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口姑娘”死亡谜案

2009-03-18 09:56阎毓民
探索与发现 2009年1期
关键词:骨骼年龄姑娘

阎毓民

零口村地处西安市临潼区东部,距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只有14千米。1995年冬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对一座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从古墓中出土的一具古人类遗骸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是一个年龄只有16岁左右的女孩的遗骸。令人震惊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她身上一共发现了35处伤痕,而且还在她体内找到了18件凶器。考古学家给这个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不幸姑娘起了一个名字——“零口姑娘”。那么,“零口姑娘”死于何时,为什么会惨遭如此毒手?

零口村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部的一个普通村庄。在村子的南面,有一道横亘东西的黄土台原。上世纪90年代,修建中的西安一潼关高速公路从零口村通过,由于需要整体垫高路基。公路设计者决定从零口村南面的那个黄土台原上取土。

这片台地比周围高出三四米,台地上部高低不平。考古发现。这里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因此留下了许多古人类壁:活遗存。按照有关规定,1995年冬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一支考古队进驻零口村,对即将受到破坏的古人类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意外发现

通常,在对一个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考古队员要先用“洛阳铲”进行钻探,以了解遗址堆积的厚度及遗迹的保存情况。钻探位置一般选在堆积相对较厚或下面可能保存有墓葬、房址、窖穴、陶窑的地方。在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前,要先划定“探方”,即在需要发掘的地方用木桩和线绳划出一些方框,小框面积为5米×5米,大框面积为10米×10米。方框一般连在一起,依次编号并绘制图纸,以方便记录出土器物的坐标方位。

发掘时,在每个探方的东部和北部都要预留1米宽的土梁,称作“隔梁”其用途是工作通道、便于标示出土物的具体方位等。

隔梁是最后发掘的。对每个探方的发掘、清理都要求一点一点地逐层向下进行。根据探方中的土质、土色以及包含物的变化,由上而下地依次划分出一些层位,这些层位表示了土层堆积的早晚关系。一般来讲,时间早者堆积于下层,时间晚者堆积于上层,正所谓“后来者居上”。

在零口村,在一个探方的底部发现了一座墓葬,它引起了考古队员们的注意。此前发现的相同时期的墓葬,其埋葬方式要么是平地掩埋,要么是填埋在废弃的窖穴边缘,并未发现有专门的墓坑。但是,这墓葬却有专门的墓抗。因此,从埋葬形式来看,这座墓葬的规格似乎比其他墓葬略高一些。

清理墓葬花了很长的时间。为了不破坏墓坑的原始边缘,考古队员使用手铲、毛刷、竹签等工具。一点一点地将墓土剔除、运走。对里面的骨架的清理尤其小心,因为必须保证骨架完整,不能人为损坏,不能让任何一块骨头移位。考古队员曲蹲在狭小的墓坑内,从头骨向趾骨后退着进行清理,非常容易疲倦,因此需要几个人轮流进行。

随着清理工作的逐渐深入,墓坑的形状显现了出来。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坑,四角呈弧状,坑长1.6米,宽0.6米,深0.4米。墓中有一具人类骨架,仰面向上,四肢平直,没有经过扰动,属于一次性埋葬。头骨距离现在的地表3.25米,头朝东北方向。在墓坑里没有发现专门的随葬物品(那个时期的墓葬都未发现有随葬器物)。在对盆骨进行细部清理时,发现了几件骨质器物,有的是箭头,有的是骨簪。

清理完毕后,接着是拍照,绘图,鉴定死者年龄性别,记录遗迹现象,填写墓葬登记表等等。由于发现古墓葬的消息在村子里传开,引来很多村民围观。为了防止遗址被破坏,发掘工作只有连夜进行。

按照规定,必须提取全部人骨作为标本,考古队员们逐一提取每一块骨头并进行编号、包裹和标注。在提取肋骨时,他们在死者的胸腔和盆腔内意外地发现了一些骨器(骨质的器物)。

根据提取到的骨骼,大致可以确定死者为女性。可是,在死者的肋骨之下和盆腔内发现的那些骨器意味着什么呢?队员们整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争论着,各抒己见,以至于口干舌燥,大量喝水。结果,那天晚上队员们上厕所的次数都明显增加了。

野蛮杀戮

人体骨骼是人类存续的实物证据,也是大自然馈赠给考古工作者的特殊“礼物”,人体骨骼中蕴藏着许多奥秘,破解了这些奥秘,我们就能了解发生在久远年代的一些有关死者的事情,比如,通过骨骼鉴定,我们就可以判断死者的年龄、性别等。在零口村的考古工作结束后,队员们将发掘获得的遗骨运回考古工作站,在那里进行认真的核对、拼接、照相、绘图、鉴定、测量、分析、制卡等工作。因为这具骸骨是在零口村发现的,队员们就给这名死者起了个名字——“零口姑娘”。

