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及其敏感性分析

2009-04-03 06:43邓大松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敏感性分析养老保险

邓大松 李 琳

[摘要]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表示养老保险人在领取期的生活水平对领取前生活水平的替代程度。通过推导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后个人养老金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养老金缴费年限、参保时工资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率以及其退休年龄对参保人养老金替代率影响的敏感性后发现,“做实做小”个人账户政策引入的激励机制效果明显,更加强调了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弱化了其代内再分配效应,且在新的政策下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积累和投资运营,以及提高个人退休后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养老保险;替代率;敏感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20(2009)01—0097—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猜你喜欢
敏感性分析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城镇化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可持续性的敏感性分析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美国税收递延型企业年金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