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2009-03-20 07:14李冬敏罗志敏杨伟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糠疹丘疹四肢

李冬敏 罗志敏 杨伟青

病历资料

患者,女,39岁,农民。全身反复起丘疹、结节8年余。初于双上肢起绿豆大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其顶部逐渐形成黑色痂皮,无痛和瘙痒,数周后丘疹自行消退,局部留下色素沉着。近来,丘疹数目较前增多,四肢、胸背及腹部均有成批的丘疹出现。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及四肢散在2~10mm大小的淡红色丘疹、结节,部分结节顶端有淡褐色的痂皮,除去痂皮可见小的凹陷,以及黄豆大小的褐色斑上覆白色细鳞屑。实验室检查:WBC7X109/L;分类:N0.65,L 0.20,E 0.03,B 0.01,M 0.06,异型淋巴细胞0.05l;RBC4.3×1012/L,ESR20mm/小时。皮肤组织病理:表皮未见异常;表皮下有狭窄的浸润带,真皮浅层及中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细胞核较大、核深染,且见有丝分裂呈异型性的淋巴瘤样细胞;PAS染色显示真皮内有广泛的黏蛋白沉积。病理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治疗:给予维胺脂、雷公藤等,服药3周后皮损渐消退,未见发生新的皮损,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

讨论

淋巴瘤样丘疹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多发生于>40岁的妇女,皮损好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也可见于掌跖、头皮、外生殖器及口腔黏膜,皮损成批出现,常对称分布,初起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淡红、紫红或棕红色水肿性丘疹,可发展成结节或肿瘤,临床类似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皮损可数周或数月自行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本例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成立。但需与急性痘疮样苔藓状糠疹相鉴别,后者病理变化中的浸润细胞基本上都是形态正常的淋巴细胞,而淋巴瘤样丘疹病的淋巴细胞中可见较多异形淋巴细胞。本病10%~20%的患者可发展成蕈样肉芽肿病(MF)、霍奇金病或其他淋巴瘤,故对本例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糠疹丘疹四肢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闫学文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苔藓样糠疹经验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跟踪导练(四)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蒙药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50例
祛玫汤治疗玫瑰糠疹6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