专家在对“零口姑娘”进行仔细分析时,竟然大吃一惊:不得了,怎么死得这么惨啊?原来,“零口姑娘”的遗骨虽然基本完整,但左手无存,而且骨骼损伤极其严重。队员在她的体内一共找到了18件骨器,其中骨叉8件,骨镞2件,骨簪8件。骨叉是捕鱼工具;骨镞是狩猎工具;骨簪是装饰用品,类似今天的发卡。

为了搞清“零口姑娘”的确切年龄和性别,考古队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人体解剖学教授一起对其遗骨进行鉴定,结果认定,“零口姑娘”确系女性,死亡年龄在15~17岁之间。这个年龄在当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人到中年。

有关专家还根据墓葬所处的地层关系,结合遗址木炭标本的碳-14测年以及同时期陶片的热释光年代鉴定结果,推测“零口姑娘”的埋葬时间距今已有7300年!

那么,生活在7300年前的“零口姑娘”死前究竟受到了多么严重的伤害呢?对其骨骼的研究发现,她死前至少受了35处严重损伤,其中有29处是锐器伤,6处是复合伤。

29处锐器伤是“零口姑娘”的肉体被锐利器物刺穿、刺切到体内骨骼形成的,它们分别发生在头骨、脊椎骨、肋骨、髋骨、耻骨及骨盆内,其中以脊椎损伤为最多。有些损伤,如颅骨、胸部的损伤,是伤及脑颅和心脏等要害部位的致命伤害。有3件骨器由会阴部刺入小腹盆腔,虽然没有形成骨骼损伤,但器物却滞留骨盆至今。还有1件骨器从会阴部刺入,至今还插在姑娘的坐骨上。

根据分析,另外6处复合伤可能是由多种行为造成的,具体致伤物不详。例如:在左胫骨上部内侧发现椭圆形贯穿伤,损伤边缘不齐,有小骨片崩裂;左、右臂的桡骨、尺骨存在外移、错位现象:左手骨完全失去;左、右耻骨向右上方移位:左腿胫骨断裂,同时存在外移、错位现象。

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器物,能给“零口姑娘”造成如此之多的损伤呢?可以确认的“凶器”是那些至今仍滞留在她体内的18件骨器。这些骨器或尖锐或细长,其中有半数由于作用力太大,至今仍然插在骨骼损伤处,其余的则已脱离损伤部位。为了找到这些骨器所造成的损伤的准确部位,专家根据骨骼损伤的大小、形状以及骨器的颜色分界,进行反复比较和多次插入试验。凡是损伤处的形状、颜色分界与骨器完全吻合者,就确定为是这种骨器所致的

损伤。所谓“颜色分界”是指:骨器插入骨骼的部分由于受到封闭保护,保持着原始色值,颜色较浅;而骨器暴露在外的部分由于受到自然侵蚀,颜色变深了。

经过反复多次的比较、插入,18件骨器的原始损伤部位最终全部找到。现在,还有11处损伤没有找到致伤器物。专家根据这些损伤的大小和形状推测,其中可能有4处属骨叉所伤,7处属骨簪所伤,综合断定,在“零口姑娘”所受的29处损伤中,骨叉损伤12处,骨簪损伤15处,骨镞损伤2处。

至于死者失去左手,可能是使用刀、匕、斧等锐利器物切割造成的;骨骼外移、错位,可能是扭、拉、撕、扯等复合行为造成的;胫骨外移、错位、断裂损伤,可能是钝器击打造成的。

检验结果表明,“零口姑娘”明显属于非正常死亡,在她的骨骼上留下的各种损伤都是暴力的铁证。

死亡疑案

7300年前,“零口姑娘”因遭受如此严重的创伤致死,人们不禁要问:她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

一般来说,自杀造成的损伤有两个特征:损伤出现在自杀者手臂能够达到的部位,很少对四肢造成骨骼损伤;损伤比较集中,深浅相同,方向一致,损伤一般较轻,严重而致命的损伤常见于一处。他杀造成的损伤主要有三个特征:常在死者的四肢骨上留下抵抗的伤痕,在受害者自己手臂不能达到的部位如背部等处可能造成损伤;损伤分布较广,排列凌乱,轻重不一,损伤方向多为死者自己难以到达的;损伤一般较重,可有多处严重致命伤。

“零口姑娘”的情况怎么样呢?检验发现,她的骨骼损伤深浅不等,轻重不一,多数较重,分布范围较广,而且方向多变,从头部、胸部、腰部、上下肢、下体等各部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各个方向均有分布,严重的致命伤有多处,背部、盆骨部、上下肢的许多严重损伤都是自杀者难以达到的部位或难以造成的。这些特征与自杀性损伤明显不同,应该属于他杀损伤。显然,“零口姑娘,之死属于他杀。

