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09-03-14 06:59杨荷泉
关键词:同性恋校园文化大学生

杨荷泉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同性恋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虽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包容,但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性恋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对目前日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同性恋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建构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无疑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同性恋 校园文化

0 引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着一种禁欲主义与伪禁欲主义相互交错的倾向,其后果之一便是性问题成为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禁区,即使是在广泛接受现代科学与各种新道德的今天,社会也仍然对性保持一种较为暖味的态度:一方面囿于传统道德的束缚,大众在公开状态中对性小心谨慎,甚至讳莫如深,另一方面又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形成对性的变态渴求以及由此激起对性的盲目冒险反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性的擅变关键时期,因而,健康的性,对大学生的成长与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年龄多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属于性生理机能成熟,性活动活跃,但性心理不稳定的人群。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的性教育程度相对落后,性心理知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而其中同性恋的困扰又使部分大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 同性恋虽然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现象,但其独特的行为方式对目前日趋多元化的高校校园文化和在校大学生无疑产生了一定影响

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江秋雨等6人合作完成的《大学生同性恋生存状况及校园友好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是同性恋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恋信息而发生身份认同的集中期,调查结果显示,有68.4%的人认为比起以前,在大学获取的同性恋信息急剧增多。从哪里获得同性恋的相关讯息和知识?网络排在绝对首位,94.5%的人选择;其次是朋友聊天,占36.1%;选择书籍和影视的分别有34.8%和34.2%。调查结果还显示,来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学生是最容易接受同性恋的,其接纳的程度达到了24.5%,来自中小城市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于同性恋的接纳程度分别是12.0%和8.9%。研究生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较本科生而言更开明:他们中有18.05%的人可以接受同性恋,而本科生中这个比例是12.70%。在对于同性恋的成因分析上,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感情挫折”,占44.1%;其次是“环境影响”,占了28.8%。与此差不多比例的是“先天原因”,占26.9%,可见普通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理解倾向于后天选择而不是先天。对于“如果发现您身边有朋友是同性恋,你的态度会是怎样?”这个问题,有10.5%的人认为自己是“认可”的态度;而选择“无所谓”的态度是60.9%;有28.6%的人选择了“觉得恐怖,排斥”。至于学校对于同性恋应该持有的态度,67.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宽容并引导;21.9%的人认为应该“默许,任其自由发展”,仅有11%的人认为应该“明文禁止,严厉打击”。这说明,虽然部分大学生不能够理解同性恋者的生活方式,但是却能够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在涉及到是否应该给予同性恋者权益以关注和保护方面,有11.1%的人认为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和保护;约有一半的人(53.5%)认为可以适当地给予保护;有一些人比较慎重,认为应该视情况而定,这部分人占到了27.6%。对于应受到保护的原因,则大致有“弱势群体”、“害怕报复”等方面的考虑。[1]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播绥铭教授,把校园里的同性恋现象称作“校园里的粉红色”。他在2001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心理上不同程度地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在男生中占到7.9%,女生的比例则达16%,有6%左右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了同性之间的性接触。调查中,有同性恋心理倾向和同性接触的男生和女生数量无明显差异。[2]另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有过同性亲密行为者占总样本的23.6%,且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大学阶段有连贯行为者占该行为者的43.2%;在行为体验上,大学阶段有5.1%的人获得过同性性体验,4.5%的人心存同性亲密性行为愿望。[3]

大学生是将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这一群体有主动要求心理辅导的同性恋者,也有有了心理困扰拒绝别人帮助的同性恋者。且成为同性恋可能是自愿的,可能是被迫的,或许还有其他。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在“同志”内部,他们要面临感情的追逐。面对外部环境,有来自家庭、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困扰。这类学生有主见,且自我封闭、害怕被同学发现。大学生一般都过着集体生活,对于同性恋大学生除了学习的使命外,不但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而且要努力使“同志”间的恋情不被外界环境的压力而产生动摇,所以他们生活的很辛苦。如果“同志”间的情感不稳定且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也很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他们除了需要一个安全宽容的环境,更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来调整心态。

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还没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因为某些事情的介入而使得自己的性取向发生改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博士生导师李银河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在同性恋形成的过程中,后天因素即社会、心理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经历,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经历,而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时间最早在14岁,最晚在29岁,年龄中位值是18岁。[4]这一年龄阶段正好是大学生涯的开始。在高校同性恋方面研究的选修课程和社团组织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欢迎,同性恋现象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对我们的大学生的性取向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同性恋现象的本质是一种性爱活动,它比异性恋更关心性对象的身心,而非社会属性(家庭、职业、地位等)

由于避免了异性恋中的忌妒、占有欲和不安全感,可能更容易形成一种兴奋而强烈的性关系。但是,这是一种理论推论。事实上,同性恋者各种各样、千差万别,他们并不总是以一种纯洁的心结成纯洁的关系,特别是由于社会规范(婚姻)只约束异性不约束同性,所以实际上同性恋更换性伴的频率、次数远远高于异性恋。正如金西所分析的,“同性性关系可没有这么好的外界条件和外来维系力量,反而不断地受到个人内心冲突和个人与社会的冲突的烦扰,结果这种关系绝大多数只不过是一次聚首而己”。[5]

