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国家使命 实现国家战略

2009-03-31 09:29唐春林
当代党员 2009年3期
关键词:肩负国务院重庆市

唐春林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后,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无不欢欣鼓舞。面对这一“千年等一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大家纷纷表示要“拼命搏一回”。但在兴奋的同时,一些干部流露出这样一些思想:有的人有些飘飘然,认为有了“尚方宝剑”,项目、资金、企业自然会滚滚而来;有的人有些茫茫然,认为政策到手当然是好事,但也划定了改革试验的框框,反而束手束脚,这次中央给了这么多政策,今后再要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恐怕就难了;还有的人有些昏昏然,认为“经是好经,就是不晓得该怎么念”。

一些干部之所以出现这些思想,笔者以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的学习不够深入,在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没有认识到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的重大意义。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开篇就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重庆市新的使命”,要求“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重庆市改革開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把重庆市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在结尾部分再次强调重庆要切实“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务院正式下发的文件,“全局和战略高度”,无疑是指国家层面,从国家层面推进重庆改革发展,这就意味着重庆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新的使命”、“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当然就是国家使命。

因此,学习贯彻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首先要从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期望上来。

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要求我们的境界更高。既然重庆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我们的眼界就不能局限在8.24万平方公里,因为重庆的改革发展不仅关乎3000多万重庆人的利益,而且关乎西部大开发战略,关乎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关乎沿海与内陆联动开发开放新格局,关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甚至关乎国家形象。从这样的高度来思考,我们还会飘飘然吗?

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要求我们的责任更重。在“使命”和“战略”前加上“国家”两个大字,既是崇高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实现国家战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我们不能按期完成《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的各项重大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不仅重庆的发展会受影响,而且会影响全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影响中央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这样的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因此,把重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中央对重庆的关怀,更是对重庆的厚望和重托。从这样的高度来思考,我们还应茫茫然吗?

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要求我们的能力更强。“国家使命”和“国家战略”可不是空口号,没有很强的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如果我们只盯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习惯于凭经验决策、按惯例管理,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就不可能肩负起国家使命、实现好国家战略。实现国家战略这一目标是既定的,如果在其位而不能谋其政,就只能“腾其位”而让贤,因为国家战略是耽搁不得的。从这样的高度来思考,我们还能昏昏然吗?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一个干部能够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时间更是短暂的,能够在有生之年、有位之年肩负国家使命、参与实施国家战略,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在肩负国家使命、实现国家战略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且要勇于加个“大”字——想干大事、会干大事、干成大事!

猜你喜欢
肩负国务院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张海:传承家国情怀 肩负使命担当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贺文新:肩负使命 服务至上
青年要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论新闻采编人员所肩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