅速增加。1962年韩国对美出口仅1200万美元,1971年猛增到5.32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56.8%,对美出口在韩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由32%提高到50%以上。与此同时,从美国的进口额开始下降。美国进口额在韩国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曾高达52.2%,1966年下降到35.4%,低于从日本的进口,而且自1969年以来一直未超过30%,居第二位。但对美进出口总额一直在韩国对外贸易中居第一位。

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奇迹般地跨入新兴工业国家行列,80年代中期以后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最前列。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地增长,1970年已从60年代的60美元增长到260美元,1975年达到580美元,1980年达1620美元,到1988年突破4000美元。而且1987年韩国的外贸出口额高达472亿美元,名列世界第11位。韩国对美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迅猛,1981年达到116.1亿美元,是1962年2.32亿美元的500倍,其中对美出口增长了460倍之多,对美进口增长了26倍多,双方进出口贸易从比例失调向大体平衡过渡。1982年韩国对美的多年赤字贸易中首次出现顺差,盈余额高达7亿美元。其后美对韩贸易赤字连年有增无减。1983年为14亿美元,1984年36亿美元,1985年43亿美元,1986年68亿美元,1987年更是达到了96亿美元。与此同时,韩国在美国外贸总逆差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1982年占1.1%,1987年达到5.7%。

韩国经济的腾飞不仅改变了韩国积贫积弱的状况,而且使传统的韩美经济关系发生了转变。韩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发展势头在美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震动。这是大力推行经济霸权主义的美国所不能容忍的。“为了维持其在世界事务中的超级大国地位,美国就必须确保自己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进入80年代以后,为了改变贸易不均衡状况,打破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导致的严重的贸易收支赤字,美国采取强硬措施,一方面强化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要求韩国开放农产品进口市场。即华盛顿不断通过立法和司法措施加强对韩有关进口商品的限制,对韩树立广泛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一再施加压力要求韩元升值,开放市场,增加从美国的进口。1982年美国对韩国出口到美国的45.9%、总额达28亿美元的出口商品设置各种各样的进口限制,1986年相应的数字为33.3%和46亿美元。尽管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顺差已经明显下降(1994年下降至17亿美元),但美国仍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而美国的举措必然损害韩美经贸中韩国的既有利益,因此,美国的举措与施压从一开始就遭到韩国的强烈不满和抵制,双方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从1961年至1981年,韩美贸易争端仅发生在进口限制领域,共13起。而后,争端的范围扩大到韩国进口市场和服务业的开放、韩国的贸易特惠待遇以及韩币升值等问题。仅1982年至1986年双方就发生了87起贸易争端。

首先是关于韩币升值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韩元与美元一直采用固定汇率。70年代后期以来,韩国当局出于贯彻“出口第一”的方针的需要,一再宣布韩元贬值。因此,比值低成了促使韩国出口激增、贸易地位提高的重要因素。1982年韩国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引起欧美的重视与不安,美国、欧洲共同体等纷纷要求韩币升值,否则将限制对其商品进口,韩国不得不考虑提高韩元与美元的汇率。但是严格的贸易政策使韩元在1986年的升值限制在3.5%,韩国的汽车、电子元件和显像电话等产品在美国仍极具竞争力。1987年美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制止韩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入侵”,迫使韩元升值8.7%。1988年,美国政府要求韩国当局在1987年基础上再将其升值10%~15%,并且要加快升值速度。这一状况使韩国经济界十分担心,因为韩元的大幅升值,将使韩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大削弱,而且其“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政策的实施也必将受阻。

其次是进口关税和市场开放问题。韩国当局在扩大出口的同时,为保护本国国内市场,维护本地区生产者利益,长期以来对农产品和某些工业产品的进口实行高关税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了美国大企业的强烈批评。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美国外贸颓势难以扭转,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观点甚嚣尘上。里根政府借机警告韩国:若再不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美国产品开放更大市场,美国将依照贸易法第301条采取贸易报复措施。韩国当局为避免摩擦进一步升级,答应从1988年后5年内降低关税,即从平均18.1%

降至1993年的7.1%,与主要工业国家持平。在开放市场问题上,美国施压要求韩国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行进口市场自由化政策,要求韩国为其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尤其强调在香烟和牛肉等方面的市场开放。韩国一向对外国香烟执行限制进口政策,美国烟商一再请求政府给韩国施加压力,结果自1986年起,美国香烟开始打入韩国市场。1988年初,美国又要求将美国香烟每盒价格降至800韩元,以确保在1988年底能占有10%的韩国市场。在牛肉问题上,韩国当局要求将进口限制在旅游宾馆用的高级牛肉上,美国则要求韩国也应进口一般牛肉。美国还要求韩国开放国内保险,保护知识产权;限期要求韩国为几十种制造业产品开放进口市场;要求韩国开放一定比例的服务业市场,减少对美国广告业、银行、通信业方面的限制。为达到目的,美国经常在政治和外交上施压,逼韩就范。

