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身世调查

2009-04-08 08:45薄三郎
学生天地·初中 2009年3期
关键词:凯氏定氮三聚氰胺肾小管

薄三郎

事件回放:从2008年9月起,相继有媒体报道称许多婴儿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而患肾结石。这一事件被媒体披露之后,在国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经相关部门调查,马上找出了“元凶”,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混进了食品添加剂的队伍里。

为了弄清三聚氰胺的真实身份,我们先从食品添加剂说起。从营养学角度说,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的或天然的物质。那么三聚氰胺又是什么物质呢,它为什么会被混进多种奶粉甚至液态奶里呢?

摇身变成“蛋白精”

在生活中,三聚氰胺是个多面手。仔细看看家里,墙壁上的装饰板材、平板电视的外壳涂层、厨房里艳丽的塑料碗碟、卫生间里的衣物清洗剂,甚至你口袋里的钞票,都有它的身影。此外,它还被用来制作胶水和阻燃剂,甚至制造化肥。

从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看,它不能增味、保鲜、防腐,也不是天然色素、食用香精,更不能强化营养,不是身体发育的必需物质——它没有任何理由出现在食品中,它根本就和食品添加剂不沾边。可眼下的事实是,一些奶粉和液态奶中出现了三聚氰胺。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要从检测食品蛋白质含量的国标规定方法——凯氏定氮法说起。

大家知道,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其中,氮元素极为特别:氮在绝大多数蛋白质中含量比较接近,一般为15%~17%。因此,丹麦化学家约翰·凯达尔很巧妙地想到,既然氮元素含量稳定,只要准确测量出氮的含量,便能推算出其蛋白质含量。而凯氏定氮法亦有其不足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方法只能检测氮的含量,并不能鉴定蛋白质的真伪。不难想象,只要加入含氮量高的物质,就可以骗过凯氏定氮法,轻松获得

“高蛋白含量”的称号。

以三聚氰胺为例,其分子式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6个氮原子组成,氮含量高达66.7%。而牛乳蛋白中氮含量只有15.7%,大豆蛋白中氮含量也仅有16%。毋庸置疑,在氮含量上,三聚氰胺胜出。难怪,有人把三聚氰胺称做“蛋白精”。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数值,不法商贩就把三聚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了食品中。

肾结石的“肇事者”

早在1945年,美国纽约里德勒实验室两位毒理学专家便发表论文指出,长期给老鼠、兔和狗喂食大剂量三聚氰胺后,会造成其生殖、泌尿系统损害,以及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这说明,三聚氰胺具有轻微的生物学毒性。

据研究,由于三聚氰胺在体内不能被代谢,得经过肾脏排出。如果富集在肾小管中的三聚氰胺浓度升高,便容易形成结晶,从而刺激肾小管及尿路的上皮细胞,引起结晶尿,导致尿液出现混浊甚至白色沉淀。而婴儿的肾脏极为娇嫩,结石会像“拦路虎”一样,部分阻挡尿液的顺畅排出,因此肾脏可能会被“憋大”——出现肾积水。如果不能清除结晶或结石,就会引起肾小管堵塞、尿液淤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宝宝的生命。

猜你喜欢
凯氏定氮三聚氰胺肾小管
三聚氰胺价格两个月腰斩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三聚氰胺:上半年机会大于下半年
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
一种改进的蛋白质测定方法
三聚氰胺价格上蹿下跳为哪般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