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剂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和高度对诱杀茭田二化螟成虫的效果

2009-04-06 07:03陈加多张德明王福兴吴金金王凌云张雷
长江蔬菜 2009年16期
关键词:诱虫磐安县诱剂

陈加多 张德明 王福兴 吴金金 王凌云 张雷

(1.磐安县农业局蔬菜站,浙江磐安,322300;2.磐安县尚湖镇农技站;3.磐安县万苍乡农技站;4.金华市农科院)

性诱剂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和高度对诱杀茭田二化螟成虫的效果

陈加多1张德明1王福兴2吴金金3王凌云4张雷4

(1.磐安县农业局蔬菜站,浙江磐安,322300;2.磐安县尚湖镇农技站;3.磐安县万苍乡农技站;4.金华市农科院)

茭白是磐安县高山蔬菜的主导品种,年种植面积约1333.3 hm2,产值6000万元,二化螟是茭白生产上遇到的主要虫害,传统方法是施用化学农药防治,但这种方法投入成本较高,同时残留农药影响食用安全。信息素(又名性诱剂)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二化螟有较好的效果。为了解性诱捕器在不同放置密度和放置高度情况下对茭白田间诱杀二化螟成虫效果的影响,在浙江省农作局的指导下,浙江磐安农业局蔬菜站于2008年4~6月在尚湖镇和万苍乡单季茭白田开展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诱捕器和二化螟性诱剂诱芯由宁波北仑纽康生物信息有限公司提供。诱捕器中灌放3~5 cm肥皂水。供试材料为单季茭,5月上旬放置诱捕器,6月底前全部结束回收。

1.2 试验设计

诱捕器放置密度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A:每1333 m2放1个;处理B:每667 m2放1个;处理C:每667 m2放2个,3次重复,诱捕器放置在离土壤50 cm的高度。试验安排在万苍乡雅庄村黄门畈,砂质壤土,肥力较好。

诱捕器放置高度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E:50 cm;处理F:80 cm;处理G:120 cm,3次重复,每667 m2放1个诱捕器,大田间距30 m。试验安排在尚湖镇尚湖村加畈水田,砂质壤土,肥力较好。

1.3 调查记载方法

每3 d观测记载1次诱虫盒中二化螟成虫数,直到连续3次观测记载为0时截止。

2 结果与分析

2.1 诱捕器放置密度对诱杀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知,处理A诱虫总数最多,平均每个点诱虫78.0头,处理B诱虫总数次之,平均每个点诱虫46.3头;处理C诱虫总数最少,平均每个点诱虫14.7头。但折合每667 m2诱捕数统计发现,处理B诱虫数最多,平均为46.3头;处理A诱捕39.0头;处理C仅诱捕29.4头。试验结果表明,单个点诱虫数与诱捕面积有关,面积越大虫口基数越大,单个点诱虫数越多。诱捕面积相同时,处理B诱捕效果最好。

2.2 诱捕器放置高度对诱杀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诱虫数以处理E最多,共诱捕成虫116.0头,平均每个点诱虫38.7头;处理F共诱捕成虫41.0头,平均每个点诱虫13.7头;处理G诱虫数最少,共诱捕成虫37.0头,平均每个点诱虫12.3头。试验结果表明,处理E诱虫效果最好,处理F和处理G诱虫效果较差,诱虫总数分别比处理E少75.0头和79.0头,每点平均诱虫数分别比处理E少25.0头和26.4头,差异显著。

3 小结

通过茭白二化螟性诱器放置密度和高度两个试验,基本明确二化螟性诱剂最佳放置密度和高度:①大面积生产上,放置密度为每667 m2放1个诱捕器就可以取得较好防治效果。②诱捕器放置高度为50 cm较适宜。

表1 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对诱杀二化螟成虫效果的影响

表2 诱捕器不同放置高度对诱杀二化螟成虫效果的影响

10.3865/j.issn.1001-3547.2009.16.025

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茭白、莲藕等水生蔬菜新品种无公害高效栽培中试示范”和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8D70051)

陈加多,男,本科,副站长,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电话:0579-84668280。E-mail:cjd1859@163.com

2009-07-22

猜你喜欢
诱虫磐安县诱剂
磐安县玉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诱虫作物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全降解诱虫板对大棚番茄主要害虫诱集效果初探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4种引诱剂林间诱捕松墨天牛效果比较
棚室蔬菜小型害虫发生严重的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不同性诱剂对果树害虫防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