那么,“零口姑娘”受伤后是在多长时间内死亡的呢?根据病理学资料,骨骼损伤后通常有一个愈合过程。如果损伤后生命仍在延续,损伤处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即骨性愈合。一般来说,要达到骨性愈合,幼儿需2~3周,老人需3~4周;要使损伤痕迹消失,幼儿需2年左右,老人需3~4年。“零口姑娘”的所有骨骼损伤均未发现骨性愈合迹象,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生前创伤,而且可能在受伤后很快就死亡。

进一步的检验发现,“零口姑娘”身上的每个损伤的位置、方向、角度、严重程度都不相同,而且那些“凶器”——骨器可能被使用了射、投、刺等几种方法。据此,专家推测,“零口姑娘”很可能是被多人联合行动致死的。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社会劳动已有自然而简单的分工,男子从事打猎、捕鱼,女子从事农耕、家务、制陶、纺织等,男、女分别是自己制作和使用工具的所有者。据此推断,围杀“零口姑娘”的人可能多为男性。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7300年前。人们为什么要如此残忍地杀害“零口姑娘”?

从骨骼鉴定年龄和性别

根据人骨鉴定年龄、性别,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通过年龄、性别的鉴定,对了解古代居民的埋葬习俗、婚姻制度、劳动分工和社会组织形式有一定帮助,对研究氏族社会的发展及解体过程有重要价值。通过分析同时代墓群的死者的年龄分布,就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古代居民生活条件的优劣。

在鉴定年龄时,主要根据牙齿的萌出程度、牙齿的磨擦损耗程度、颅骨缝的愈合、骨化点的出现、骨骺的愈合等现象,对死者的年龄进行估计。譬如,婴儿长牙,在5~8个月时长出下中门齿。在两周岁左右长出第二上臼齿。小孩换牙,从5、6岁第一臼齿萌出,到12、13岁第二臼齿萌出,需6~7年。成年男性第三臼齿长出的时间多在26~28岁,女性多在22~25岁。牙齿的磨擦损耗程度与年龄、食物种类、食物性质、牙病、咀嚼习惯等有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而同一年龄的人,牙齿磨耗程度不一定完全一致。

我国以华北人颅骨为据,将臼齿的磨耗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其中Ⅰ级齿尖顶和边缘部分微有磨耗,训级齿冠全部磨耗,齿腔暴露。颅骨由许多骨片组成,骨片之间有锯齿状的骨蜒。年轻时骨缝清楚,随着年龄增长,骨缝逐渐愈合,开始模糊,直到完全消失。因此,可以根据骨缝的愈合程度估计年龄。

鉴定性别时,主要依靠对颅骨、下颔骨、盆骨的观察,准确率一般可达到98%以上。一般来讲,男性骨架比女性更粗更长。男性的颅骨和下颌骨较大、粗壮,女性的则较小、细巧。女性颅骨的额部常比男性更丰满,有点类似小孩的额部。男性颅骨各种骨性突起比女性粗大,颅骨表面也比女性更粗糙。

男女骨骼存在明显区别,譬如颅骨:男大、厚,女小、薄;额骨:男明显后倾、弧度均匀,女向上陡直、上部突然朝后上弯曲;眉弓:男发达,女较弱;眼眶上缘:男厚,女薄:鼻子梨状孔:男高、窄,女低、宽:脸颊颧骨:男高、壮,女低、弱;下颌骨:男大、重,女小、轻;下颌枝:男宽,女窄;腮帮子:男粗糙、外翻,女细致、内翻;耻骨弓夹角:男小、锐角,女大、直角或钝角;耻骨联合:男高,女低;闭孔:男大、近卵圆形,女小、近三角形;骶骨;男高、窄,女宽、短;四肢骨:男长大、粗熏。女短小、细轻;长骨关节端:男大,女小;肱骨头和股骨头:男大,女小。

死亡场面

考古学家根据各种资料,推想出各种“零口姑娘”可能的死亡场面。以下是其中一种:

太阳刚刚升起,村庄旁的一个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四五千人,他们要在这里举行一场部落聚会。在广场中央,有一个用木棍搭起的简易平台,台子不大也不高。在平台的前面,燃起了一堆篝火。在平台的旁边,放着一堆战利品,有粮食、兽皮、猎获的动物,还有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等等。

人们衣着非常简单,仅在关键部位围裹兽皮缝制或草叶纺织的衣物,有些人则干脆赤身裸体。人们用颜料在面部和身上画上不同的图腾标志,显示分属不同的氏族。

在广场周边聚着一些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头戴上面插有雉尾的草编帽子,手持木棒、弓箭或带柄石铲。显然,这些人正在执行警戒任务,严密地监视着周边的动静。

