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名村的经验与启示

2009-03-18 09:56刘延生
理论导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启示经验

刘延生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模式可借鉴。如何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是当前需要破解的难题。通过对中国几个名村的考察,总结和探索性研究这些名村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其经验,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县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发展;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1-0076-04

如何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与同事一道利用假期时间,对河南南街村、刘庄村;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山西大寨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这几个名村是中国不同时代农村变革的先锋,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各个历史阶段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当下的繁荣,这些村庄都曾名噪一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名村”。他们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而且在自身发展和走向富裕之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的还是长盛不衰的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至今仍在书写着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华章。从探索性研究的角度来看,总结和研究这些乡村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其经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能提供许多极为有益的深刻启示。

一、“名村”发展现状

本次调查选择的五个村庄,它们呈现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为能对这些村庄有个清晰了解,现就其发展现状简介如下。

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现有住户960户,3400多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可耕地1000亩,人均耕地3分。有村办企业26个,拥有资产总额29亿元,企业从业人员12000多人,其中近万人都来自社会上。2005年产值突破18亿元,创利税7800万元,现在的南街村建成了国家大型一级企业集团河南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集体经济呈兴旺发达。由于集体实力的发展壮大,职工村民免费享受二十多项福利待遇,在生活、住房、上学、就医等方面无后顾之忧。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南街村可以说基本落实了,甚至有村民表示,他们现在的南街村“比新农村还要新”。

刘庄是河南新乡市十里营的一个村庄,全村356户,1669人,耕地1050亩。50年来刘庄村始终是一个闻名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业方面,村里有19名专业人员负责耕种经营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刘庄现在是我国几十种原料药和成品药的生产基地,在全国医药行业的出口创汇排名第一。2002年,刘庄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4529万元,2006年,人均年收入为15000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刘庄村民免费住在集体建造的一户四层的第三代别墅群中,人均120平方米,并配有花园、车库及其他现代化设施。村民享有上学、住房、医疗、用电、吃肉、喝奶等42项免费福利,退休后的村民每月发退休金300元,少年儿童每月每人发生活费20元,村上一年组织村民群众外出观光旅游两次。

安徽凤阳小岗村,有居民75户,300多人,耕地面积1600亩,上世纪70年代,小岗村民因打破传统方式,一夜之间做出“包干到户”重大决定而享有改革盛名,并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典型代表。然而,盛名之下的小岗,“一年跨出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1998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为2500元,但从2000年开始,小岗村却连续五年出现经济“负增长”,2003年小岗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走进小岗,除了江阴扶持小岗村铺设的那条“友谊大道”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与特别外,明显地感到它的破败与荒凉。小岗村曾作为全国改革第一村,现在已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从省委派去的新党委书记沈浩正在抓紧进行小岗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8月我们看到的是,建筑工人们正在忙着小岗居民小区的收尾工程,这让我们心里感到了一丝慰藉,愿小岗村在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复制新的辉煌。

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并不大,160户,510口人,土地1.88平方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毛泽东亲自树起的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寨成为许多国内外参观者心中的“圣地”。80年代后,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期,大寨发展却落后了,以至于大寨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种状况在1992年郭凤莲回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才得到彻底改变。现在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有各类企业十多家,从业人员700多人。2005年,大寨经济总收入达11574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集体积累3200万元,固定资产8300万元,个人在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1000万元。大寨老人享受养老金制度,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上学全部免费受教,大学生享受奖学金制度,逢年过节为村民分发一定数量的米、面、食油等。村里采取个人建房、集体补助的办法,统一规划已建起第三代新式别墅,如今的大寨,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头羊。

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位于江苏江阴市的华士镇,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十六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万多。2005年华西集团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万多元。村里农民家家住着四五百平方米的楼房别墅,全村有小轿车600多辆,最少的人家1辆,最多的人家3辆,村民的资产少则上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目前,华西村民们享有医疗保障、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和教育保障。青年人在本村统一安排就业,老年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少年儿童享受良好的教育,村民享受口粮补贴,职工可获得送股,大华西的村民们都过着幸福的日子。

二、“名村”经验与发展模式

从多元格局和发展现状来看,我们见证的这几个主要村落有诸多令我们感叹与敬佩之处。它们之所以大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它们的发展经验与模式。

1.“外圆内方”的南街村模式。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中国农村发展模式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从家庭、私营经济起步,逐渐发展演变;而“苏南模式”则以乡办、村办集体企业为主。南街村具有“苏南模式”的特征。它借助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走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道路。同时,南街村模式具有强烈的政治气息,在完全集体化的社区及社区企业化的管理条件下,南街在发展过程中强调政治教育,实行集体经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高福利,低工资,这一切都不是新的创造,过去在人民公社时就曾有过。但应该看到,“旧瓶装新酒”,确实为中国乡村的改造提供了一条值得探讨

