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桢:11次亲历国庆大阅兵

2009-04-02 08:31刘永路
党员文摘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天安门广场方队海军

刘永路

毛主席说:“海军走得好,

走得像一个人一样!”

1948年5月,当孙国桢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成归来,与600多名爱国官兵一道驾驶着英国赠予国民党海军的王牌舰——“重庆号”轻型巡洋舰返回祖国时,内战的战火正在到处燃烧,他们很快被派往前线。

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庆舰”爱国官兵就在共产党的感召下,驾驶这艘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投奔了解放区。当时,孙国桢作为该舰主要起义组织——“士兵解放委员会”27名成员之一,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在开国大典上,首先通过天安门的是由“重庆舰”起义士兵组成的海军受阅方队——这支方队本来也有孙国桢,可是因为军乐队离不开他这位萨克斯手,他便未能参加开国大典的行进队列。当他对参加受阅的伙伴投以羡慕的目光时,心里又有一丝遗憾——他们仍是迈着英国式的步子,甩长臂、八字步……他暗暗立誓:如果天安门前再搞阅兵仪式,我一定要迈出解放军的新式步伐,用自然、大方、潇洒的队列动作,走出新中国的风采来!

孙国桢如愿以偿。

从1950年开始,国庆阅兵走上了正规训练的轨道。人民海军军官方队由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大连海校(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前身)的学员组成,孙国桢出任总教练。

队列训练被人们视为直线加方块的重复,可孙国桢却给枯燥的训练注入了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站在队列前,他不仅讲要领、作示范,而且还现身说法:他讲他的父亲——一位旧中国的爱国军官,宁可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做事,终因报国无门而服毒自尽;他讲为了报国,他远涉重洋学习海军,反内战、举义旗,参加人民海军的曲折经历;他讲旧中国的“东亚病夫”是怎样的屈辱,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怎样的扬眉吐气……他要学员记住——阅兵是国魂军魂、国威军威的高度体现,我们要把脚步变成激发民族精神的战鼓、震撼世界的春雷!

士气就是这样燃起来的!1954年,国庆5周年大阅兵,当白色的海军方队踏着雄壮的军乐节拍,第五次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时,其气势如排山倒海,排面如刀切般整齐,海校学员用年轻、自信、铿锵、潇洒的步伐,展示了中华民族和年轻共和国的风采!

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笑容满面,频频挥手致意,目光随着白色方队送出很远。然后,他招呼身后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高兴地说:“海军走得好,走得像一个人一样!”

这次阅兵,大连海军学校获得“受阅方队第一名”的锦旗奖,孙国桢荣立个人三等功。

“我是站在队伍前的教练,

怎么能带头破坏纪律!”

1955年5月,孙国桢和海军文工团一位叫曲萍的姑娘结了婚。婚后第七天,孙国桢作为海军方队总教练,奉命赴北京参加集训。

在北京期间,他严格执行阅兵总指挥部的规定,既不给家里写信,也不打电话。曲萍惦念丈夫,中秋节这天,拎了一公斤月饼从大连专程赶到北京。傍晚,在阅兵村大门口,孙国桢与曲萍一见面,兜头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来了?”曲萍小嘴一撅:“来看你呗,今天是八月十五,给你送几块月饼。”孙国桢大手一挥:“快回去,阅兵指挥部有规定,训练期间不许会客,更不许家属探视。我是站在队伍前的教练,怎么能带头破坏纪律!”孙国桢连月饼也没留下,硬是把曲萍撵了回去。曲萍委屈得一路上直落泪。

国庆10周年,孙国桢作为第十次出征的一员老将,立誓要让海军方队走出最好水平。他为此废寝忘食地钻研训练方案,不分昼夜地“钉”在训练场上。可是,他没想到,“十一”前的一个下午,毛主席第一次接见全体教练,却没有他的份。难道就因为自己曾经是起义人员吗?一股莫大的委屈涌上心头。当天夜里,孙国桢彻夜未眠,这条宁折不弯的硬汉子第一次悄悄淌出了眼泪。可第二天,孙国桢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运动场上。

