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敞开诗意的人生

2009-03-20 04:15章秀萍
文学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诗意校园思想

海德格尔曾经以批评家的审美观,认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以教师的名义说,校园,敞开诗意的人生。这是亲身的体会,走进教室,我就振作起来,忘我地投入教学,情不自禁地朗读优美的诗句,引导学生领略那艺术的境界。甚至童心萌发,陶醉于其中,展开热烈地对话交流,很快理清头绪,把握感情与思想。也有沉吟的时候,解析疑惑问题,反复酝酿,不得要领,而后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叫人兴奋不已,有了新的发现和感受。我从中悟得教学是艺术、是大学问,“上课”发挥、提升了自己。当“老师好”的呼声像春风刮来,那幼嫩的目光活蹦乱跳,我挥动教鞭,在书本摊开的知识草原上放牧。圣经讲,神说有光就有光了,做教师为了光而做神。每登上讲台是庄严的日出,用品格和智慧点燃学生的心灵。

杜威指出:“教育即是成长。”我尤为喜欢泡在学生“成长”的情景中,经常聆听学生晨读,那种透亮而活泼的声音把书本上的文字弄活了,伸开手臂抱满怀的禾苗。或者带领学生长跑,最后感到跑道在上升,而勃发的身心在抗衡中完善,素养在拼搏中提高。教师就是以心血和感情化雨,浇灌未来世界的禾苗在成长。多少春秋,多少朝暮,钟声的铃铃不停地响起,把时间划成一畦一畦田地,45分钟就是一季稼穑。真诚地说,我在耕耘、收获,有欣慰,也有苦和累。我忙碌地来往在教室宿舍,为学困生费心操劳。也埋头于青灯黄卷,作业如山,笔如犁杖,掂着这些,就掂着学校的重量,掂着孩子的成长、梦想与晨曦交融的重量。我将感触写进诗作,譬如《一支粉笔》,叙述它很卑微,白色的、纯粹的删除了叶子的枝杆,以攥它的手臂为根系,默默地埋下身,在黝黑的泥土开花结果。然而很多手不愿攥住它,因为在社会天平上,它缺少地位名利的砝码,倘若维纳斯有双手,会攥住它吗?报刊评论诗里有隐约的愤懑和伤感。实际上我和其他老师能平和地对待生活。教好书,叫每个学生进步,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而且跋涉在人类知识与科学的大河,追逐教育和文化的波涛,何等的辽阔,何等的深远。我们的付出和收获都是无比珍贵的。

我体会到,“诗意”文化始终处在动态的流变过程中,从审美对象出发,寻求要表达的内容,特别是在不停地选择并改变相适应于内容的形式。这种弃旧图新的变革引发新的思想,趋于完美的艺术产生,这样形成文化发展的动力。《诗经》《楚辞》的思想内容是鲜明的,但艺术表现上区别很大,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直到现代诗歌,几乎呈现的是艺术形式的嬗变推衍,在“言语生命”这个链条上有着联系。因此,我们殚精竭虑,以生命体验生活,激发灵感酝酿构思,神与物游,竭尽情思投入写作,以灵魂与“每一个文字博斗”,心偕境同,心血浇铸佳构。朱自清在上世纪我国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四十年代,他在《中国新诗》第一集《代序:我们的呼唤》中写道:“我们现在是站在旷野上感受风云的变化。我们必须以血肉似的感情抒说我们思想的探索,我们应该把握整个时代的声音在心里化为一片严肃,严肃的思想一切,首先思想自己,思想自己与一切历史生活的严肃关联。……而我们进一步要求在个人光耀之上创选一片无我的光耀——一个真实世界处处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新人类造成的辛勤的耕耘。”这充满生命激情的呼唤,出于一个诗人真诚的肺腑,是他的良知,道出“九叶”诗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我们感受到,血肉感情与民族危难,心灵与时代声音和现代主义审美艺术观念交织融合,这不仅是心声,也是“言语生命”透出纸背淋漓尽致地自然奔涌流淌。伟大的诗歌就是创造“生气灌注”的语言艺术的世界。

校园是一块特殊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处所面临的是真理、纯真的心灵和歌声,鄙夷与剔除一切丑恶、虚假和黑夜,她属于永恒的春天。作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或许是极其平凡的,但实现的是美和善,追求的是丰富与超绝,这里时刻展现着文化智慧的气象,洋溢着烂漫活泼的生命力。这个校园世界本身充满着诗意,老师在其中奉献了自己宝贵的才华和青春,这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也敞开太阳下最光辉的诗意的人生。

章秀萍,甘肃灵台县东关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诗意校园思想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