鉴于韩美特殊的经贸关系,尤其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虑,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韩国不得不做出很大让步:被迫从1988年1月起对韩元做一定幅度的升值;许诺降低5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答应削减某些制造业产品的关税和消费税;答应大幅度降低美国香烟在韩国的销售价格,并在一定限期内实现牛肉等30多种农产品进口自由化;允许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韩开业等。

二、韩国人的不满与反美行动

美国对韩国在贸易问题上的频频施压,直接影响了韩国企业界的切身利益,招致了来自韩国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强烈不满。

在韩国人的认知里,韩国与美国是具有特殊关系的友邦,美国怎么能对韩国如此残忍,提出这么多的无理开放市场要求,并设定诸多的限制抵制韩国商品在美国的销售?在他们看来,美国的贸易压力是典型的“外国的经济侵略”。这种经济侵略波及韩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韩国人对他们艰难的农业防区的命运十分担心,因为韩国农业大多享受政府补贴,对外竞争力非常弱,特别是要求韩国开放美国稻米的进口,是对弱小国家农业的扼杀;对传统“以农为本”的韩国而言,根本就是赶尽杀绝的做法,让韩国人感觉美国的冷酷与残忍,反美情结在韩国社会的全面扩散,乃是可以想象的事。如果按美国要求,韩国开放美国的稻米进口,无疑将对韩国农业形成毁灭性的打击。韩国人对美国香烟也厌恶万分,因为烟草一直是韩国农民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1987年开始实施烟草产品进口合法化前,韩国政府一直采取多种措施明令禁止或阻止外烟的进口。1988年韩国烟草专卖厅指出:“美国香烟降价销售将使我国烟草业一年减少收入到46亿美元,30%以上的香烟市场将被美国香烟占领。”畜牧业人士则谴责说:“美国牛肉将毁灭我们。”据1989年一项分布全国的1500人的抽样调查表明:大多数韩国人认为韩国的市场开放要按照“韩国的时间表”,而不是“美国的时间表”。美国的做法是想让尚处于“青春期”的韩国经济毁于一旦。

80年代末的一个以韩国大学生、企业人士、与通商相关的公务员、国会议员等四大集团为对象进行的舆论调查表明,绝大部分韩国人(80%的大学生,90.9%的企业人士,93.7%的公务员,85%的国会议员)认为,美国对韩贸易赤字是诱发韩美贸易摩擦的最主要原因。许多韩国人认为,美国之所以出现巨大贸易逆差,主要是它自身的原因造成的,美国不寻求自身的改革而嫁祸于韩国,令人无法容忍。韩国民众抱怨,美国对韩国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公正”原则,是向软弱可欺的韩国转移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韩美经贸关系严重不平等。在韩国人眼里,在韩美贸易中美国已经成为特权贸易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正与平等原则,因此其宣扬的自由市场是伪善的,如美国人限制韩国对美国的航空却享受着往返韩国业务的特权,美国有自己的“非关税壁垒”,却对韩国的钢铁和纺织品等的出口加以限制。1985年4月,民族自主保护联合会指出,美国是把由于自己经济不景气而导致的资本累积的危机的矛盾向第三世界转嫁,特别是对海外经济依赖严重的韩国经济的严重损害,面对美国的经济霸权,韩国不应坐以待毙,应还以颜色予以惩罚。许多韩国人认为,美国对韩国开放市场的压力侵犯了韩国的主权,破坏了经济稳定,损害了韩国经济增长的机会,必须形成更加独立的韩国经济,追求更加独立的经济政策。由于贸易摩擦都是媒体上公开报道的新闻议题,不像政治或国防冲突只能在台面下较劲,所以南韩人民的反美情绪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韩国人进而质疑美国为韩国友邦这一传统角色认知。在他们看来,长期以来美国大肆宣扬韩美两国利益一致,但他们的行为举止将自私自利的动机暴露得一览无遗。在许多韩国人心中,“美国与向中国出售鸦片的英国人并无两样”。美国根本没有将韩国视为应该相互帮助的友邦。美国对韩不断施压要求其开放进口市场,使普通韩国人感到美国是要他们为美国人做出牺牲。美国忽视韩国仍然是一个负有巨额外债的发展中国家,仍在进行艰难的社会经济变革和政治民主化。美国用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和该混合贸易法中的“超级301条款”,逼迫韩国开放市场,重定韩元币值,韩国人对此气愤不已。在他们看来,美国不知道要比韩国强大多少倍,对美国开放韩国市场将很快导致韩国诸多行业的崩溃,尤其严重损害韩国农业的发展势头。他们还对美国对韩的强制性经济措施的必要性深表怀疑,认为即使他们采取步骤给韩元重新定值,得益的将主要是日本也不是美国,因为韩国从日本进口比从美国进口多得多。因此,许多韩国人把美国对韩国开放市场的压力视为“美国为扭转其一败涂地的贸易逆差而进行的一场绝望的战役”。

