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研究综述

2009-03-11 10:10徐翠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5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不对称性上市公司

徐翠美

提要传统成本形态理论认为,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是对称的,即如果业务量增加1%时,成本增加0.9%,那么当业务量减少1%时,成本也减少0.9%。而目前研究发现,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增加的速度要高于业务量减少时所对应的成本的减少速度,即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业务量等额减少时成本的减少量,这种特征被称为成本粘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成本粘性;不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成本管理中的传统成本性态理论认为,成本的边际变动与业务量变动的方向无关。而当今对成本行为的研究发现,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增加的速度要高于业务量减少时所对应的成本的减少速度,即业务量增加时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业务量等额减少时成本的减少量,这种特征被称为成本粘性。

一、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一)前期研究铺垫。成本会计上对于粘性的研究,早期称其为“非对称性”,而且首先是在研究费用时发现的。由于费用的细节往往作为公司的内部资料被予以保密,目前国外对费用粘性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规范层面和个案研究。

Banker等(1993)在对美国航空业的研究中发现,其费用增减并不与收入同比例变动,费用增减与销售收入的变动方向有关,虽未正式论述,却暗含费用粘性存在的可能。

Noreen和Soderstrom(1997)在医院建立作业成本制度时,发现管理费用对成本动因进行回归时出现粘性,提出费用与业务量可能不是一种线性和对称变化关系,但没有找到这种粘性的证据。

可以看出,此阶段的研究还没有提出成本粘性这一概念,仅仅是在不同行业研究中暗含了存在成本粘性的可能。尽管还没有找到相关证据,但这些研究对于后面成本粘性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成本粘性概念的提出

1、费用粘性的提出。Anderson等(2001)对美国上市公司“商品销售费用”进行研究后,认为企业存在费用粘性。

2003年Anderson等又使用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开发的Compustat数据库,通过对1979~1998年在美国上市的7,629家公司年度数据的观察,对美国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行了分析,发现销售收入每增加1%,费用增加0.55%;销售收入每减少1%,费用减少0.35%,从而证明了美国上市公司费用的确具有不对称性,也就是当时所称的费用粘性。

2、费用粘性向成本粘性的概念转变。前一阶段的研究发现,是在费用对销售量方面证明了存在粘性,而随后的研究者将销售成本也并入费用中,称其为总费用,同样也证明了总费用存在粘性这一现象。而实际上此处的总费用也就是后面所称的成本。具体研究成果有:

Subramaniam and Weidenmier(2003)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总费用的研究扩展了关于成本粘性的理论,其中增加了销售产品的成本费用。研究发现,企业销售收入每增加1%,总费用增加0.93%,而当销售收入每减少1%,总费用仅减少0.85%,于是从总费用视角进一步获得费用粘性存在的证据。Balakrishnan等(2004)在研究成本粘性影响因素时发现,成本粘性或许受到现有生产能力的制约。

3、国内研究到国别研究的转变。Kenneth等(2005)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企业费用粘性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这四个国家均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并且发现不同企业治理模式和法律制度环境下的企业费用粘性存在差异。

在研究国家之间费用粘性之后,进而对成本进行粘性分析。Kenneth Calleja、Michael Steliaros和Dylan C.Thomas(2006)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公司的成本粘性差异。研究发现,成本确实存在着粘性,结论基本与费用研究的结论一致。

从国外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他们已经对成本粘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成本的内涵在逐步扩大,从一开始只研究SG&A到后来增加了产品销售费用,发现总费用也存在粘性;从一个国家研究到国家与国家的对比,发现粘性程度的不同;从现象研究到原因研究,得出结论,企业的生产能力、宏观的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特征等都会影响成本粘性的大小。尽管研究较多,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分不同行业进行分析,而且也没有说明产生成本粘性的原因在哪,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事实上,我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很大程度上已经与美国的上市公司有着相似的经营行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类似性,这样就为我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行为提供了契机。会计环境的一致性保证了我们比较的口径是基本一致的,从而提高了结论的可比性。因此,目前的研究可以借鉴美国的方式,同样也有利于进行国际比较。

(一)国内对于成本粘性存在的研究。孙铮、刘浩(2004)通过1995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292家公司的1994~2001年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粘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费用粘性,并且比美国上市公司严重;费用粘性确实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出现反转;效率观所隐含的“宏观经济增长”和契约观所隐含的“资本密集型”两个变量对费用粘性的增强效果不显著。

刘武(2006)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企业费用粘性行为是否存在行业差异。通过选用1998~2005年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行为,而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费用粘性相对较弱或不存在。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通过对我国927家A股上市公司的2001~2005年的数据测试也同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

(二)国内对于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关于成本费用粘性存在的成因,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较有影响的理论猜想大都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来加以解释。鉴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费用粘性的解释较为分散,国内学者总结性地给出三种理论解释(孙铮等,2004;边喜春,2005):

一是契约论。认为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费用通常不会在发生的时候临时支出,否则可能在需要资源时无法获得。企业倾向于维持潜在的可用资源来确保在需要时能快速获得,因而往往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契约。而长期契约的调整成本更为高昂,当业务量出现下降时,费用并不能与其业务量同比例降低。

二是效率观。认为经济运行中某些微小的波动可能仅是暂时的,如果立刻调整企业的资源配置,可能发生巨大的调整支出,招致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出于人道主义和企业形象等考虑不愿采取诸如解雇员工、解除契约等降低费用的措施,也会出现费用粘性。

三是机会主义观。经理人员不可能完全按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经理人员通常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当业务量上升时,未来前景看好,于是大量提高费用、增加管理者薪酬并扩大对资源的控制量;当业务量下降时,一方面不愿意降低自身的薪酬,另一方面极力为保持一定量的资源控制,因此费用难以降低而表现为粘性。

通过国内对成本粘性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只是通过实证的方式分析了粘性存在的可能;尽管对不同行业进行了分析,但也只是说明了存在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没有做出分析。同时,也有学者对成本粘性的成因做了解释说明,但是理论解释太笼统也显得很单薄,说服力不强,如果能借助实证来分析其原因就比较客观了,因此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研究分析。

三、未来研究方向

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成本粘性行为的研究还比较少,现有的文章都是揭示了成本粘性这一现象,认为粘性会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出现反转,而对其成因的研究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一)成本管理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到底是哪些因素在成本粘性行为中起作用?该如何证实这些影响呢?(二)鉴于有的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此现象的应用问题,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粘性的相关理论,就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工具,利用它来分析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三)尽管成本粘性行为已经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明,但这一现象是否应当存在,而目前存在的利弊又是什么呢?

这些问题或许都会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我们有必要充分了解粘性行为的形成机理,并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2]边喜春,费用粘性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价格月刊,2005.12.

[3]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4]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成本粘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1.

[5]朱乃平,成本粘性对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假设的挑战[J],财会月刊,2008,3.

[6]Anderson,MarkC.RajivD.Banker,and Surya N.Janakiraman.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stick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March.

[7]Cooper,R.and Kaplan,R.The Design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Text,Cases,and Readings,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1998.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不对称性上市公司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
疼痛与知觉的不对称性论证未推翻强表征主义
“上/下”的不对称性及认知分析
农民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对策——以临安农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