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体育现状与大学生素质的关系

2009-03-20 07:14奚国庆
考试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素质高校

奚国庆

摘要: 高校体育的现状令人担忧,本文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必须依据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扩大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竞技体育教学内容,普及健身教育内容,注重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现状 素质

1.高校体育的现状

1.1 忽视体育科学的传授

当前高校的体育理论教材不仅比重偏小,而且内容粗糙,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及相应的教育检查和评定措施。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技术技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故而难以在课后进行自觉锻炼。

1.2 体育教学目标狭窄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两者之间尚未开辟出教育通路,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达标效益,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归结为增强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质,缺乏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以及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

1.3 教材杂乱而不精

教材的选择过多从运动技术角度考虑,过多强调传习以运动技艺为中心的教学,偏重于运动外在表现形式,大多活动项目缺乏终生受益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成年后的运动要求。由于缺乏一定的终生健身运动项目,不少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后体育生活也随即停止。笔者曾经对常州工学院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体育活动作过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当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仅占12.13%,有50.26%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所获得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对工作后的体育活动没有什么影响,体育活动尚处于盲目的状态之中。一个大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在他走上工作岗位后,竟与体育分别,这与高校体育教学忽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有直接关系。

上述情况也说明,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盲目地把运动技术传授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把许多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来,并统一教学要求与考核标准,而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又是专业院校专项教学方法的浓缩,致使学生望而生畏,难以掌握技术,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大学生素质及其提高的意义

2.1 大学生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基本素质,基本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二是大学生的深层素质,是依据基本素质的深层内涵,包括大学生的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角色素质是学生的综合特征,体现了人的素质和行为的结合,进而定位在价值体系上。大学生具备的诸多素质综合为一种指标体系,是层层递进的。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根基,角色规范的建设必然涉及身体素质的指标,而其载体就是大学体育教育。

2.2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于常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以优良的身体素质为基石,构建起整体的深层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角色素质的价值和作用。因此,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肩负着一代又一代综合素质提高的使命。

2.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是学与用的衔接点。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较为成熟的青年期,是素质提高的关键阶段,也是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后阶段。因此,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是否与社会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新一代跨世纪的人才培养和质量问题,具有明显的奠基功能和终生效益。

2.4 大学生应有向高校体育教育索取健康、索取体育锻炼(生命)的能力和意识,自觉地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己任,大学生才能更健康地成长,才能把良好的优势遗传给后代,从而使后代更健康地成长,我们的民族素质也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人们对理论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有重传统实践轻理论的偏见,理论课学时很少。从理论教育角度看,大学生根本没有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意义,更谈不上锻炼意识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

3.2 建立合理的高校体育教材体系

教材必须符合“少而不偏,精而不粘”的特点,加强系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培养,破除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体育教学目标的旧观念,从而确保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也能终身受益。

3.3 重视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提高和责任性,才能传授高质量的运动技术,才能更好地诱导启发学生接受自觉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为民族素质的提高而锻炼的意识。同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开发利用更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更贴近于全民健身活动的新的体育项目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张宏成.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新思考[J].体育教学,1996.

[3]王一兵.八十年代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动向和趋势述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杨文轩.全民健身体育课程建设[J].体育学刊,1995.

[5]毕洁光.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选[C].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6]夏锦阳.未来体育教师的能力要素及前景预测[J].体育师友,1997.6.

猜你喜欢
素质高校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科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