在广场上,有人使用木棒、兽骨或石锤击鼓,有人使用草叶吹奏。和着原始音乐,人们围着平台跳舞、扭动、呼喊。他们满怀喜悦地庆祝一场战争的胜利,其场面浩大,气势如虹。

正午时分,一位老妪在护卫队伍拥戴下缓缓走向平台。老妪面绘图腾,头戴牛角,背插羽翎,胸佩骨饰,体裹兽皮,手持木杖。她就是这个部落的酋长,部落里面的大事都由她说了算。

看到酋长后,人们赶紧闪开一条通道,并簇拥她前行。酋长被人扶上了平台,盘坐中间,目光凝重。她发话说:“这场战争,我们胜利了!我和你们一样高

兴,我们不但打败了他们,还俘虏了他们的首领。散会后,大家把东西领回去享用吧!”人们挥动着手中的武器和木棒,发出一阵欢呼声。

当人们渐渐安静下来后,酋长说:“把那个小妖精带上来!”这时,几个壮汉推着一个姑娘到了台前,她就是“零口姑娘”。她一边无助地抵抗着,一边蔑视地看着周围的人。酋长眯缝着眼睛说:“你这个小妖精,害得我们不浅哪!”

“零口姑娘”挣扎着回答:“这次栽在你的手里,随你处置。前几次要不是心软,我早就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

“哈哈哈哈!我今天就先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拉过去,往死里打!”酋长发令。

“打死她!打死她!报仇!报仇!”广场上吼声震天。“零口姑娘?被拖到广场一侧,人们蜂拥而上。人们扒光了她的衣物,对她拳打脚踢。有人拿木棒砸她,她本能地伸手防护。几个男子摁住她,用锋利的石刀和石铲割掉了她的左手,然后将带血的手展示给酋长。酋长示意将这“罪恶之手”用石锤砸扁,投入篝火中,血淋淋的手在火中作响。酋长口念咒语,祈求上天保佑这个部落。过了一阵,酋长在人们的护送下回村子了。

对“零口姑娘”的折磨仍在继续。有人用带棍的骨簪和鱼叉反复刺她的身体,刺进去又拔出来,再刺进去,有的骨器断在姑娘的体内。有人用带棍的骨镞轮流刺着姑娘的下体。忽然,有人高喊:“闪开,看我的!”只见这人拉满弓箭,一箭射向姑娘。人们发出一阵喝彩,带弓箭者则纷纷仿效。

“零口姑娘”的身上扎满了箭头,血肉模糊,由于失血过多,她早已失去了知觉。

深夜,当人们缓缓离去后,篝火慢慢熄灭,一个鲜活的生命也随之消逝。这时,姑娘所在的氏族的成员偷偷地将她的尸体运走,他们在第二天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

未解之谜

关于“零口姑娘”的死亡原因,专家们提出了下面一些猜测。

——她长得极美或极丑,或身有残疾。根据民族学资料,古人认为这类人最有可能被魔灵附体,会给部落带来灾祸。

——她死于情杀、仇杀。

——她的死与古代人祭、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古人以乱箭射杀活人,然后献祭给神。

——她因违犯氏族禁忌或族规而被惩罚。

——她是战争中的牺牲者或俘虏。

——她是一位氏族首领或英雄,她死于氏族之间的报复行为。

——她的死与原始社会的割体葬仪有关。

让我们再回到考古结果上来。“零口姑娘”的头骨精巧、光润、圆滑、饱满,五官匀称,鼻孔窄长,颧骨不高,下颚微尖。由此看来,她应该非常漂亮。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而且年龄不过17岁,为什么会被许多人围杀,并且手段如此残暴?这般残暴的行为,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记载,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极其罕见,这是人类远古野蛮时代的血证。因此,有专家呼吁,以“零口姑娘”为标本,追溯酷刑的起源。

目前,关于“零口姑娘”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骨簪用于束发,骨叉用于捕鱼,骨镞用于狩猎,为何却都成了杀害“零口姑娘”的“凶器”?当时当地的丧葬方式是。或平地掩埋,或葬于废弃的窖穴,那么“零口姑娘”为何享有专门的墓坑?“零口姑娘”之死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还有,“零口姑娘”生前是否成家生子?如果她有后代,现在可能在哪里?她生前害过病吗?她所在的氏族有多大规模?世界历史上是否存在类似现象?零口村当时的环境怎样……

7300年前的古人给我们留下诸多谜题,等待我们一一去探索、去破解。

猜你喜欢
骨骼年龄姑娘
秋姑娘的信
泥姑娘
年龄歧视
3D打印骨骼指日可待
算年龄
你是不是故意的
年龄的秘密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神奇的骨骼
采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