的道路,它突出地表现在其“外圆内方”的发展经验上。所谓“外圆”,就是直接面向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内方”则指在南街加强内部管理,在各项建设事业中,与村情民意、村规民约接轨。“一丝不苟于南街事,一尘不染做南街人”,这是村领导人对“内方”的注释。为了做到这一点,南街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毛泽东思想教育领导干部,要求其廉洁奉公,接受群众监督。之所以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村长王宏斌说:“是因为南街发展集体经济,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走这条道路,必须有大公无私的人或公而忘私的人去掌管这个企业。如果私心严重的人掌管企业,就搞不好企业”。

关于“外圆内方”的南街村模式的推广价值,历来有着多种争论。王宏斌认为:“我觉得南街村模式在全国而言完全有推广的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初南街没有丰富的资源,一无人力资源,二无财力资源,三无地下资源,四无地上资源,这样的村在全国太多了。南街能发展到今天,我想其他村也能够发展,南街村能够做到的,其他村只要去做,完全能够做到”。

2.只走适合自己道路的“刘庄模式”。刘庄的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富裕道路已经持续走了数十年,这在中国农村中是十分罕见的。1956年,初级社成立不久,上级要求“小社并大社”,村支书记史来贺则坚持“一村一社”,尽管受到政治冷遇,却保存了羽翼未丰的村集体经济;“文革”中,史来贺不允许村民串联和大鸣大放,却带领他们拉开了集体工业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来贺认为,刘庄集体经济初具规模,如果一分了之,反而阻碍生产力发展,于是他发明了一个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为保护发展中的集体经济,最终使刘庄的纯集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格局。

刘庄只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还突出地表现在创业上能一如既往地自力更生、埋头苦干。1957年刘庄夺取棉花大丰收,千亩棉田亩产百斤,成为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20世纪60年代末,刘庄率先解决了温饱;70年代初,发展重点从种植业转向工业,开办集体加工业,走上了农工商一体化的道路。1976年建设刘庄第一代新村,为建好新村,村民们自己制砖打胚,拆旧房盖新房,白天在田间地里干活,利用晚上时间再建房,刘庄人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苦和血汗。80年代引进高科技生物工程建起华星制药厂;90年代不断扩大药厂规模,建起自备电厂等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刘庄没有任何资源,一穷二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没有要过国家的一分钱,不靠贷款,没有引进外资,没有搞股份制。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事业。”村党委副书记感叹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刘庄的今天,社会主义好是干出来的”。

3.品牌化运作的“大寨模式”。大寨是个亿元村,它的成功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而它的成功经验则主要在于它的品牌化运作。大寨的发展模式,开始时主要是借助“农业学大寨”的名声主打大寨品牌,然后逐步实现品牌内涵的转变,由政治形象转变为经济形象。

大寨认识到,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人才的竞争争,资金的竞争,而且是品牌的竞争。大寨本身就是个大的品牌,是毛主席在六十年代树起来、宣传起来的品牌,是国际有名的品牌。大寨人充分利用大寨知名度高的优势,开始运作“大寨”这个品牌。在没有人才又没有资金的情况下,通过与江苏江阴毛纺厂合作,首先办起了羊毛衫厂,开始了大寨发展的艰难历程。在品牌运作方面,大寨利用品牌吸引资金,如大寨中策水泥公司当时是吸引了香港中策公司的资金,港方的股份占51%,大寨自己占49%。这不仅引进了资金,还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为大寨以后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管理模式上的经验。

从大寨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现状出发,大寨人还认识到,大寨要加快发展,那就得把企业办到外面去,去外面投资发展。于是大寨又采取了以品牌人股的方式,成功地推出了像大寨核桃露这样的产品。大寨核桃露的生产地不在大寨,而是在另外的城市。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对于合作方来说借了大寨的牌子,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对于大寨来说,宣传了产品等于宣传了自己,这样对于大寨旅游业等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寨”如今已成为三十多种商品的品牌。大寨企业也经历了村办小作坊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转变。

小岗经验与发展模式同大寨相类似,现在的小岗村主要是依靠小岗的政治名气,充分利用小岗品牌的吸引力,招商引资。目前小岗正在积极地申请“小岗”品牌,争取注册品牌专利,计划以“小岗”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合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虽然目前小岗这张经济牌打得还不是很好,刚刚起步,但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小岗人,品牌意识在不断地增强,我们期待着小岗村在盛名之下寻求到新的出路。

4.富有特色的“华西模式”。华西村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型。多年来,他们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实际,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希望,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采用的是苏南乡镇企业的模式。华西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把苏南模式集体企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且把温州模式的一些成功经验融入了企业的发展之中。

