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佳修:中国“最淳朴真诚的音乐诗人”

2009-03-23 10:10丁跃忠范学凤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2期
关键词:潘安首歌专辑

丁跃忠 范学凤

2008年11月,第8届“荣誉·梦想”音乐风云榜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本届盛典评审团大奖——华语乐坛“终身成就奖”得主是中国乡村民谣与校园民谣领域的领军人物叶佳修。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领校园民谣热潮的他,30年来见证了整个华语乐坛民谣音乐的发展历程,《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叶氏经典作品被无数歌迷传唱,而他也被歌迷誉为“最淳朴真诚的音乐诗人”。

恋情催生第一首歌

1955年2月18日,叶佳修出生于台湾花莲,1974年考入台湾东吴大学主修政治专业。

大一时,他创作了第一首歌《流浪者的独白》,后被追随者奉为经典。这首歌的来历说来有趣。当时他喜欢隔壁班的一个女生,而当年校园里流行用弹吉他唱歌的方式来追女孩,所以他也想这样追求这个女生。他很早就会写诗,一天他发现他写的诗在校刊发表了,而校刊被扔在地上,他的诗上有一个大大的脚印。这时,他明白诗写得再好,也只能静静等待别人发现,不如音乐能让大家强烈感受到你想表达的东西。于是,当天下午他就报名学吉他,不久就学会了。然后,他把发表在校刊的诗谱上曲,他的第一首歌《浪漫者的独白》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在校园里很快传唱起来,隔壁班的女生终于注意到他,答应和他约会。但女孩的师姐劝她不要和叶佳修交往,因为叶佳修是校园风云人物,既是足球队队长,又是吉他社社长,一旦恋情破裂,她将很难再和别人恋爱。此后四年,全校都知道叶佳修追这个女孩,但就是追不到。大学毕业时,女孩把叶佳修约出来,说:“我们都是学政治的,如果套用一个政治词汇,那你就是公共财产,不可能专属某一个人。”

叶佳修非常沮丧,于是坐车回老家。在车站,一个女孩从他身边经过,他闻到一股熟悉的洗发水的香味,而背影怎么看怎么像他追求的那个女生。上车后,他拿出一张纸,从台北到花莲的几个小时间,他边哭边写,一连写了两首歌《假装我们还相恋》《再爱我一次》,都是当时他心境的真实反映。

在唱歌、写歌的过程中,他慢慢发现,文字变成歌曲后,就多了一对翅膀,能表达出更多的东西。

大学4年,叶佳修的文学和音乐才华得到充分展现,大学毕业时,他已出版了《叶佳修作词作曲演唱专辑》,成为台湾以个人命名、集词曲唱于一身发行音乐专辑的“开山鼻祖”。《乡间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踏着夕阳归去》、《思念总在分手后》……他歌中的田园风光美得令人心醉。叶佳修说:“我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我的歌能给人的心灵带来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与满足。”

“我喜欢乡村风景”

提起叶佳修创作的另一首经典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他笑着说:“这首歌是为潘安邦量身定做,并由他首唱的。台湾大学生毕业后要去服兵役,我也不能幸免。可是一去三年,唱片公司赶紧寻找替代者,很快就找到了比我高大、帅气的潘安邦。我服兵役前,要负责为潘安邦制作一张专辑。为了创作需要,潘安邦天天跟我泡在一起,讲他从小到大的故事。他外婆住在澎湖湾,他也在澎湖湾长大。从他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夕阳下,一个老奶奶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着外孙,蹒跚地向家里走去……要知道,我写这首歌的时候还没有去过澎湖,完全是神游,我老家花莲在台湾岛的东面,那里只能看到日出,看不到日落;而位于台湾岛西侧的澎湖恰好相反,能看到日落却看不到日出。我就和潘安邦开玩笑说,咱俩合在一起,日出日落就都能看到了。就这样,我陆续为潘安邦写了很多歌,比如《爸爸的草鞋》《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年轻人的心声》等。从这以后,我学会了怎么为别人写歌。在为别人写歌的时候,你要把自己变成别人。比如,我为蔡琴写歌,就把自己想象成蔡琴,想我的嗓音那么宽厚,有能力在很简单的旋律中表达出某种感情,我用这种方法写了《再爱我一次》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