整个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半期,随着美国压力的不断升级,因贸易摩擦而导致利益受损的韩国广大工人、农民对美国的不满和愤恨日趋强烈,相继采取了系列行动制止美国商品的侵入。韩国工人认为,美国的军事存在、韩国的警察和美国在韩国的管理体制共同组成了剥削机器,他们是为了给美国消费者提供低成本的衬衫、盒式磁带录音机和汽车而忍受着微薄的工资和苛刻的管理制度的约束。韩国工会疾呼“虽然血汗工厂在韩国无所不在,但显然美国人是我们保持低工资的突出原因”。韩国的农民非常担忧,如果他们“不得不与美国人去竞争牛肉、大豆、稻米和烟草市场的话,那韩国农业防区的命运是令人恐惧的”。想与“工人和农民”结成阶级联盟的大学生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1986年韩国农民在进步学生的带领下,当众焚烧堆积如山的美国香烟纸盒和万宝路(Marlboro)香烟的广告模拟像。1987年6月以来迅速推进的政治民主化运动也鼓舞了诸如农民、消费者、工会学生和持不同政见者联盟等利益集团,直接加入了群众性的反美斗争的行列,成为反美主义社会运动的一股有生力量。

农民反对进口开放的斗争始于天主教农民会、基督教农民会:要求中断引进外国畜产品的斗

争。1984年掀起的最大的农民运动就是要求对“由于引进外国牛所导致的危害补偿”运动。1985年“反对美国农畜产品进口开放要求谴责大会”在汉城召开,一百余名精英农民闯入美国大使馆,呼喊着“牛肉价格损害补偿”、“撤回美国的农畜产品进口开放压力”等口号举行抗议示威。先后有20多个郡的两万多名农民参加,使反美运动有了广泛的大众性基础。1986年8月29日至9月1日,基督教农民协会全国本部和30余支部开会“成立抵制进口美国农畜产品全国本部和地区支部”,并一起召开“抵制进口美国农畜产品实践大会”。各地区相继在这几日举行了实践大会,并组织开着手扶拖拉机的游行队伍在美国大使馆附近示威抗议,颇受瞩目。在工人反美运动方面,除了驻韩的美国人与一般劳动者的冲突等低级的反美冲突外,许多工人参加了1986年的5·13仁川斗争,包括京仁地区的仁社联(仁川地区社会运动联合会)、首劳联(首尔劳动者联盟)等十多个工人团体。其后还发生了120余名美军专用的阿里郎出租车公司司机的罢业活动,抗议美军蹂躏人权。与此同时,学生的反美运动也是非常激烈的。1985年11月4日,首尔大、延世大、梨花女大等汉城市内7所大学14名大学生闯入驻韩美工商会所的办公室,静坐示威,要求“压榨韩国民众的美国资本撤走”。11月13日3名釜山大学生占据了釜山KAL大厦内的休息室静坐示威,要求美国资本撤走,“发展自立经济”。同一天,14所大学的191名大学生占据了民政党中央政治研修院,提出20多个要求事项,同时要求驱逐美国资本。1988年度的反对进口开放运动超出了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领域,向保险劳动组合、电影人等阶层广泛扩散。电影工作者于10月16日在高丽、新英剧场前面举行了反对美国对韩国电影直接配给的抗议示威活动。在保险界,韩国自由金融工人组合以其下属的保险工人组合协议会的名义发表声明,批判“冠冕堂皇的自由贸易主义掩盖着恶劣的美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压力”,主张“美国对朝鲜半岛的经济渗透的威胁是露骨的、不道德的事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由于韩美经贸关系主次位置逆转,作为强势的美国为扭转颓势,在韩美经贸关系中通过种种政治外交的施压,强迫韩元一再升值,迫使韩国从农副产品开始,对美实行全面进口开放。同时,极力限制韩国强势产品的进口,双边贸易关系呈现出一种外力压制下的不平等格局,严重阻碍了韩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势头,直接损害了相关行业与阶层的经济利益,韩美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相应地,美国的行为引起了韩国上下的普遍不满与反抗。

