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保比就业更重要

2009-04-03 01:18张建平
人力资源 2009年3期
关键词:致力于劳资月薪

张建平

2009年一开局,新一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牵动了人们的注意力。据有关资料,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加上以往未就业的毕业生,总数将达到创纪录的千万之多。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和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倒闭,失业农民工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村问题权威专家陈锡文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全国1.3亿外出农民工中,大约有15.3%的农民工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据此推算,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

当然,就业问题不是中国特色,似乎是地球村的“村政”问题。金融危机当前,各国的失业人数都在节节攀升,标示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整体严峻。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就业很容易成为各国政府的份内之事,但是仔细想来,政府要解决就业往往就是因人设事,而因人设事必然导致人浮于事,人浮于事意味着工作效率低下。这和政府致力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工作目标又产生了矛盾。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就业不过是劳资交换的“成交”而已。任何交换的酝酿磋商都有成交和不成交两种结果,而且造成结果的原因一定是双方的而不会是单方面的——成交是双方让步的结果,而不成交是双方不妥协的结果。这就是说,“就业”或者“失业”作为一个问题来说是常态。按照私有制下自由交换的原则,就业问题其实不应该成为令各国各地政府头疼的问题。如果政府制定的政策旨在保证充分的就业,也就意味着政策是要保证劳资交换的“成交”,那么这个政策就可能违背了自由交换的原则。就业抑或失业,其实就是一个劳资交换双方关于交换价格有无达成一致的结果。干预劳资市场,实际上就是干预在这个领域的自由交换原则,这和各国政府推行的自由经济秩序有相悖之嫌。

有记者调查显示,返乡的农民工表示,如果在广东找不到月薪1400元的工作就不如返乡了。而同期调查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的信息显示,为数不少的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期望值已经降到了1500元,而且是在一线城市,这就形成了大学生和农民工竞争的态势。农民工月薪低于1400元就回家,回家并未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什么后果。而大学生对1500元的月薪就接受,即使这样依然无法充分就业,原因何在?因为农民工家里的土地实质性地形成了一种社会保障,而大学生一旦不能就业,就成为无业游民,他们不像农民工有一个可以依靠和退却的地带。

其实每个公民的“生活”都面临着两种问题或者说是两种需求,“活得了”与“活得好”。如果政府对每一个公民都给予一份基本的社会保障,就解决了“活得了”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就业问题就完全可以交给劳动力市场来解决,因为它只是“活得好”的问题。此时,即便是劳动力市场失灵,形成大量的失业人群,也不会造成公民“活得了”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之所以和农民工不相上下,原因就在于如果不能就业,也不情愿做“啃老族”,那他们“活得了”的需求就无法得到保障,这就会出问题。

所以,政府致力于完善社保,既是自身职责,也是力所能及之事。如果一个政府不能对国民的基本生存有所保证,则往往会引发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疏于社保而花费精力致力于提高就业,则容易事倍功半,这是把“民生”概念无限扩大化了。试想,如果公民的就业收入用于“活得了”,那么政府致力于社保的完善就直接解决了这个需求:如果公民把就业收入用于“活得好”,那么政府致力于提高就业将会出力不讨好,因为公民“活得好”的需求是五花八门的,价值观因人而异,各有各“好”的标准,无形之中还剥夺了许多公民偏好休闲等其他需求。

如果政府能把致力于解决就业的精力和财力用于完善社保,这对社会稳定来说,应该是事半功倍的举措。在完善的社保机制下,失业还是就业就取决于居民和企业的双向意愿了。

(HR摘编)

猜你喜欢
致力于劳资月薪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对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发展的思考
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五有”大学生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当代中国劳资伦理法律规制探讨
深化医改要致力于实现医疗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