自从写下《流浪者的独白》后,叶佳修就走上了流行音乐的不归路。他的第一张创作、演唱专辑《叶佳修作词作曲演唱专辑》在1993年被评为“台湾百张流行音乐最佳专辑”。1979年,在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的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到内地的台湾歌手,可见他的影响力多么大。

叶佳修为什么喜欢写乡间歌曲呢?他说:“我是花莲人,很喜欢乡村风景。我喜欢把乡村的风景用旋律描绘出来。当时的台湾正在向工业化转化,人们对失去的或将要失去的乡村风景非常留恋,这些歌应该说反映了人们当时共同的情绪。”叶佳修的父亲是公务员,外婆是农民,他从小生活在农村,上大学后,才第一次来到城市。到了城市之后,他发现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对大自然非常向往,于是就想:“要是用三四分钟的歌曲让大家去乡村走一走,来一次休闲之旅多好。”

可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叶佳修并不知道自己创作的校园歌曲已经在内地传唱开来,更不知道还有谢莉斯、王洁实的男女重唱组合,专门演唱他的歌曲。1982年,叶佳修到美国举办巡回演唱会,才听在美的华人说自己的歌在内地火得不得了。

叶佳修创作的歌曲不仅他个人唱,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歌手都有翻唱。“据统计,《思念总在风雨后》这首歌在全世界有100多个版本,除了费翔、陈淑桦、张明敏外,在新加坡或马来西亚,你随便找一个歌手都唱过这首歌,但是他们可能都不知道原唱是我。”叶佳修大笑起来,毫不掩饰内心的骄傲。

从1974年至今,叶佳修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不乏歌迷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但相比较创作者来说,外界通过这些作品更多地记住了潘安邦、张明敏和蔡琴等。对此,叶佳修坦言,刚开始他心里有些不平衡,但很快就释然了。

孩子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事业如日中天的叶佳修逐渐退居幕后,给其他歌手当制作人,在唱片公司担任音乐总监。他当年给费翔、陈淑桦制作的专辑,都曾是台湾的音乐销售冠军。进入90年代,他还制作包装了张清芳、黄安等歌手,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而90年代中后期,他致力于闽南语歌曲创作,取得的成就和影响在台湾不逊于当年的校园民谣。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叶佳修做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选择。他辞去多家唱片公司音乐总监的高级职位,带儿子移民加拿大,只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叶佳修说:“当时我太太在深圳一家台商企业当财务总监,我忙,她也忙。我每天和孩子的交流就是半夜他们起夜时,看到我还在工作;早上我醒来时,他们已经去上学了。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正在慢慢离我远去,我痛下决心,必须去挽救、去改变。”

叶佳修说到做到,移民加拿大后,他几乎成了“家庭妇男”,接送儿子上学,和他们一起做功课。只有在孩子上课时,他才在当地一家中文学校当老师赚外快。前两年,他的小儿子上大学了,他才告别“家庭妇男”角色,回到台湾。一天,小儿子从加拿大给他发来电子邮件:“老爸,你在身边时我们感受不到,直到你离开后我们才意识到你的重要,我们永远爱你!”他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肉麻!可马上一股暖意涌上心头,这些年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感到,他的两个孩子才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

虽然不再青春年少,但叶佳修的表情、动作还充溢着孩子般的欢快明朗。对于自己被淡忘、校园歌曲的衰落,他没有任何不平和失落,反而视之为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欣然接受,并且努力追随年轻人的潮流和脚步。

近年来,叶佳修不仅开音乐学校培养后备人才,还和当地华人一起做舞台剧、音乐剧,并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创作了歌曲,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几首新歌中,他尝试了不同的风格,也用了时下流行的RAP。

虽然信息时代没什么不好,但叶佳修还是感到现在年轻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太多,他希望大家花点时间去大自然中走一走,因为除了电脑,这世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他很想把自己的老歌唱给更多的人听,用悠然自得的乡间野趣去填补都市人心灵的空虚。

2008年,获得华语乐坛“终身成就奖”的叶佳修表示:“我很想筹备一次巡回演唱会,并计划在开唱前把这个城市喜欢音乐的学生召集起来座谈。如果他们有音乐梦想,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完成梦想。”

猜你喜欢
潘安首歌专辑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夏天》
就是这首歌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歌手潘安邦去世
傻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