在韩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过程中,韩国人开始深入认识韩美经济关系的实质,重新定位美国在韩国所扮演的基本角色,要求建立一种对等的经贸关系。韩国人认为美国的行为是一种明显的经济侵略,是大国经济危机的转嫁,是对弱小韩国的肆意欺压,经贸关系中体现的严重不平等既违背了美国人一向宣扬的自由平等原则,揭露了其自私虚伪的本质,更显示美国完全不顾韩国自身的发展状况,置韩国自身经济发展的生死于不顾,并非韩国友邦,因此,为谋求韩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捍卫自身的合法经济权益,韩国人应该起而反抗,还以颜色。因此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持续高涨的反美运动。

反美运动主要体现在对韩国自身经济发展影响迅速而直接的进口开放诸领域。粮食、牛肉、烟草进口因与日常经济生活息息相关,首当其冲,因此,农民的反美运动最为激烈,通过使馆静坐、示威游行、捣毁美国产品等手段,反美运动持续高涨。受此影响,其他经济领域的反美行动也陆续出现。在持续的经济反美行动中,韩国人的反美意识逐渐从自发走向自觉,学生、工人、农民、市民等各阶层逐渐联合,并涌现诸多稳定的反美团体组织,反美运动日趋普遍与稳定,明显呈现出广泛参与性、有组织性等特点。

正因如此,经济反美成为80年代的韩国反美高潮中的关键一环。本来,80年代的反美高潮最初是从政治、军事领域的光州事件(1980年5月)开始的,但政治、军事领域中的反美因没有涉及韩国国民普遍的切身利益,多局限于特定区域与特定阶层(如政治精英、知识分子、大学生群体),没有形成广泛的群众性基础。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反美则为全面反美高潮的推进与持续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为,一般的韩国国民对美国友邦的角色定位,主要来自战后美国对韩国的经济援助。而在80年代的经贸关系中,美国不顾韩国经济死活,步步紧逼的行为,彻底摧毁了韩国上下对美国的感激与友好,普遍对美产生怨恨、失望与憎恶。在持续高涨的经济反美行动中,广大的韩国农民、工人投身其中,学生、知识分子居间引导,广大国民进一步认清美国的实质,并逐渐从具体的经济反抗行动中发出“赶出美国佬”的政治呼声,可见,经济反美过程实际上也是韩国人在80年代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诸多层面上的反美相互呼应、融合的过程,这一交织的过程也是韩国人反美主体日益普遍化与反美意识日渐明确与稳定化的过程。经济上的反美与其他领域的反美相互推进,形成了80年代普遍而稳定的反美高潮。

本来两国的经济关系与经济格局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双方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变化而对双边经贸关系做出适当的调整实属正常。就韩美经济关系而言,战后美国的大力经援是韩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80年代韩美经济关系完全转变后,韩国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做出一定的让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韩国的让步是在美国的强力压制下进行的。美国借政治、军事强势频频施压,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双边经济关系实际成为美国单边的经济要求。这种经贸关系完全以美国自身为中心,要求快速、全面推行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政策,而不是按照韩国的时间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地发展。正是因为强势压制的结果,在80年代的韩美经贸格局调整中,总是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因此韩美经济摩擦或冲突也就日益加剧,韩国的反美主义情绪也就日益强烈。

从更宏观的角度上来看,随着冷战的解体,美国在东北亚战略由军事利益向经济利益方向倾斜,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整个战略重点也逐渐由军事转向经济,即在韩美关系中经济关系日趋中心地位,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美经济贸易却始终处于美国弱势的不均衡发展状态,这是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心态所无法容忍的,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手段频频施压以逼迫韩国就范就成为美国处理韩美经贸关系的基本策略。由此可以推论,在一定程度上,基于韩美经济摩擦之上的韩国人的反美主义会随着美国压力和双方摩擦的升级而不断高涨,一旦遇到敏感事件就有可能激化。韩国人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为本民族的利益而战,不断掀起反美和反政府活动,要求改变对美过度依赖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追求与美国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2008年由于韩国恢复进口美国牛肉所引发的规模空前的反美和反政府示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换言之,只要美国对韩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一日未息,韩国人的反美主义与反美运动就一日不会终结。世界史研究

[作者简介]刘银萍,女,河北雄县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韩美关系史、中韩关系史。

[责任编辑:侯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