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2009-03-31 09:29崔春燕于炳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文本信息技术

崔春燕 于炳忠

在研究生进修班上,我喜欢上了《西方文论》。像文论这样枯燥的理论课很难讲得如此生动,教授我们的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他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借助图画来消除我们对知识的隔膜,把课堂锤炼得生动,不感到理论遥不可及,不感到文学高不可攀。这么教不仅提升了兴趣,而且提升了效果。

无独有偶,王常春教授来我们学校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仅仅在于她自身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容、人格的魅力,更在于她用图画来传达主旨,令演讲内容无懈可击。没有太多的说教,没有强硬的语气,她用精巧的构思、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具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效果之好是空口说教所不能企及的。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种良好的接受模式,让我们单调的课堂充满情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激情呢?

● 丰富体验,沟通时空

语文,作为一个资源极为丰富的科目,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受、体会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华,单靠一本书、一张嘴是远远不够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这一工具,设定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文本,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贯通时空、体验古今,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

直观的体验和感受是最难让学生遗忘的,也是学生最容易获取的。多媒体不仅可以向他们再现远去的生活,而且通过片断式的视频,丰富了他们直观的体验,增强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了学生的敏感度。

● 创设情景,深入文本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基础,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过多的语言讲解有时却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狭窄。通过多媒体设定必要的情境,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不仅可以丰富知识积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且能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典型的主人公形象,并由此拓展、联想,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用老师统一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学生理解、束缚学生思维的情况,使学生真正自主创造。既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又创设了学生研究探讨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文本内容。让“图情并茂”、“余音绕梁”代替生硬的剖析。

信息技术的充分发展,使我们有机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巧设材料和媒体展示网上图片资料,开发网络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语文学习资源。

● 分散难点,到达彼岸

古诗词韵味隽永,寓意深远。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但因生活时代、个人经历的局限,现在的学生很难真正感受当时的场景和诗人心境。笔者收集和制作了大量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水龙吟》时,配合展示了“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的雄壮辽阔的自然景观图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近而感受一个“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词人,使学生的心与古人的心一起翻腾。在教学《六州歌头》时,笔者运用图画把主人公形象展现出来,然后再让学生读文字,让文本和形象有机联系,达到意会,避免了生硬的讲述。并且,这幅画面带来的惊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边读边赏,借助图画理解诗歌的意境,不少学生甚至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在音乐声中背诵起来,其情可塑、其意也明,取得了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有效运用,突出了重点,理清了脉络,克服了难点,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中升华思想,理解文本。

● 点燃热情,锻炼思维

语文教学倡导要有大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从观念、内容到方法,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能仅仅为考试设立,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点燃学生的热情,才能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实施有效的教育。通过多媒体的直接展示,教师引导语言的减少,留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更加主动地回答问题,增加了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其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在体验和实践中才能学好的科目,有极大的自由驰骋空间。运用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将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能更有效地把抽象、静态的知识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多媒体文本信息技术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