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解你我后顾之忧

2009-04-01 02:58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民工消费

邓 卓

[保障篇]

拿什么解除老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答案——民本。民本理念落到实处,则足以出智慧,出信心,出购买力,出增长率,自是应对危机的源泉与法宝。

“饭碗”端稳了才敢放心花钱

新年伊始,从沿海返乡的农民工冯燕,结束了在隆昌县就业培训中心的培训,成为县城新开张的一家大型超市的员工。年前,她返乡回家想谋求一份工作,经县职介中心“短信推荐”,成功应聘。该县就业部门联系联通公司,向所有用户每半月免费发布一次职介信息,提供近千个岗位。

冯燕是返乡农民工中幸运的一个,因为在地震和经济危机的双重打击下,我省和全国一样,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汶川特大地震使37.2万城镇人员失业、115.2万农村劳动者失去收入来源;

作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去年转移2023万人,到去年底因金融危机返乡近百万人;

2009年全省87所高校将有毕业生28万多人,受危机影响,大量用人单位需求缩减,目前签约率为27.11%。

“返乡农民工、灾区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三碰头,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省就业局负责人如此说。

但严峻之下,政府大有可为——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介绍,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放就业培训券、举办技能培训班、组织现场招聘会、开展劳务对接等方式,到目前为止,已有102.69万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就业。预计今年还将继续安排8000万元资金用于劳务品牌培训项目,比去年增加3500万元,增长77.8%。其中有1000萬元已下拨到各市(州),专门用于培训失业返乡农民工。

来自省教育厅的消息,由于我省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弱于沿海地区,再加上灾后恢复重建的巨额投资,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将力争实现2009届毕业生就业23万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一位负责人介绍,大学生当前不是没岗位,而是找好工作难,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难。

另外,今年我省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将招募12000多人;“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项目将在我省高校中招募大学毕业生大约2万至3万人。这将大大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一语破的]

“要拉动消费,‘饭碗是最根本的问题。工资收入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现在没有什么比就业更重要了。有了就业就有了工资收入,就能刺激和拉动消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架起社会保障“安全网”

“政府对我们这些下岗失业人员太好了,不但为我们找工作,而且还给我们发放社保补贴。”1月13日,居住在广安市广安区北辰街道的李小红在劳动保障所高兴地领到了2160元社保补贴。

47岁的李小红自2001年下岗后,一直靠做钟点工和打短工维持生计,去年9月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川妹子家政服务免费培训后,被介绍到一大老板家从事家政服务,月薪800元。尽管有了稳定的收入,但维持全家生活仍很困难。2008年8月,听说像她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现在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可以享受3年一定比例的社保补贴,她毫不犹豫地参了保。没想到几个月后,政府就兑现了。“今天我领到了2160元的社会保险补贴,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

李小红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大量研究表明,社会保险的有或无、多或少,人们的消费行为是大不一样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大萧条,出台了社会保险法案,建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不仅直接让穷人渡过经济危机,更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解决了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问题。相较之下,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压力有所不同,但在解决消费内需不足方面,社会保障同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北京等地此前集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仅仅能“养老”,也有救市的价值在。而综合性法律的出台,更有着非同寻常的紧迫性。

去年11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将连续第5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四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将超过1000元。”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介绍,此次调整的养老金春节已经发放到位,惠及到全省近300万退休人员。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不进则退的爬坡阶段。渡过难关将向何处寻找信心和动力?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人民是信心的力量源泉,是战胜困难的法宝”。仅从经济层面分析,政府投资可解一时之危却无法提供持久动力,对外贸易不仅面对硬需求的减少而且要经受保护主义的考验,真正能使中国率先走出低谷的只能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靠少数富人增加对奢侈品的需求,显然无法承担拉动内需的使命。真正担当扩大消费主力的,仍然是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

毋庸置疑,这一切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创新制度等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免除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的共识。

[一语破的]

“社会保障是反经济周期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有助于扩大社会购买力,拉动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德文

 8500亿!医保“亮剑”求破局

8500亿!出乎很多人意料。30年的医改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有了新突破,1月21日,新的医改方案通过,对13亿人进行“全覆盖”。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医改的核心就在这句沉甸甸的话里。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为此,今后3年国家将投入8500亿。

在新医改出台的前不久,新年的第一天,新的《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启动。新办法最终就是要让成都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均衡优良的医疗保险政策。

在成都打工8年的农民工杨爽为自己算了一笔账:他拥有成都市居住证,3岁的女儿杨欢欢还没到上学年龄也可以参加医保,新政策为他这样的农民工减轻了子女医疗问题的负担。

的确,新医改拉动内需的作用很明显,能移开压在民众头顶上的医疗“大山”,解除消费者当前和长远的忧虑,从而释放其消费活力。因为,在任何时刻,唯有医疗行业不需要救市兴市,因为生病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它和主动消费不同,生病了上医院看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硬性消费。对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他们在养家糊口之余,最大的担忧就是生病了怎么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因此建立令民众无后顾之忧的医疗保障体系对拉动内需非常重要。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则表示,国情决定中国要走一条具中国特色、可持续、低成本的医疗卫生保障之路。

这一切让我们相信,医保很像一颗定心丸,是救市兴市所必需的良方。

[一语破的]

“医改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这点确实抓住了问题的症结。因为医疗费用高,往往是一个人生病全家都被拖垮,如果有比较好的医疗保障体系,‘看病贵就能有所缓解。这项制度是在看病就医方面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白重恩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农民工消费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国内消费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新消费ABC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