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2009-03-31 02:53王淑霞夏米西努尔·砍加洪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3期
关键词:宫腔镜疗效观察

王淑霞 夏米西努尔·砍加洪

[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明确,并可定位取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或病情决定手术方案,在排除子宫内膜癌后,单发的、小的息肉就可在宫腔镜直视下摘除病灶,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且要求生育的病人可以行全面的刮宫,刮宫后再放入宫腔镜判断刮宫效果。但刮宫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高,故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这样既可以治疗彻底,又保留子宫的完整性。结果:自2004年4月~2008年9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60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6例,占6%,同时行宫腔镜下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1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73-02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表现常为异常的子宫出血,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5%。由于它缺乏典型的症状,常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往往难以确诊。自2004年4月~2008年9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603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36例,占6%,同时行宫腔镜下摘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3例患者,年龄20~56岁,平均38岁,因阴道异常流血、血性白带,或B超提示宫内膜增厚、不均匀、息肉,可能需行宫腔镜检查,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如活动性子宫出血,急性或亚急性生殖道炎症等)。并对其治疗后行宫腔镜复检。子宫内膜息肉可生长在子宫壁的任何部位,任何角度;可单发也可多发;小至0.2~0.3 cm不等,也可为2~3 cm或更大;形状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状,多数息肉有蒂。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日本OLYMPUS公司的直管整体型宫腔镜双极汽化系统、外接摄录系统及监视器;膨宫液为5%葡萄糖液。

1.2.2 手术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颈管,铺无菌巾,妇科检查子宫的位置和大小,探宫腔方向及深度,扩张宫颈管至8号,膨宫压力为80~100 mmHg,流速200~400 ml/min,置入直管宫腔镜膨宫后窥视宫腔,确定宫腔内息肉的位置、个数,经宫腔镜操作孔插入双极电极,功率为50 W,脚踩开关,进行手术。将汽化电极位于息肉蒂部汽化,子宫内膜分泌晚期增厚明显者同时行刮宫术,术后常规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手术均一次成功,手术成功率100%。膨宫液500~1 000 ml。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如感染、水中毒、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宫颈管撕裂等。术后休息30 min,观察无大量阴道流血、无腹部不适即可离院。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有恶变者,所有病理结果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合。

所有检查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 ,无并发症发生。过去多以子宫造影发现充盈缺损或子宫壁不规则性占位性病变,B超发现子宫内膜太厚而疑诊,但易与黏膜下肌瘤、气泡等相混淆,注入造影剂过多又可掩盖息肉,诊刮有时能刮出典型的息肉而确诊,但更多的情况可能漏刮体积过小或过大息肉,或有时将组织刮碎不能明确诊断。故子宫造影与诊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均有局限性。如临床遇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出血淋漓不止、不孕等症状者,特别是B超、子宫造影宫腔内有异常,或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或颈管息肉时,应考虑做宫腔镜检查,以确定有无子宫内膜息肉。

2.2 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1个月,月经量可有轻微增多,尤其行诊刮术者,但均无阴道异常流血。术后6个月内复查彩超未发现息肉复发,阴道异常流血症状消失,不孕者得以妊娠。

3 讨论

一般来讲,子宫腔内病变用诊刮的方法较容易确诊,但文献报道,诊断性刮宫时可能遗漏1/4~1/3的宫腔面积,且息肉的蒂部为表面光滑的纤维组织,难以刮除。国外文献也报道,刮宫可使50%~85%的内膜息肉漏诊。宫腔镜检查使子宫内膜息肉检出率提高 ,在宫腔镜指导下诊刮 ,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宫腔镜光学系统采用棒状透镜及多层膜先进技术,视角大,分辨率高、透光率好、高清晰度、真彩色,广泛应用于宫腔内检查、宫腔粘连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各种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治。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是任何一种检查方法无法代替的,它能使检查和治疗都更为准确,让许多以往需要开腹才能做的手术,借助宫腔镜就能完成,术后随访总有效率达l00%。宫腔镜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

一方面,宫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使部分患者免除了开腹手术或切除器官的痛苦和创伤,病人康复迅速,同时也减少了医疗费用。关键的是宫腔镜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且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在直视下取材或定位刮宫,特别在患者反复出血,应用其他

(下转第77页)

(上接第73页)

方法不能做出诊断时,宫腔镜可利用其直观及准确的活检,明确宫腔内的病变,大大提高了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更新、发展和弥补了传统诊疗方法的不足。

另一方面,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后,可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宫腔镜双极汽化同时具有切割、凝固、止血的功能,缩短了手术时间,视野清晰,操作方便,不仅能避免单极的水中毒、子宫穿孔、出血和意外电损伤甚至死亡等缺点,还具有因电极较细不需扩张颈管而减少宫颈裂伤和不适症状的优点。子宫内膜息肉的双极汽化相对于剪、钳、刮等出血少,关键是可以将息肉的基底部切除,不易复发。故笔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排除有禁忌证的前提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目前的最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Bakour SH,Gupta JK,Khan KS.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dometrial polyps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Int J Gynaecol Obstet,2002,76(2):165-168.

[2]施永鹏,李莉,甘晓卫,等.宫腔镜双极汽化切割手术42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29.

[3]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0-137.

[4]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34.

[5]李志琴.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21例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28.

[6]夏振杰,王玉飞. 几种类型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方法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45(24):50,75.

[7]张燕,李光仪,陈露诗. 宫腔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 (5):28-29.

[8]曾令芳. 24例宫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32.

[9]陈鸿雁,刘国素.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表现及病理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24.

[10]肖勇,纪燕琴,刘惠芬.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联合炔诺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33.

[11]张恩荣,王竞宇,陈艳,等.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42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96.

(收稿日期:2008-12-23)

猜你喜欢
宫腔镜疗效观察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宫腔镜绝育术后意外妊娠率较腹腔镜稍高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