这次国庆阅兵,孙国桢训练的方队受到共和国将帅们的一致好评,再次荣获“受阅方队第一名”锦旗奖。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央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将国庆制度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不久,“文革”爆发,国庆大阅兵又被无限期地搁置下来。“文革”第二年,孙国桢被打成“特嫌分子”看押起来,还被发配到远在千里的草陀子农场“劳动改造”。1979年,大连海校党委为他平了反。

59岁老将第11次挂帅出征

从1960年到1984年,间隔了24年之后,共和国再度开始了国庆大阅兵。这次,孙国桢第11次挂帅出征,担任海军军官方队总教练。

当孙国桢报到时,值班参谋不由得怔了一下,因为阅兵指挥部规定,各受阅方队总教练不得超过40岁,而孙国桢已是59岁了。值班参谋打电话向阅兵总指挥秦基伟请示,秦基伟特批:“同意孙国桢同志参加。”

孙国桢不断推出新颖独特的训练方法:为了保持方队人员头部不上下浮动,孙国桢从朝鲜妇女顶物行走中悟出了“顶帽练步法”,让学员把帽子翻扣在头上,训练收额直颈。为了走齐横、纵、斜三条直线,他用几何原理把方队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从不同的角度排列组合,使学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当这个“几何图形法”练成后,只见白色方队一会儿像平湖泛起的层层涟漪向四周荡去,一会儿又像涓涓溪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身经百战的杨得志将军看了孙国桢训练的方队,竖起大拇指称赞:“有气势,像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孙国桢训练的方队,11次在天安门广场振奋国威、军威,接受领袖和人民的检阅,然而孙国桢本人却一次也没有亲眼看见自己的部队是怎样通过天安门的。在上世纪50年代的10次大阅兵中,他都是在喇叭下和收音机旁收听阅兵式的实况广播。直到国庆35周年,他才从电视上第一次看到阅兵式热烈盛大的场面。

1984年10月1日上午10时33分零7秒,电视荧屏上远远出现了一条白色的斜线,海军方队犹如一艘白色方舟,披波斩浪、一往无前地走来。斜线渐渐地变成横线,方队由远而近,从任何角度看都笔直如切,甩臂似大海那样舒展,迈步像波涛那样奔腾!天安门广场掌声迭起,欢声雷动。

孙国桢虽然对自己的方队“成竹在胸”,但当亲眼目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时,仍然禁不住奔涌出泪水。他为自己的方队能在天安门广场上扬国威、振军威而激动和自豪!这次大阅兵,海军方队受到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通令嘉奖,孙国桢荣立个人二等功。

再备国庆60周年大阅兵

国庆35周年大阅兵之后,孙国桢受海军首长的委托,走遍了祖国万里海疆,凡是有水兵和训练团的地方,都留下了他检查、指导、教练、示范的不倦身影。他还多次应邀进京,与天安门国旗班和三军仪仗队的官兵交流切磋技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已离休的孙国桢又以顾问的身份,再次出现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阅兵场上。他集数十年的实践经验,指导该院学员旅编练成一支世界最大的军人方队——千人大方队。这个方队由1050名学员组成,人数是国庆阅兵式一支受阅方队的3倍。

1995年12月10日,23国驻华武官团访问大连舰艇学院,观看这支方队表演。当1050名学员踏着鼓点,高唱军歌,威武雄壮、气势磅薄地走来时,观礼台上响起一片“OK”、“OK”的叫好声。当方队通过观礼台时,队形相继变成了菱形、三角形和V字形。武官们对这个独具匠心的创意报以热烈的掌声,武官团团长兴奋地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一艘人造航空母舰!”

孙国桢自豪地透露,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受阅方队的350名学员,全部选自千人大方队,相信他们一定能走出最好的水平,为共和国争光!

(摘自《家庭生活指南》2009年第9期原标题为《11次亲历国庆大阅兵:一位幕后英雄的苦乐家世》)

猜你喜欢
天安门广场方队海军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吉林一号视频07星天安门广场影像图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胜利日大阅兵
New Approach to Calculate the Unavailability of Identical Spares in Cold Spare Configu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