华西村富裕的一大特色是他在整合中理性地选择并构造了一个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组织形式,表达出了一种自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在遭遇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之后的后续发展模式。它至今依然坚守产权集体公有制的方向,所不同的是,华西村所搞的不是“一大二公”的传统集体经济模式,而是选择了不同的集体内涵和集体发展道路。在经济上实行公私合作制,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享受分红。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力度,村里先后扶持了206家个体私营企业,为村民增收开辟新渠道。华西村的这种公司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既保留了集体经济的精华,又吸收现代股份制经济优点,形成了一种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形态。而这种模式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起传统的集体经济有着较大的优势,这是华西村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三、“名村”成功经验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从调查的五个标志性村落的发展来看,它们是掀起全国“农业学大寨”风暴的所在地,是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代表,是长期处于农村发展的领头羊,是富甲一方的亿元村。这些村庄的确有不少值得嘉许的优势,它们在新农村建设之路上走得或近或远,但不管怎样,它们的那些发展模式与经验都能让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一些深刻启示。

1.走“工业兴村”的发展路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不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上述“名村”各项农村事业的迅速发展,

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物质基础的丰厚,经济的迅猛提高为其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这一丰厚的积淀,又与其长期坚持发展工业为先导的思路密不可分。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富裕的名村都不再是依靠“土地经济”。如原来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大寨村,现在在经济总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0.3%,而华西村的农业生产几乎不复存在,投入几千万元的“农业生态示范园”也仅仅是个旅游观光园罢了。农村,变得越来越不像农村。

江苏华西村早就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道理,悄悄地创办了小五金厂和小磨坊,成了探索工业兴村的先驱。改革开放后,他们又抢抓机遇,开始了第二次工业化历程。大胆采用苏南乡镇企业模式,坚持走乡村工业化的路子,二十多年时间,华西村拥有了自己的工业园区,产值从1亿元飞跃到260亿元,拥有八家上市公司、六十多家企业,从一个默默无闻、偏僻落后的穷村变成了“天下第一村”。

刘庄的发展也同样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启示。早在70年代初,刘庄就把发展重点从种植业转向工业,以汽车喇叭为突破口,带出一批有技术含量的加工企业,先后建起了机械厂、造纸厂、食品厂等,走上了“工业兴村”的道路,后又建起华星药厂,并不断扩大规模,为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村集体收入的飞跃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名村的发展历程可以清醒地看出,通过发展非农产业,以工业振兴农村、改革中国农村依赖农业生产的传统生存方式,已经成为农村谋发展求富裕的一条重要途径。

2.有一个做实事的好班子和杰出领导至关重要。一个村干部可以创造多少奇迹,名村的领导人给了我们一个关于无限可能的答案。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处在建设新农村的第一线,可以说,他们离农民最近,对农村最亲。建设新农村,说到底,还是要靠基层干部去谋划去实施,发挥村干部的先进带头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名村的干部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中国农民的勤奋和聪明在他们身上结合得如此完美,正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个让农村腾飞的奇迹。

无论是南街村还是刘庄村,不管是大寨村还是华西村,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些村子的发展都依赖于一个核心人物。

谈到华西的发展,就不能不说到吴仁宝。几十年来,他带领华西人走过了“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厂”、“九十年代造城”的三次致富征程。可以说,没有吴仁宝,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华西村。在华西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村,还是企业,吴仁宝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史来贺不但靠自身对外的影响力稳定了刘庄的发展路线,而且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刘庄村树立起一种凝聚力,史来贺在任几十年,使刘庄从穷困落后的“长工村”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原首富村”。在刘庄人的心目中,史来贺所带的领导班子具有很高的声望,刘庄村民不论老少,一提到史来贺都会亲切地尊称他为“老书记”。当我们参观第三代新别墅时,居住其中的一位老大娘提起史来贺便感佩的泪流满面,不住地说“我们老书记好啊!”

的确,有许多这样的魅力型领导成就了一个个名村的神话。农村就是一个企业,企业要发展离不开经营者,同样,一个村庄离不开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他们不仅靠自己的胆识、才智和影响力确定一个村庄的发展路线,更多的是以人格魅力树立起一种凝聚力,带领大家走上富裕小康之路。

而小岗村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个能带领小岗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和具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据调查所知,小岗村里一共12个党员,20年来,小岗村在本村留守人员中一个党员都未发展。其中有六七个党员一直在外地工作或当兵,没有为村民做过任何事情,甚至连他们是男是女都不清楚。有近一半的村民认为,党员、村干部与普通百姓“现在是各干各的,没有谁顾得上别人”。多数村民觉得村干部不为村里着想,很少进村民家了解大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少拨款纷至沓来,“没有看到一分钱用在农民身上”,有些主要村干部甚至把外面企业打着小岗旗号运营的品牌费都据为己有。小岗衰落了。

