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寻源,看美国怎样把好纺织品质量关

2009-03-25 07:12魏道培
中国纤检 2009年3期
关键词:纺织业纺织服装

魏道培

现代纤维、纺织与服装工业已成为一个复杂的、高科技化的交易型产业,它牵涉多方面的竞争挑战。为应付这样的挑战,美国3万家与纺织业相关的公司不断用提升管理质量来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和客户满意度。然而,美国纺织业利用的质量方法却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公司至今沿用陈旧的终端检验技术,而另一些则采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如今,纤维纺织服装业仍占据着美国制造业7%的劳动力份额。相比之下,在120万纺织产业大军支撑下,为其他产业创造超过240万个工作岗位。因此,纺织业在美国制造业中仍被看作是最大的GDP贡献者。在过去十年中,纺织业相关的产业每年在新技术新设备领域投入达20亿美元,这促使美国纺织业的科技生产力不断提高。例如,每台织机的小时生产率从1975年至1999年提高了500%,这与美国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无与伦比的增长,因此美国的纺织业自1970年以来已翻番。然而,美国纺织也的确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在以下方面。

贸易挑战

纤维纺织服装业在变化中发展,在全球竞争激化的条件下,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七大纺织品出口国,1970年以来增长逾15倍,但进口增长却更加剧烈,特别是纺织服装,它已成为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内容。自1999年以来,美国纺织服装贸易赤字以每年10%递增,相当于国家年总贸易赤字1.2%。服装贸易赤字年增7.1%,如今已上升为14%。美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4.3%,纺织服装产量却占世界产量的16%,年消费纺织服装占全世界总消费量的20%,进口量却接近全世界产量的20%。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主要归因于美国短期市场,进入流通领域的纺织服装商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的许多环节上,美国几乎没有哪一家公司可以控制整个流通领域。随着竞争的加剧,美国纤维纺织服装公司必须依赖于超高质量、创新产品以及迅速回应市场客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逐渐演化成纳米科技的突破、电子服装与多领域多功能服装的问世以及其他新挑战,但这些领域又依赖于较高的质量水平和生产控制能力。

现代与历史上的纺织标准

纺织业属于世界上最古老的工业,公元5000年前,埃及就有了亚麻织品。在西方,纺织制造业起始于16世纪的家庭作坊。在亚洲,尤其在中国,早在周朝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纺织服装就已集约化和标准化,古中国的丝绸与棉织品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那时有一位国王这样说,“棉花与丝绸质量与尺寸没有标准就不许在市场上销售。”到西周晚期,中国南北方的丝绸纺织标准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气候与湿度不一致。

在西方,纺织贸易的质量保证规则要追溯到15世纪的德国。那时候,德国出现了诸多专门检验服装的专家检验者,他们与市政成员拥有同等的地位,他们可以监控和观察整个纺织生产过程。没有他们的监督和许可,任何服装都不得在市场上销售。但是,大多数服装都实行最终检验制度,没有进行逐个生产环节的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是,给出质量等级,服装因此被确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直到后来,织造商才开始增加对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和加工进行监控。

进入统计过程控制

第一次纺纱产品的质量管理报道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从那时起,产品质量就与瑕疵频率挂钩。业者不仅要避免瑕疵,更要找出其原因。随之,纺织业的质量管理划分越来越细,直到今天,从原材料加工到纺织品出厂要经过许许多多检验,最后才能进入市场。例如,短纤纱织造的产品质量测试要经过三关:终端产品测试(线密度、旋扭测试、强度与拉伸、短期均度、参数变更测试);瑕疵,如厚度与细度、搓捻与棉结和机械引起的重复瑕疵;纺纱形成中的断头频率。

近年来,美国公司着眼于电子监控生产加工过程、瑕疵和运行过程,几乎所有控制都自动化,而非统计式的检验方式,因此预设目标值成为重中之重,当超越控制达到极限时,它又为加工带来更多的问题。

纺纱中的另一种重要检测手段是产品质地。其中化学与机械性能成为关键因素。被测试的特征,包括可染性、纱线弯曲度、收缩度与持久性、包密度与结构、强度与拉伸、缩水度等。现代纺织公司也开始着眼于如何控制质量的加工技术,例如怎样保持纺织物质地的张力与适温性。今天,统计方法仍然应用于纺织、编制和无纺加工领域,许多公司也将瑕疵探测以及防火性能等作为解决问题的技术突破口。总之,纺纱与纤维质量已获得较好的认识和管理。

纺织品在印染和涂层方面的检验

纺纱染色或织品印花属于技术领域较难监控的领域。这是织造链中的关键。例如,涂层加工的控制仍然依赖于检验和测试。原因是它具有化学性与机械性的影响,而具体评估其检验结果很容易带有主观性。

