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评价 创造精彩课堂

2009-04-03 01:18戴凌洁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度数分数评价

戴凌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应掌握必要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智能与身心得到全面积极主动的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抓住评价的时机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学习。因此,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一般问题及时评价。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重要反馈,如问答、质疑、概括、课内解题练习等等,应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尽快知道自己见解的正确与否,使正确的得以强化,错误的及时发现并设法改正。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一个学生这样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分数。我没有简单地评价对还是错,而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质疑:“这个同学基本上得出了什么是分数,但根据他的回答,老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1/2。”马上就有学生反对:“不对,其中的一份是半个饼,不能说成是1/2。”我接着说:“对啊!半个饼是可以吃的一个物体,怎么成了1/2呢?”于是,那个学生马上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做了订正:“……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一系列的诱导、探索活动,启发学生及时评定自己的认识,学生终于实现认知的飞跃,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疑难问题延迟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别出心裁、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这就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的方式,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自由的环境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地抒发见解。

如教学“角的度量”时,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一个学生没有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对准角的一条边,而是随意放置,然后经过一次相减得出角的度数。同桌学生发现后,立即向老师报告说:“老师,他的量法与课本上讲的不一样,是错的。”这位学生立即反驳说:“我量出的度数和大家量出的度数一样,怎么是错的?”由此,课堂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我看到此种情况,并没有直接给出任何评价,而是稍加思索后,布置全班学生各自再画出一个角,并要求用刚才大家争论的两种方法量出角的度数,最后比较这两种量法。结果,大家认为前一位学生的量法是对的,对这位学生发现了一种新的量法很佩服。最后,我指出:“两种量法的操作过程不同,针对不同情况各有利弊,但方法都对。这位同学的量法是经过独立思考后得到的一种创新方法,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我们要向他学习。”我的几句话。引发了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

上述案例中,“延时评价”的成功运用,不仅在课堂中创造出精彩的亮点,而且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

课堂中,如能很好地掌握运用评价语言的艺术,能使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评价的语言应具有激励性。

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完全错误的,可以说:“你的想法有道理,但不完全正确。”如果学生的表述有问题,可提示:“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但怎么说才能使大家都理解你的意思呢?”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创新,教师可以说:“你真聪明,想到了连老师都想不到的。”如果对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回答完全正确,教师可说:“你说得非常正确,真了不起!”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要带有激励色彩,极力满足学生好胜、好奇、好表现的心理,诱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评价的语言应具有针对性。

教师要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克服评语的枯燥感。笼统不真切的评价,会使学生找不到被表扬的感觉。有针对性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

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分正、反方对题目是否正确进行辩论。之后,教师这样评价:“看来。是否是‘平均分的确很关键。刚才辩论中,反方抓住题目是否“平均分”这个关键点,一举攻破了正方的观点,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老师要感谢你们。”接着,教师又转向正方学生说:“老师也得感谢你们!正因为你们提供了错误的判断,才使得大家对出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分数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谢谢你们!”

三、形式上注重互动性和民主性

课堂教学中应坚持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培养谦虚好学的良好品质。

1、自我评价。

如教学“统计”后这样总结:“你觉得自己这堂课学得怎么样?请选择3个脸谱(笑眯眯的脸、一本正经的脸、苦恼的脸)中的一个粘贴到大白纸上。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开心吗?能说说开心在哪吗?”这样的总结,不但与统计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而且让学生在体验中慢慢地学会了反思、评价自己。自我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检查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学生互评。

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应首先在学生间进行,即生生互评。这样,通过听取他人的评价,自己再进行自我评价,既能把问题弄清楚,又增强了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能力。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在学习中建立一种新的伙伴激励机智,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

3、师生互评。

如在新授课上,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我故意把问题“复杂化”,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评价。很快,学生便发现方法太繁琐。这时,我装出好奇的样子问:“噢,还有什么方法更简便呢?”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跃跃欲试……课堂的学习气氛达到了高潮,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

总之,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整体素质。好的评价能使师生的思维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有序、和谐,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做到及时、科学、有效。

猜你喜欢
度数分数评价
分数的由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图形中角的度数
可怕的分数
隐形眼镜度数换算
算分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