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教科书的报复

2009-04-02 08:31练小川
出版参考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科夫斯基塞林格守望者

练小川

1950年,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了《碰撞中的世界》(Worlds in Collision)一书,作者是俄裔美国科学家伊曼纽尔·维里科夫斯基(Immanuel Velikovsky)。维里科夫斯基研究比较神话学和圣经等古代文献,发明了一个理论。他认为地球在久远的古代曾经遭到其他星球,如金星和火星的灾难性碰撞。他宣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木星的一部分脱离木星进入太空,成为近距离掠过地球的一颗彗星,从而引起地球表面巨变。这颗彗星后来进入规则轨道成为金星。维里科夫斯基的星球碰撞理论与当时传统的天文学理论大相径庭,故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科学家批评维里科夫斯基的理论为谬论,甚至对维里科夫斯基个人产生极端敌视情绪。

麦克米伦也认为《碰撞中的世界》一书会引起争议,在出版前将校样送给一些天文学家,听取意见。结果毁誉参半,有人说可以出版,有人警告不要出版,否则出版社将后悔莫及。最后,麦克米伦觉得《碰撞中的世界》并非教科书,也不是科学著作,而是一部针对普通读者的大众读物,可作为科学幻想图书对待。《碰撞中的世界》出版后,受到大众欢迎,《纽约时报》称该书的出版为“文学地震”。但是科学界却认为该书是对科学的亵渎,大为恼怒。图书的销量越大,科学界的反对就越强烈,少数支持维里科夫斯基的学者甚至被解雇。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有一个教材部,是公司最赚钱的部门。麦克米伦坚持出版《碰撞中的世界》一书,惹恼了教育界和学术界,麦克米伦教材部每天都收到大量抗议信件,许多教授和科学家开始抵制麦克米伦出版的教科书,声称对麦克米伦图书的质量失去信心。眼看最赚钱的业务受到伤害,麦克米伦不得不让步,与维里科夫斯基商量,将《碰撞中的世界》转由双月出版公司(Doubleday)出版。道布尔代没有教材出版业务,不在乎大学和学术界的抗议和抵制,而且,《碰撞中的世界》一书引起的争议越大,对图书的销售越有利。畅销书找上门来,道布尔代自然乐得其成。1952年,改换出版社后,《碰撞中的世界》继续畅销不衰,《读者文摘》也出了缩写本。

无独有偶,教科书也害得罗伯特·吉鲁(Robert Giroux)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失之交臂。

《时代》杂志称吉鲁为20世纪最伟大的编辑之一。吉鲁具有敏锐的文学嗅觉和细腻的文学品味,他每时每刻都在搜寻有前途的作家,在吉鲁看来,那些屡遭拒绝、为人不屑的手稿说不定就是未来杰作的胚胎。所以,许多著名作家的第一本书都是经吉鲁之手而得见天日,这些幸运的作家包括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威廉·加迪斯(William Gaddis),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和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吉鲁一共编辑过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 艾略特(T.S. Eliot),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纳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德雷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和西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但是,吉鲁出版生涯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出版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吉鲁在担任哈考特出版公司(Harcourt)高级编辑的时候,非常喜欢《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塞林格的短篇小说。吉鲁给塞林格去信,希望出版他的短篇小说,但一直未收到塞林格的回信。忽然有一天,塞林格不约而至。吉鲁再次向塞林格提议出版其短篇小说。塞林格介绍,他正在写一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名叫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中学生在纽约市过圣诞节的故事。塞林格向吉鲁保证,他一定会喜欢这本书的。吉鲁也向塞林格保证,他一定会出版这本书。两人握手为约。

一年后,吉鲁收到一份包裹,来自塞林格的经纪人,书稿的标题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吉鲁甚是高兴,拿给上司尤金·雷诺(Eugene Reynal)看。雷诺看不懂《麦田里的守望者》,问吉鲁:“这个霍尔顿·考尔菲尔德是个疯子吗?”

哈考特出版公司有一个中小学教科书出版部,雷诺和哈考特管理层担心出版《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一部叛逆小说会影响哈考特在教育界的形象,便将书稿交给教材部审读,结果,教材部的结论是这本书“不适合哈考特出版”。

小布朗出版公司(Little, Brown)的编辑约翰·伍德伯恩(John Woodburn)与塞林格有一面之交,塞林格对他颇有好感,便将《麦田里的守望者》交给伍德伯恩。也是小布朗出版公司的运气,一部杰作自动送上门来,伍德伯恩自然忙不迭地签下塞林格。

不久,吉鲁离开哈考特,加入法劳·斯特劳斯出版社,担任主编,15位著名作家也跟随吉鲁转到新社。吉鲁后来成为出版社合伙人之一,出版社名也加上吉鲁的名字,成为法劳·斯特劳斯和吉鲁出版社(Farrar, Straus & Giroux)。谈到痛失一部20世纪影响巨大的文学作品,吉鲁忿忿地说,“我一生中从未这么愤怒和羞辱,这是我出版生涯中所受到的最大打击。”

(本文作者系美国佩斯大学出版系兼职教授,为本刊特约撰稿人)

猜你喜欢
科夫斯基塞林格守望者
19世纪俄罗斯学者Ε.Φ.季姆科夫斯基《格斯尔》相关记录研究
洞见塞林格——塞林格诞辰100周年
守望者
不拒绝善于用心的人
汉白路的守望者
小说《塞林格的信》出版
不赴“总统宴”的塞林格
俄前首富获瑞士居留权
霍多尔科夫斯基获释的漫漫长路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