尽管美国拥有众多的技术手段,但进行质量监控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难关。原因是纺织品的生产诸多步骤相互关联,动态自动控制并不切实可行。但是自从1949年后,美国纺织公司通过其他功能,发明了察觉纺织瑕疵的方法,此后瑞士泽雷格尔的纺织生产商开始通过国际收集纺织数据。1997年,瑞士纺织测试研究院(Swiss Textile Testing Institute)利用新方法将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编订成册,再版达40余次,就纱支、强度、伸长率、加捻、均匀性、摩擦系数以及毛羽进行整理和编程。1992年,《生态优选法纺织100标准人类基准性测试法》被引入生产。这一标准将纺织业最低要求细化。截至2000年末,瑞士纺织研究院已向全世界2万家纺织企业颁发生态型纺织企业证书。尽管如此,纺织终端产品的质量仍然与原材料质量息息相关。而原材料质量还包括自然资源如原棉,因此纺织品的质量管理还是相当困难。多少年来,人们只能将棉花质量和劳动力集约化程度加以分类,以区别其质量。1969年,美国农业部开发出能迅速为棉花分类的设备,如今美国所有棉花仍然沿用这一系统进行分类。1982年,美国棉花公司引入工程化纤维优选管理系统。由此,美国的纺纱厂得以用较低的成本改善产品质量。

纺纱企业的ISO 9000

美国纺织业目前已通过登记注册,开始将ISO 9000标准系列体系作为认证的质量保证体系,尤其作为出口的标准体系。在十年前,全美登记注册这一标准的纺织企业还不到100家。截至1996年,采用这一认证标准体系的纺织公司达到1600家。截至2007年,使用这一标准认证的企业已达到3673家。1998至1999年,美国经ISO 9000认证的企业年增长达到29.6%。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纺织业使用ISO 9000认证体系的却寥寥无几。随着ISO 9000:2000修订版的推出,越来越多的纺织公司认识到它的价值。新标准与初期标准相比拥有许多先进性。其中囊括了加工模式、持续更新与客户满意度。修订版还包括8条管理原则,可概述为消费者关注、领导管理能力、涉入人员、加工方法、系统原理、与供应商共赢、决策等。

总的质量管理规划

米利肯公司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之一。1981年,该公司高层管理发起“追求卓越”的计划,核心价值是让各级管理向客户承诺满意度并获得世界知名大奖马可姆·波里奇国家质量奖。该公司的最初做法就是将自身与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进行比较,取长补短。如今该公司各层团队自我管理的能力无与伦比,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专家,其中20%的管理团队获得最佳管理称号。该公司进一步更新环节,优化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推广到整个集团。因此,他们可被看作一个纺织业的榜样。米利肯公司也成为构建体系的标兵企业。在决策领域,他们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决不空想或主观臆断,质量管理体系贯穿到每一步骤。例如,该公司荣获质量管理大奖后,进一步按承诺将自我管理覆盖面从1984年的75%提升至1988年的99%。另一方面,该公司继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2007年,管理团队采纳的92%管理建议都来自各级管理部门。米利肯公司在美国纺织业中具有典型性,也成为美国纺织业的标兵。

供应链管理与倾斜式思维

激烈的国际竞争已引发更多纺织公司关注自身的产品质量。而此时,米利肯公司却不断从其他行业引入新的质量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和提升质量水平。当然,最重要的是高层管理者从挖掘自身的潜力入手。从诸如处理存货、产品清单变化等方面发现问题。因此,该公司产品库存量也是历年最低。

如今,纺织企业的供应链很复杂也有很多环节。在生产周期中,产品的库存、装卸、发运需要周转很多次,这给整个生产链带来不必要的成本。1999年,美国哈佛纺织服装研究中心出版一本小册子,将美国一些纺织企业列入效能管理标兵企业,其中米利肯公司在执行供应链管理效能上首屈一指。该公司不仅在降低库存上十分有效,而且在创造迅速的市场反应战略和降低产品开发次数上也非常迅速。

六字西格玛以及相关管理体系

米利肯公司和其他行业领袖一样,引领着美国其他纺织服装企业在改善生产质量上不断寻求新理念、新方法,降低成本,在提高生产效率上狠下工夫。其中,他们引入了日本企业六字西格玛管理体系。随之,其他美国纺织企业也不断采用新型管理理念。就这样,他们通过竞争手段获得并保持了较好的成长态势。之后,美国杜邦化纤公司也将六字西格玛作为管理体系战略加以应用。

杜邦公司将其体系作为提升生产力和生产质量的战略,尤其是避免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瑕疵。如今,该公司拥有4000套完整的六字西格玛计划,减小了公司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利用这些管理体系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如今,杜邦化纤公司已将自身成功的理念推广到中国分公司内部,取得了相当的效率。杜邦化纤公司分析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纺织企业每10个雇员就有一个要涉入这样的管理体系。毫无疑问,这将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后劲。

当然,作为美国的纤维、纺织服装企业,他们始终在质量管理方面追寻新理念和新方法,创造竞争优势,而更新理念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其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决定公司能否在未来获得成功。

(据美国《质量文摘》http://www.qualitydigest.com/oct01/html/textile.html最新资料)

猜你喜欢
纺织业纺织服装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纺织业觅路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