3.农村基层思想建设作用重大。长期以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逻辑关系左右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思考路径,而发展经济也已经成为了上到党员干部,下到基层群众的统一认识,但往往却忽略了思想意识、党员干部素质觉悟对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乡镇、县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们从名村的成功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这些村的发展与它们对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重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南街村在发展过程中强调政治教育,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倡导“破私立公,大公无私和公而忘私”的精神风格,并以此来教育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职工,统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他们自觉地为社区集体作奉献。与南街村一样,在刘庄的发展中史来贺也非常看重思想政治工作。尽管方法不外乎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史来贺是在真诚地追求一项事业,简单、朴素的理论便具有了极大的说服力。而且自史来贺任村书记以来,一直保持着召开村民大会的传统,内容主要是传达相关政策,对村中的公共事务进行表决以及搞时事讲座等。刘庄所做的这些政治思想建设无疑给刘庄群众提供了一种信念上的支持,潜在地鼓舞着村民们齐心协力共谋发展。

在华西,繁荣景象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呢?答案是:“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强化信仰!”吴仁宝讲,“有信仰是好的,没有信仰才是最可怕的。”华西村党委高度重视村民的思想建设,1988年就成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建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的目的是对老百姓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们就提出了“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90年代又编写了《十富赞歌》、《十穷戒词》,以此来规范大家的思想行为,总的来讲,象吴仁宝说的:“华西中心村通过数十年来的教育,真是一呼百应”。对于华西的一切,有一个词可以很好地形容,那就是“一致”。华西人的思想很一致,如果你与任何一个华西的人交流,那么他或者她的意见就基本上代表了其他华西人的意见,这一点表现得相当明显。

而且我们还惊讶地发现,无论是王宏斌、史来贺还是吴仁宝,这些非常重视干部群众思想建设的倡导者,与常见的书记比起来,他们似乎更有运筹帷幄的胸怀,他们的言论或讲话已不再是朴素思考的表达,而是一个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思想,而且那些思想与言论都充满着睿智与深邃。

4.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我们发现,像南街村、刘庄、华西村这些名村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走主流的道路,而是走自己的路。在全国皆为“分田到户”的时候,它们却把资源收归集体掌握;在市场化的分配方式成为时代主流时,它们的分配却带有强烈的供给制和平均主义色彩;在经济建设成为各地的中心工作时,它们还保留着浓厚的政治氛

围;在明晰产权成为经济改革的一个方向时,它们还保持着大一统的格局。

刘庄几十年坚定地持续走集体所有制道路不改变,稳定了刘庄的发展;大寨村依托各地名人打造大寨品牌,进行品牌化运作,走优先发展二、三产业,然后再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之路,是大寨人最精明、最成功之处。

小岗村也充分利用小岗品牌的吸引力,积极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小有起色;华西更是构筑了新型经济形态发展路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本地本村实际情况相结合,不盲目照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我们获得的重要启示。

5.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致富农民是实现富裕的前提。而要实现富裕并且共同富裕,就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有利于共同富裕的生产关系。名村在发展经济的探索中认识到,共同富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考察发现,除小岗村外,所有名村成功富裕都与集体经济相联系。华西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其秘密就在于利用集体经济节省资本积累的漫长过程,做大做强。华西人始终不忘,发展不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些人,是为了所有华西人,是所有华西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华西。华西人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集体与个人都富有。

由于史来贺的长期努力,保护了发展中的集体经济,使刘庄的集体经济有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格局,这对刘庄共同富裕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大寨的成就也是因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结果。由于大寨村集体积累多了,村党支部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成了远近有名的“保障村”。

南街村现在是实行集体化。但是,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家庭经营、个体经营及私人企业一度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当时村里的两个小工厂也搞了个人承包。个人承包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群众受了骗,个人发了财,党组织落了赖,土地分了,人心散了”。1984年,南街村又重返生产资料公有制,把由个体承包的两个小厂收回了村集体。1990年,全村2300亩土地全部交回了村里,由个体经营过渡到了规模经营,走上了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现在南街村,到处都可以感受到集体主义的存在。由于集体实力的发展壮大,集体福利遂成了他们引以为豪的资本。

由此可见,没有集体经济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农村扩大再生产的资本,缺少集体经济的壮大,就缺乏了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共同富裕也就失去了保证。我们在这里并不否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致富作用。但要实现农民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可能是“唯一”出路。小岗村的衰落正好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通过对上述名村的分析研究,我们对这些名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用。当然,名村具有不可复制性,名村之成名,是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历史不可能倒退,名村也不可能再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试图“拷贝”名村的模式与经验,成为第二个名村,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名村之所以成为名村,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他们的经济发展思想与模式,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形式所给予我们的启示,让我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

[责任编辑:陈合营]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启示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