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无论是法律制度的宽容,还是人们态度的改变,对同性恋的憎恶还在相当范围里存在,社会舆论与压力对同性恋者心理上的影响仍相当沉重。尽管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看法,发生了从最早的“宗教意义上的罪人和法律上的罪犯”到“一种异于常人的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个人倾向”,再到“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国内性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也认为,同性恋不是犯罪,不是疾病,不是道德低下,而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性取向。但同性恋确实是不符合生物本性的,是违背人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问题,有种种严重的后果。同性恋者心理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地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正因为同性恋者接受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异性恋的主流文化,所以他们最共同弱点是自嘲、自贬、自病和自弱,他们心情压抑,心理困惑,行为隐蔽,不敢正视生活,直面人生。学者张北川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一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一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6]这些焦虑和困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学习,个别人因此出现抑郁倾向,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另外,由于校园里缺乏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很多年轻的同性恋者只能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渠道涉猎相关知识,这也是同性恋者出现违法行为的重要诱因。

3 科学性观念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体现对人本身的尊重,这在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中已有所展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性观念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比较科学的性观念正在形成。传统的性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对当事人性意愿和性权利的尊重在大学生的性观念中已生根萌芽。但是,由于大学生阅历浅,喜欢标新立异,对某些性问题的看法有时会出现偏差。因此,高校要正视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性问题。爱情与性是不同地位、不同年龄的人均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尤其如此。古人说,食色性也。性与饮食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无须禁锢它,并将它神秘化,而应该正视它,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说:“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鲁迅在《坚壁清野主义》一文中也说过:“要风化好,是在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正是教育者所当为之事。”性生理的发育与成熟,性心理发展到恋爱期是大学生产生性问题的生理、心理因素。大学校园较为开放的性文化氛围则是大学生产生性问题的环境因素,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大学生同性恋问题。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学校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针对高校同性恋问题,一般高校都是通过学校的“心理指导中心”来进行心理疏导,但是采访的同学均表示他们不会去那里,因为尽管老师说他们会保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会有顾虑,并且他们还担心心理指导中心的老师对同性恋也存在偏见,用一个同学的话说,“我们的取向是定了,我们需要的是理解”。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进行尝试。2003年11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开设选修课《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这在中国高校中尚属首例。据传,这门课也成为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向校党委书记征询报批意见的课。自复旦大学为本科生在全国首开同性恋研究课程以来,北京高校的学生也组织了不少这样的主题志愿工作。从2005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学就同性恋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开始,北京林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举办了同性恋知识论坛等主题活动。中山大学2006年批准成立的学生社团“彩虹”社就是一个关注同性恋现象的学术性学生社团。“彩虹”社负责人廖明珠说,他们不是同性恋组织,近百成员多是关心同性恋现象的学生志愿者。这个社团的成立最直接的意义是“同性恋学生也能找到互相诉说痛苦、互相安慰的地方”。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是十分重视青少年性教育的,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性教育一直贯穿始终。如瑞典,国家规定每个学生从6岁开始就必须上性教育课。在日本,许多大学都以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性教育,横滨国大开设了“性的比较行动学”、“青年的性”等讲座。东京艺术大学开设了综合性教育的课程,大受学生欢迎,每次有数百学生听讲。千叶大学的‘性研讨会”,吸引了众多的不同学科大学生,使大学生们掌握了较为全面而科学的性知识。这些有益的探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高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也是大学生接受性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建立全方位关怀型校园文化,关心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首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地按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地实施系统的同性交往心理教育,除了专门设置同性恋大学生交往心理教育内容外,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机会和教育条件,把同性交往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团队活动、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使同性恋大学生在同性交往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其次,要认真开展同性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要引导同性恋大学生自尊自重,广交益友,既不要因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自责,也不要让这种“恋情”任意滋生泛滥,这不仅有助于冲淡同性恋大学生内心的矛盾,而且在客观上也有助于维护他们的自尊,不致过早过重地受到心灵伤害。再次,要主动帮助同性恋大学生查清原因,寻求对策。同性恋的形成,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情况比较复杂,建议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弄清自己之所以产生同性恋倾向的原因,并制订出相应的矫治措施。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同性恋的矫治将是比较长期的过程,他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

性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社会性观念、性道德的进步;而性文明程度的提高,也总是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日前,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己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无疑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全方位人文关怀型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里,大学生同性恋教育可以采取专业课程、讲座、研讨会、研究小组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使同性恋大学生掌握不仅作为一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备的有关性的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性心理,培养健康的性道德,

理智地处理个人情感生活,形成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

参考文献:

[1]万兴亚、周昌和:感情挫折成大学生同性恋最大原因[N].《中国青年报》2006.1.13.

[2]潘绥铭.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67.

[3]严由伟.两所师范院校大学生同性恋亲密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41-142.

[4]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4:35.

[5]金西.人类男性性行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38

[6]Tony.大陆4000万同性恋生存状调查[N].《凤凰周刊》,2004.9.27.

猜你喜欢
同性恋校园文化大学生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现状初探
从《道熙呀》看韩国电影的女性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